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营销记—那些容易被忽略的营销关键点

 树涵馆 2019-12-12
说到营销,生意人都想把营销做好,可真要把营销做成功,笔者认为需要一套系统去运行,就像一个公司要正常运转,需要一套完善的制度去规范管理。
 
而如何去解开营销这张面纱,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神秘,也不像江湖传说的那么夸张,懂什么独家七剑秘诀,让一大堆人跟风去的买培训课程,最后花了大几千甚至几万块钱,回家才发现就是“江湖骗子”讲的一堆骗术,全套课程下来就把老板的痛点列出来,再围绕个课程框架讲解,一套课程便赚他个一万年,而对生意人却毫无落地之用。
 
笔者认为,越是认为复杂的东西,越该简单化、流程化,再细节化,从而形成规范化,进行科学管理,这才是生意人该有的基本经营之道。接下来会分享三点,让大家感受一下,营销真的没有那么神秘,接地气的营销才是王道!
 
(一)开店选址选的是位置、人流,还是流水?
开店,尤其是实体店面,开得好不好?生意能不能做下去?能做多久?
 
其中,笔者认为选址非常的重要。
 
很多人也明白这个道理的重要性,可怎么选并不尽其然了。有人选址是看铺面附近的人流量;有人选址是看店铺的租金;有人选址是认为店铺开在此地必能大赚一笔。
 
选址选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多半是明智的。对不对呢?我们知道但凡旅游景点,必是有小吃一条街了,卖各种吃的形形色色五花八门,其实路人甲乙丙丁吃过后,都会发一阵感慨,太难吃了、太难吃了!以后再也不来了。也许他们以后是真不来了,可是还会有很多路人甲乙丙丁会来。所以,小吃街的生意一如既往的好着。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商家选对了位置,这里总是人头攒动,有人的地方才有足够的流量,有了足够的流量才会有更多的消费机会,而餐饮实体最讲究流量、最看重人气了,所以看店铺生意旺不旺,首先得看是否有大量的人光顾才行。
 
这也是我们营销基本理论4P里的渠道(place), 你的产品需要通过什么样的渠道进行分销,而实体店面就是之一。
 
因此,开店选址选对了位置,自然有流量,有了流量,店里才会有大的流水,足够多的进账。
不然实体店就不该叫门面了,是囤货的仓库。
 
笔者也认为做生意选铺面要组合看问题,结合商品、个人或企业的运营实力、附近人流量情况包括人流量的特征综合对比。接下来会重点分享一下人流量特征这点,也是我们说的消费者特点,只有了解了消费者才知道他们要什么啊。
 
(二)所卖的商品,是不是当地人所需的?
即,什么样的人会购买你的产品。
 
笔者曾多次光顾过一家餐饮店,店里主打以养生、健康主题餐饮,包括蒸的米饭套餐、各类包点以及药材熬制的汤品。尝过几次,总体来说味道不错,价格不贵,但是生意却不景气,这是什么原因?
 
位置选的好不好?按理是不错,附近好几条街道都是居民区,小学学校,有公交站,不到一公里还有有地铁站,人流量是足够多的,地段可以了。
 
老板服务好不好?老板服务“周到”,当我们吃完结账老板特意说今天是打折日,付款时给了优惠,我们内心感到有点小窃喜,似乎天上掉了块小馅饼,因为从头到尾我们都不知道有优惠啊,店里里里外外也没看到任何促销活动信息。
 
但这点却说明了,这位老板没把“优惠活动”用对,只是针对我们一两个人作用其实不大;再次活动时间马上也结束了,下次顾客来活动不见得有,周边还有很多卖吃的,顾客的选择很多,还不如把钱省下来做其它营销活动。
 
从消费者角度说,顾客会觉得这老板厚道;从生意人角度看,老板却没琢磨透顾客的内心,只是片面地认为自己也在做打折促销活动,自己也做了营销的,有点自欺欺人,不是吗?
我认为老板更应该根据附近人群去制定营销方案。什么样的人喜欢吃养生套餐,他们接受多少价位?他们年纪多大?他们喜欢在附近哪一带活动,广告要做在哪里,以何种方式宣传?
 
例如:根据周边环境,起码我们判断出,附近一带流动人口以老年人居多,他们是消费养生餐的主要群体,而且白天家里的年轻人几乎都去上班了,晚上才回家吃饭,家里中午只剩老年一个人或者老两口了,做起饭来不方便,吃养生餐方便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其实,对于打健康主题的餐饮,建议开在医院周边的地段,服务这一带的群体也是很好的选择。医院不一定提供饭菜,即使提供味道也一般;还有就是在医院看病探病陪床的人,内心深处很多都是有压力感的,养生清谈的口味更适合此刻心情的他们。
 
这也是我们所讲的“产品的消费场景”是什么。
 
 
(三)消费者内心的数字界点判断是怎样的?
为什么有商品的计量单位不同?有些商品单位明明可以用L(升)省事,却使用了ml(毫升)。
 
市场买菜,会看到一卖螃蟹的2.5两母,问他多少钱?15块一只。
 
大家都说贵了,对面的永辉超市才卖9.9呢,还活蹦乱跳的。
 
小贩说:那个很小的,没什么蟹黄…
 
后来大家就半信半疑地走了。
 
有天我去了永辉买东西,特意看了一下螃蟹的克重,果然原来先前说的9.9元很小一只,只有1两左右,因为上面标记的是每只50-75克,让人觉得还挺大的,但是现在涨价了都卖到了10.8元。
 
这样一看,小贩确实没有说谎呢,是在他那买的划算!
 
可是,我们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
 
首先,不管是1两重,还是2两,区别不大因为东西太小,都是螃蟹模样长得一样,所以看到2.5两的与脑海里的“9.9螃蟹”价格要相同,否则自己得被宰了。
 
其次,人对熟悉的事物会先入为主,生活中多半人有其是年轻人,一般只对克、斤这些计量单位有印象,而对“两”这种计量单位是概念模糊的,甚至不懂。
 
最后,人性总是贪婪的,习惯了9.9的东西,突然要多花钱总得有一个合适的理由吧。
 
很多商家就叫冤了啊,明明我卖的比那谁便宜,东西还很好,但就没人买我的。所以,做营销要接地气,要多站在顾客的立场考虑问题,要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去沟通,商场螃蟹用50-75克标价,听上去就比一两舒服、划算、霸气多了啊。
 
【完】
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能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