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捷 | 青年教师:一线教学研究,光一直上课,行么?

 老刘tdrhg 2019-12-12

到重庆参加国培期间,有一位丰都的李老师到机场接我。路上,他真诚地表达——最期待迎来的是这样一类培训者:首先,要能上课;其次,要告诉一线老师为什么这么上课;最后,还能教会一线老师该如何上课。
李老师的心中,装着课,真好。一线教师的教学研究,就应该这样接地气,实打实。同时,从李老师的话中也感觉到,光是“会上课”还是不够的,还要能说出“背后的学理依据”。可见,一线教师对统编教科书的研究,有着自己的思考和路径。我非常赞成李老师的三句话,努力成为李老师口中所需要的培训者。因为我知道,在一线教学研究中,光会上课,是不够的;光是上课,反倒是上不好课的。
第一,光是上课,很容易在实践中自我膨胀
不能只是上课,很容易上成自己的课,陷入自我膨胀。上课的,都觉得自己的课上得好,而且,能上到“公开课”的层面,几乎也就到了“自己说自己的课”的时刻了。这很可能是一种坐井观天式的自鸣得意。还有的课,不是为了学生上,而是为了凸显自己的特长、风格、研究成果而上。这原本没有什么不对,但面对一线教研的需要,其推广价值就要明显打折扣了。最让人担心的是,自己这样上了,还要排斥别人的上法,似乎大家都要像他那样上才好。
第二,光做研究不上课,很容易转变成化难为易
这比光是上课更糟糕。在很多讲座中,部分研究者面对对一线老师,表现为三个“一”:一上来就“批”,这不对,那不对,一线做得都不对,之前都白做;一指导就“懵”,外行指导内行,一般都是这个状态,原本老师们还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在做什么?但是经专家一指点,立刻变得迷茫了,不知道未来前进的方向,更不知道自己之前教的算不算语文;第三,一落实就“空”,当一线教师让专家说出具体该怎么做的时候,环顾左右而言他,指点虽多,但却无法落实,空洞无效。
看来,青年教师研究教材教学,光是上课不行,光是做理论研究更是不行。研究与实践,由“分野”到“合谋”,我们为一线教研提出三种研究路径,让大家明确方向,有的放矢:
从静态的“文本分析”到动态的“实践研讨”
“文本研究”,指的是就事论事的研究方式。单纯细读文本,看谁认真,看谁发现得多。以统编本教科书教学研究为例。一线教师接受的培训中,大多是静态的文本分析。例如,培训者和教师讲统编新教材,新在哪里?编撰了哪几节课?每节课大概讲什么?有几个单元单元的要素是什么?几个单元中的逻辑序列是什么?单元中的辅助系统又有些什么?出现在哪个地方……其实,这些静态的文本内容阐述,不需要培训,留给一线教师更多的时间读教材,亲近教材,也许能看得更仔细,更全面。特别是经历过一轮教学后,教材中的边边角角能无一遗漏地被发现。
动态的“实践研讨”则是组织专项教学观摩,针对一些典型课例公开教学,上一上;然后大家一起围课,议一议;针对困惑,想一想;最后共同针对问题,改一改。这样的动态实践,很有一课一得的意味。不过也需要提醒一线教师,注意在实践后更多反思,实现举一反三。例如,执教了一篇“策略单元”中的课文,大家要思考,策略单元执教的规律是什么?示范了一节“习作单元”中的习作课例,大家要琢磨“当堂写的指导要义”可能是什么。
之前,我曾和一线教师一起备课统编六年级上册习作单元《围绕中心意思写》。其中单元选编了一篇课文《夏天里的成长》。研讨这节课的上法时,特别关注“到底要怎样围绕中心写”。设计时,先让学生明确“中心是什么”,再读文本,了解本文中各个段落如何选材,如何围绕中心去写。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师明晰地看到作为样本的《夏天里的成长》,是怎样实现围绕中心写的,实践让参与者有了切身的、鲜活的感受。
从教师的“解读研究”到学生的“使用研究”
一篇课文好教不好教,怎么教,这是教师视角的研究;好学不好学,如何学,这是学生视角的研究。我们要实现从教师的“解读研究”到学生的“使用研究”的转变。
研究教材教学,教师很经常自以为是。例如,我们常听老师强调“我觉得这样教才好”。可真要这样教了,效果好么?说不准,不一定。因为再好的教学计划,面对百变的学情时,也是无法完全“胜任”的。相反,从“好学不好学”的角度去研究,将研究的注意力转移到“学”,转移到“学生”身上,那就大不一样了。这一转变将带来真正的有效。
例如,统编四年级上册的批注单元,有一篇课文为《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课后有一填表的练习。将作者遭遇的事件以及事件过程中的心情变化填进表格,之后进行体验和感受。从教师研究的角度出发,“填表”是教学环节中的“附属品”。从教师的经验判断,填写表格很简单,内容都在书上,抄过来就行。所以,教学设计时容量很大,既要教批注,又想梳理心情线索,完成单元中提出的两个教学目标。殊不知,四年级学生一旦进行填表,麻烦可就大喽。学生要回读原文,进行内容检索;然后要对内容进行抽选与归纳,之后要进行填写,然后结合表格进行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梳理出作者心情变化的线索。填好这张表,一节课就差不多结束了。四年级学生当堂动笔的能力不强,一旦动真格的,填表格,耗时非常长。

从研究学生的“学”这一角度入手,对教学设计的改良大有启发。既然学生调表是“大事”,耗时多,但不填又不行,这是单元教学目标所决定。
所以,教学设计就可以分为两课时。将填表设置为第二课时的主体教学环节。整节课就伴随着表格的填写,着力梳理出作者心情变化的线索,也能完成本单元教学目标“了解人物心情变化”。而且,有了时间的保障,学生真真正正,实实在在地在学习。第一课时,则特别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好批注。两节课,目标各有所指,各不相同,但学生学得扎实,这就是研究方向改变后带来的效果。
从“文献研究”到“田野研究”
此处的“文献研究”指掉书袋,光看材料,纸上谈兵。误以为只要下载一些论文,然后根据论文中的表述,就可以对实践进行指导。言谈中,言必称“某专家这样说”“某理论这样说”。所谓的“田野研究”,依然指深入教学一线,进入课堂现场,关注学情,从实践中梳理得出结论。
纸上谈兵的,总喜欢将理论越说越玄,虽然理论本身能够自洽,但基本上不管用。因为学情的瞬间万变,生硬套用理论很容易陷入尴尬。因此,我们非常主张一线教师研讨时走好三步:
第一步:磨课。通过设计,注重打磨,得到初步的实践经验;第二步:改课。根据试教的结果,做出合理修改;第三步:定课。知道这一课怎么上,学生才容易接受;知道这一类课如何教,课堂更有效。对某一类的课堂教学,有一个基本定论,形成基本的框架。一步一个脚印,在做中学。其实,这是对教材,对教学最大的尊重。
例如对统编四年级上册的《西门豹》进行田野研究,可以这样执行。本课所在单元,提出学习“简单复述”的教学目标。从“文献研究”层面看,简单复述确实简单。只要按照“交流平台”中的提示,这样做(以下为“交流平台”内容):
复述前多读几遍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复述时要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对于其他内容可以适当省略。如,《西门豹治邺》中调查民情这个情节不是主要内容,可以复述得简单一些; 而惩治巫婆和官绅是主要内容,要讲得详细一些。
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复述,要注意课文中一些提示顺序的词句,如《扁鹊治病》中表示时间的词句,这样不容易遗漏情节。
首先,多读几遍;其次,抓住事件的主要情节复述;第三,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做好梳理和调整,不要遗漏一些情节。而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复述却无法一帆风顺。他们不能一步到位,即便知道哪一处是“重要情节”,复述时也无法和“非重要情节”做区分。而且学生复述时,还喜欢添油加醋,很难做到预想中的“简单”。
多次让学生自由复述,搜集最为真实的一线学情,根据学情,我们调整了教学,简单复述可以这样教。将西门豹惩治巫婆、官绅的内容做梳理,发现这部分内容大多属于“语言+行动”的表达方式。于是,就抽取出“语言+行动”的关键信息,进行类似于“剧本”的形式排列出来,让学生看到西门豹说的一组话,做的一系列事。抽取出最重要的信息进行复述,改变了原文呈现方式,让学生看得更加清晰,降低复述的难度,实现简单复述。
一线教师的教学研究,光一直上课,还是不行。请走实践与反思并行的路,同时不断汲取理论的养分,让自己的教学行为更为合理,更加趋于科学。

           (作者单位:福州教育研究院)

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