分享

湖湘欧阳氏儿科传承录:脐湿

 湖南周慎 2019-12-10

脐湿,乃因小儿出生后断脐护理不当,洗浴时,脐部为水湿所侵,或为尿液浸渍;或脐带未干,脱落过早;或为衣服摩擦损伤等,使湿浊浸淫皮肤,久而不干所致,是一种以脐部湿润不干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疾病。西医新生儿脐炎具有上述主症者可参照此病进行辨治。

【传承概略】

第三代传人周慎用健脾益气法治疗,杨维华用外治法治疗,均获得了满意疗效,丰富了脐湿的辨治内容。

【临床表现】

1.有脐带处理不洁,尿液及水湿浸渍脐部,或脐带未干,脱落过早等病史。

2.脐带根部或脱落后的根部渗液,不伴见发红、肿胀。

【诊断要点】

1.多见于新生儿。

2.脐带脱落以后,脐部创面渗出脂水,浸渍不干。

【鉴别诊断】

脐疮:脐部红肿热痛,甚则糜烂,脓水流溢。

【证治特色】

1.脾虚失摄证

[主症] 脐带脱落以后,脐部创面渗出脂水,浸渍不干,睡中露睛,尿清便溏。舌质淡、苔白,指纹淡。

[治法] 健脾益气。

[方药] 独参汤。

人参3g。

[加减]若小便短少者,加车前草。

2.水湿浸渍证:

[主症]脐部创面渗出脂水,浸渍不干。舌质淡红、苔薄白,指纹淡红。

[治法]收敛燥湿。

[方药]龙骨散。

龙骨(煅)、枯白矾各等分。为极细末。干撒脐部。

【其他疗法】

外敷疗法:车前子适量。炒焦,研为细末。外撒脐部。

【传承实录】

1.脐湿从脾虚论治(第三代传人周慎经验)

脾虚案:吴某,男,15日。新化人。因脐部渗液10余日,其父于198325询诊。其父诉患儿出生后,脐部一直流水,用消毒干棉球吸干后不久脐部又湿,睡中眼皮合不拢,大便稀溏。遂向幼时好友周慎询问求治。辨为脾虚证,嘱用人参1.5g,水煎浓缩后频频喂服。1剂尽,病愈。

按:此案脐部渗液,且有睡中露睛,为脾虚不能收敛固摄之明证,予大补元气之人参频频喂服,令脾气旺、元气足,收敛固摄有权,脐湿即覆杯而愈。

2.脐湿用焦车前子末干撒脐部(第三代传人杨维华经验)

湿渍案:张某之子,男,11日。长沙坪塘人。因乳儿脐部渗液3日,于2014721询诊。张某诉其出生11日之月毛毛近3天脐窝湿润不干,因孩子尚未满月,由其母在家带着,未抱来医院,本人专程来求方。询知婴儿其他如哺乳、睡眠、大小便均无异常,遂予车前子30g,嘱其炒焦,研细,每日用干粉撒脐部3次,连用3日。2周后张某来电话告知,患儿用药1日,脐部即不再渗水,坚持撒药粉3日,后又停药11日,至今脐部一直未渗水,心中高兴,特来电告知医生。

按:此案仅脐部渗液,并无其他异常,知为水湿浸渍证,车前子炒焦为末掺脐,能化湿燥湿,故疗效颇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