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智药人生
协会(AAPS)近期发布了一份《OSD工艺验证指南》(第二卷)。 该指南融合了FDA对工艺验证的最新要求,并进一步将生命周期的工艺验证的3个阶段进行分解,如下图所示:在工艺验证方面,2011年的FDA工艺验证指南的理念非常现代化。关键的是,FDA希望看到该指南具体如何实施。这可以从FDA检查后发布的警告信中发现部分端倪。在2019年10月FDA发布的一封关于21 CFR 211.100缺陷的警告信提到了以下相关内容,可作为大家识别PV问题的一个窗口。 某企业由于缺少工艺性能确认研究和缺乏工艺监控以显示稳定的工艺以及稳定的产品质量而受到批评。特别是在药品生产时未识别关键控制点。警告信重点提到了混合时间和速度以及连续的工艺步骤和工艺时间。另外,该企业还遗漏了一项作为生产基本先决条件的生产指令。因此,FDA希望在药品生产工艺中有明确的关键工艺参数(CPP)和原辅料属性(CMA)。FDA希望工艺验证结果可以用来评估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工艺可靠性和受控性。工艺确认表明可达到最初的“受控状态”。商业生产只能在成功完成工艺确认和产品质量后进行。另外,必须对工艺性能和产品质量进行监控。这将确保产品生命周期内生产工艺持续受控。2011年FDA工艺验证指南中,首次将产品生命周期的理念与工艺验证结合,鼓励企业、研发机构在产品工艺生命周期所有阶段使用QbD的理念、质量风险管理和PQS(全生命周期的制药质量体系)的概念。该工艺验证指南将ICH Q8《药物研发》、Q9《质量风险管理》、Q10《制药质量体系》的理念和工艺验证进行整合,阐述了FDA关于工艺验证的现行要求。2013年,美国注射剂协会PDA,发布TR60《工艺验证:一个生命周期方式》,进一步解释了FDA 2011年工艺验证指南的具体操作,操作性较强,报告中将工艺验证定义为“从工艺设计阶段到商业化生产的整个过程中,对数据进行收集和评价,建立能够使工艺始终如一地传递到良好产品中的科学证据。”第一阶段:工艺设计,基于从开发和放大试验阶段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确定商业化的生产工艺。第二阶段:工艺确认,对已经设计好的生产工艺进行确认,证明工艺能够保证进行可重现的商业化生产。第三阶段:持续工艺确认,工艺的受控状态在日常生产过程中能够得到持续稳定的保证。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获取科学知识并加以总结将使工艺验证更加有效和高效,应确保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统一收集资料,评估有关信息,并加强这些信息资料的利用。而最新的AAPS 工艺验证指南中则将每个阶段分为了A和B(详见上图),相当于对工艺验证理念的进一步延伸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