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区域看点】全纳公平,静待花开: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娄江桂园” 资源教室课程建设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

 临渊草堂 2019-12-11

转载请注明出处。

资源教室是建立在随班就读的普通学校之中为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提供有效支持和服务的专门场所。我国政府在1994年颁布的《关于开展特殊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中规定:“有条件的乡镇中心小学随班就读特殊学生人数较多的学校要逐步设立辅导室”,“辅导室应配备专职或兼职辅导教师”。如何真正地从特殊学生的角度出发,按照一定的标准建设符合特殊学生需要的资源教室,并通过系统的、丰富的、可操作的课程为他们提供支持性服务,这引起所有随班就读学校的关注与重视。

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创办于2010年9月,是一所教育局直属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学校以“上善若水,自强不息”为校训,尊重每一个生命,激发每一个孩子的潜力,让每一个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2016年11月,学校“九年制特教生‘资源教室’建设”通过申报、答辩、评审被确认为苏州市初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目前,学校资源教室共有26名学生,小学部11名,中学部15名,两名同学具有残疾证,其中3名经专业机构测评及家长申请,需全天候在资源教室学习,其余23名学生均随班就读。

由“资源教室”到“资源教室群”

资源教室方案是要帮助普通班级中所有学习上或行为上困难的学生。资源教室是集课程、教材、专业图书以及学具、教具、康复器材和辅助技术于一体的专用教室,具有为有特殊教育需求儿童提供咨询、个案管理、教育心理诊断、个别化教育计划、教学支持、学习辅导、补救教学、康复训练和教育效果评估等多种功能。

资源教室不仅仅是一间教室,而是一个资源群。学校资源教室建在小学部,主要考虑的是各项资源的整合使用,最大化满足具有显著个别差异儿童的特殊教育需求,为他们接受平等的教育提供最适合的环境与条件。包括STAM科创中心,家政课程中心、生活艺术中心、国学教育中心、艺体馆的综合教室、室外活动场及核心的资源教室区。资源群相对集中,功能齐全,保障了资源教室课程的有效实施。

将资源教室命名为“桂园”,首先是因为那里有好几株桂花,更因为郁达夫在《迟桂花》中说的 “因为开得晚,所以才经得久些”,资源教室的孩子就好比是这迟开的桂花。“娄江桂园”主张并坚信:全纳公平,静待花开,这是娄江公平而有质量学校的真实写照。

在不断完善资源教室课程基地的建设过程中,“桂园”根据学习训练区、资源评估区与办公接待区的综合要求,逐步建成了一个教室和感统训练中心、融合训练中心两个训练中心。

专用教室各项装备设施齐全,可满足特教教学需要,主要用于以个别或小组形式对学生进行学科学习辅导,以及相关的认知、情绪、社交发展方面的训练。学校特别重视班级文化布置,运用墙面的育人功能,东墙上做了一对翅膀,激发潜能被开发挖掘;在资源教室的西墙上,以传奇故事系列呈现了“迟桂花”们在资源教室的生活学习;同时特设一个版面展示这些特教生的各种作品。

两个训练中心根据学生的需求,对学生进行动作及感觉统合训练、视功能训练、言语语言康复训练等。感统训练中心是结合科学的实物训练器材,有效地提高孩子皮肤的触觉、前庭感觉和本体感觉,实现大脑与身体各种机能的联系与协调,从而促进孩子大脑与体魄的发育。这一项目由专业康复中心的技师团队训练。融合训练中心包括心理沙盘游戏、身体康复训练、综合阅读等。

由“课程模型”到“一生一表”

学校“资源教室”课程建构为六大模块:生命课程(尊重与爱护)、生活课程(习惯与德性)、艺术课程(才艺与审美)、智识课程(知识与技能)、专属课程(康复与适应) 、亲子课程(通识与全程)。在这样的课程建构中,以生命课程为基础,以生活课程、艺术课程、智识课程、专属课程作为主干,并以“亲子课程”作为必要补充。在这样的课程意蕴中,起点处是每一个特教生,关怀的是不同特教生的各种可能性;终点处还是每一个特教生,是适合的教育问题的解决。

一是生命课程建设。这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其目的在于引导学习者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把握生命发展的无限可能性。生命课程中,要努力营造平等的成长氛围,更要关注特教生的成长需求。生命课程建设的根基在资源教室,但面向的是全体师生。让每一个人认识生命、理解生命、珍惜生命、呵护生命、热爱生命和成就生命,让每个生命活出自己,活得尊严,活得完整,活得幸福。

  二是生活课程建设。用“每月一个主题”的方式来保障习惯养成的可持续性。将学校已经形成的“每月一事”训练模式应用到“资源教室”中,创设情景,营造氛围,让良好习惯天天实践,使每一位孩子尽量养成一种好习惯。

三是艺术课程建设。正如斯坦纳曾经说过的那样,“艺术是智力、认知和构思能力的重要唤醒者”。在建设资源教室的过程中,以多元教育理论来指导对他们的教育行为,在不人为地贴上标签的前提下,让他们悄悄地转化成长。观察并培养发挥特教生对某一艺术形式的爱好与天赋,做到扬长补短。

四是智识课程建设。对随班就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还未掌握或掌握不牢以及在课堂教学中需要给予个别辅导的知识和技能,制定补救教学方案,到资源教室中进行辅导,找到问题和困难产生的原因,更好地满足他们的个别需求。特别关注并开发阅读性专题课程。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逐步转化为学生自主阅读。

五是专属课程建设。积极实施以缺陷补偿为目标的干预性课程。资源教室中配置全套的感统训练、平衡协调训练专业器材和蒙氏活动器材,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肢体的协调性、灵活性,提高感觉能力的正确性。每一个新学期,重新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儿童感觉统合训练能力评定。分别为随班就读学生制定一份缺陷补偿为目标的干预性计划,周期为一个月。每次进行健康干预课程时,都进行相应的记录,一个月后再次对他们进行评定,看是否有所进步。重视蒙特梭利教具的适时使用,通过游戏为主的活动,寓教于乐,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平时不断创造条件,尝试各种有利于随班就读学生发展的、今后生活中能够用得上的实践性课程,比如烹饪、面点等饮食的制作,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六是亲子课程建设。向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家长提供指导,使他们对特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所了解。主动与残联、卫生局健康促中心等相关部门、机构合作,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对家长进行肢体功能训练、语言康复训练、简单的心理辅导等方面的知识和训练技能的指导,从而使社会、家庭与学校形成合力,让特教生的教育做到全纳与全程。

全日制资源教室“星星班”课程研制与实施保障了特教生个别化的教学。“资源教室”全天在班“一人一表”学习的有初中部3人。学校尊重他们的差异,为他们量身定制了星星班课程表。包括:生活自理课程、综合艺术课程、阅读表达和趣味数学课程、电影赏析课程、沟通与蒙氏课程、以康复训练为主的感统训练课程,同时孩子们也参与学校的特色课程:家政课程、陶艺课程、stem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实施来发展他们的特长,全面实施个别化教育和缺陷补偿,为特教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家政活动

教会学生基本的生活技能,让学生学会生存,增强生活的实践与操作能力, 家政课还可以教给学生相应的家庭生活、食物、被服、居住等的常识,也会拓展一些家庭经济管理、环境保护、心理情绪调节等知识;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生活、自我整理等基本生活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人交往与合作能力、自学能力等终身有用的能力。

综合艺术

通过程度适宜的音乐、舞蹈、美术、唱游和律动等多种艺术活动,助力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尝试学会感受美和表现美,丰富、愉悦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阅读表达

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需要,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把传授知识与补偿缺陷有机结合,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和社会交往能力,为其自理生活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趣味数学

以帮助学生形成和掌握与生活相关的简单的数的概念、数的运算、时空认识、以及数的运用,学习运用简单的运算工具等为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计算技能、初步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感统训练

有效提高孩子皮肤的触觉、前庭感觉和本体感受,实现大脑与身体各种机能的联系与协调,从而促进儿童大脑与体魄的发育。

个训课程

针对学生的特殊情况、发展需要,为学生量身定制个训课程,资源教室的学生问题的侧重点不同,个训可以很好地弥补一般课程的不足,满足不同学生所需。

陶艺课程

陶冶学生的生活情趣和生活品味,提高动手能力,促进肢体动作的协调性。

Stem课程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由“半日随班”到“差异教学”

26名特教生中有23名随班就读生,他们平时在教室里参加正常的课程学习,每天于固定的时间到感统训练中心或融合训练中心参加由专业老师指导的感统训练或专业的心理辅导。

一是半日制课程的研制与实施。下午参加资源教室个训等个别化课程初中部3人、小学部6人,另外有十多名学生自由参加下午感统训练,并在相关班级实施差异化教学,进行一对一服务。

二是差异化教学的实施。用心做好差异教学,是提高随班就读学生教育质量有效途径之一。学校制定了《差异教学方案》从课前、课堂、课后和期末评估四方面做实、做好随班就读学生的差异化教学。

课前细化学情分析。首先评估和分析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水平,其次评估和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再次评估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确定学生的具体学习问题型态和最近发展区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课堂实施分层教学。教学目标分层,在普特融合的课堂里,要考虑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性,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基本学情单独为他们设计随班就读学生能够接受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分层,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为普特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分层,关注普特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特殊学生则更多的需要老师的帮扶。

课后加强基础辅导。对特殊学生进行专项学科辅导,帮助他们达到自己的上线水平。评估以鼓励为主,努力保护孩子的自尊与自信。

阶段进行特色评估。阶段学业水平测评中,根据特殊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提供与普通学生不同的评价方式。从学科知识、语言表达、行为习惯、生活技能等方面进行多样化的特色评估。

在普特融合的教室里,教师从“关爱每一个”走向“特别关爱这一个”,各科任课老师都对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并为其量身定制了“一对一补偿教学计划”。

由“校内融合”到“部门互动”

学校构建三级互动平台,即融合互动的教育平台、内外互动的展示平台、部门互动的保障平台。

1、针对残疾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差的缺陷,资源教室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创造一切机会让特教生融入普通学生一起学习一起生活。学校也特别安排普通班级老师参与资源教室的教学活动特别是康复训练等专业化活动,不断提升对资源教室的认识并增加特殊教育的基本技能。

2、建设好“全纳校园”网络平台,及时发布娄江九年制特教生“资源教室”建设项目的进展情况,如阶段例会,资源教室日常课程实施情况,感统训练中心的康复训练活动,随班就读学生的补偿教学计划以及补偿教学案例,还有资源教室特教生的各类作品。可以说“全纳校园”网络平台既是一个交流展示平台,也是学校特教生资源教室建设项目的一个数据库。利用微信平台宣传资源教室建设的成果,主题微信“全纳娄江: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收到极好的社会反响。

3、与残联、卫生等主管部门合作,组成协助教育共同体,建立了专业保障机制,实现医教结合、康教结合融合教育模式,推动资源教室康复训练课程的专业性。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这些孩子的缺陷,促进了身心健康发展,为他们进一步接受教育创造了条件。

由“整合资源”到“社会参与”

1. 整合资源。为了保证资源教室课程的丰富性、趣味性,学校将自身的教学资源充分整合,并合理利用。如:小学的绘本阅读课程、沙画心理测试游戏、烹饪课程、陶艺课程、艺术课程、stem课程、艺术课程等。为学生开展各种艺术形式的教学活动,音乐、美术、唱游、律动、手工、书法、陶艺等,形式多样。学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和各个学科的老师为学生提供差异化辅导和教学。

2.创新全纳。基于“尊重、博爱、呵护”的核心理念,学校围绕残疾学生的需求特点,建立校内各学科协作团队,对专业康复课程等采取购买社会服务、聘请专业机构专家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形成符合残疾儿童身心特征和需求的个别化教育方案,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合作开发。学校该项目与苏州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密切合作,并加强与江苏省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和江苏省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专家教授的联系,积极听取多方意见,共同开发适合资源教室学生的课程。

4.引进外援。引入社会康复机构,针对学生的特殊情况、发展需要,为学生量身定制个训课程,以此弥补一般课程的不足,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5、参与活动。教师还经常带领资源教室的孩子们参加一些活动,也为这些残疾儿童提供了充分展示的场所和机会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王某某书法写得很好,学校专门为她在苏州市教育局机关大厅娄江艺术作品展中设立了个人专版,赢得广泛好评,也大力宣传了资源教室项目。

由“教师发展”到“学生成长”

1.组建团队。借助项目立项契机,学校组建了“资源教室”项目建设小组,成立项目工作室,该工作室主要由校长室、教务处、德育处、艺术组、心理辅导室教师共同组成,为课程基地建设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学术和人力支持。目前,资源教室配有固定班主任和副班主任2人,资源教室学生所在随班就读班级的班主任都担任资源教室的副班主任工作,综合艺术老师15人。

2.定期培训。前期学习项目建设开发理论、解析项目设计意图,激发教师担负起课程建设与实施的积极性和责任感。通过召开全校教师会议,对该项目进行专题介绍,让全校教师都了解、关心、支持该项目建设。让每一位老师都了解学兄资源教室建设项目的进程和课程的开展情况,了解特教生的成长情况,从而更好地配合学校资源教室课程的建设。扩后期通过请进来的形式加强骨干教师培训。学校先后与市残联、卫生局健康促进中心等相关部门和社会康复机构合作,邀请专家、专业人员就项目规划、技术培训、课堂教学等方面进行指导。

3、专业成长。结合学校资源教室项目的建设,从点到面,不断促进学校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全天候在资源教室的金老师,主要负责资源教室的阅读课程、生活自理课程、趣味数学课程,并协助机构老师指导特教生进行专业的康复训练。金老师已经能熟练掌握各类训练器材的正确使用,并能独立进行感统训练的指导。所有随班就读学生的班主任,都是资源教室的副班主任,学校项目组通过阶段培训会,帮助各位副班主任更全面的了解特教生的个性特点,更有效地做好特教生的随班就读工作。这些教师已初步具备了特殊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得到一定的提升。

4、动手实践,我能行。资源教室的班主任按照课表带领孩子参加班级的烹饪课程、陶艺课程、stem课程。孩子们在这些特色课程中动手实践,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成功中逐渐找回孩子丢失的自信。

5、才艺展示,我能行。上帝关闭了你的一扇门,总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特教生很多也有自己的长处,需要教师们发现与培养。每一个孩子都不断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艺,相信自己也能行。

6、参观展览,我能行。在苏州市教育局机关大厅娄江的艺术展示活动中,学校以“娄江桂园”的主题集中展示特教生的书画作品,并带孩子亲临展示现场参观,感受来自参观者的赞赏,增强孩子的自信。

由“家长认可”到“影响社会”

 1.学校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召开部分学生家长会,反复介绍学校资源教室的建设和课程体系,让家长了解到资源教室是围绕残疾学生的需求特点,重点加强课程与资源建设,实行保育、康复与教育相结合。逐渐得到家长的理解。随后,学校优化重组校内教育资源,逐渐建立了资源教室资源区;建立校内各学科协作团队,对专业康复课程等采取购买社会服务、聘请专业康复机构专家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建立了医教结合、残联等主体部门参与的专业保障机制,形成符合残疾儿童身心特征和需求的个别化教育方案,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现在,学校的办学策略与成效已经越来越受到家长的认可,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资源教室的生源从刚开始只有5、6个人申请,到现在已无法再接收学生,只得暂停新的申请。资源教室的孩子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更是深深地喜欢上了它。

2.专业引领。学校资源教室项目建设已成为资源教室新生事物的宣传阵地,昆山市特殊教育二期提升计划工作会在学校举办。昆山学校纷纷前来参观取经;苏州大市范围内已经接受相城区、工业园区、常熟等地学校的参观交流;省内迎来了通州、徐州教育部门组织的专项参观交流。学校资源教室项目建设已经发挥了区域影响作用,并在这一领域发挥出重要的引领作用。

3.学校的资源教室项目建设引起了各级部门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其创新性与专业性也得到学界的认可。该项目“桂园”主题的艺术作品展在苏州教育局金色大厅展览也取得了圆满成功,引起了教育局及各科室领导的高度关注,赢得了一致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在长期“资源教室”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应约起草了“苏州市资源教室建设标准”等纲领性文件,由苏州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用于指导苏州各地的资源教室建设。连续应邀参加了由省教育厅与省编制办组织的“江苏省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论证会”及省七部门组织的“省特殊教育联合调研组调研会”,代表全省所有融合教育普通学校进行了“关于随班就读学校的编制标准建议”及“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资源教室建设实践”的专题报告,相关意见被采纳并修订到相关编制标准中,学校融合教育的做法得到省厅主管领导的充分肯定。

学校按照整体规划、有序推进、逐步完善的步骤实施资源教室课程建设,走出了“随班混读”的困境,打破了有场地没课程的发展瓶颈,“娄江桂园”香飘天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