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刘士君1 2019-12-11

德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不仅可以有效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而且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式方法,希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在重视小学语文课改的时候,能够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是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与启蒙性的学科。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是抒发内心情感、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语文教学本身就带有陶冶情操、提升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作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本文就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索。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存在的问题

1.语文老师太过于注重学生分数。目前,大部分的学校与教师为了提高知名度,太过于注重学生的升学率,导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都是以提高学生成绩分数为目的,来进行一系列的基础知识培训教学,从而忽视学生的品德与情感问题,这样的语文教学不仅让学生无法取得理想的成绩,甚至会产生厌倦语文课程的心理,也就发挥不了德育的目的。

2.语文老师缺乏对德育理念的充分了解。由于对德育理念的了解不够充分,语文老师也就无法全面掌握语文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与重点。语文老师不对语文教材进行深入探究,德育的目的也就无法实现。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渗透德育也只是空谈,这样不仅没解决学生的品德问题,还会影响学生素质水平的提高。

3.语文老师缺乏丰富的专业知识。要想把品德教育融入语文教学课程中,语文教师就必须具备扎实的教学功底,有着深厚的德育知识储备。但要是语文老师的德育教学水平不够,也就达不到真正的德育目的。语文老师缺乏丰富的专业知识不仅会影响学生品德培养,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下从语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课外阅读以及语文老师四个角度对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从而提升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行了分析。

1.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基础知识与品德教育的最佳场所,也是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的主要措施。

首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老师可以通过运用感情熏陶法,对语文教材内容进行丰富,并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进行辅导与培养,进而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感情熏陶法可使学生与语文老师的情感统一,促使学生的想法与观念得到尽情展示,这样有利于语文老师开展德育教学,使学生有效地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提升思想品德素质。

其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老师要灵活运用讲析理解法,对德育和智育进行完美结合,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自行思考与探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求,给予充分鼓励与支持。这样才能在激发学习热爱语文课程的同时,充分理解语文教学内容,提高语文成绩。

最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老师还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实现语文基础知识与德育的完美结合,促使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此外,语文老师还应挖掘每个学生的特点,并制定培训计划,这样不仅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全面发展,还可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品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