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BDD中常见的12种认知偏差

 仰望星空881 2019-12-12

认知偏差,有的表述为“思维偏差”(cognitive (thinking) errors),认知歪曲,认知扭曲(cognitive distortions),认知错误,或者“适应不良想法”(maladaptive thinking)。本文全部统一表述为“认知偏差”。这些认知偏差以自动思维的形式自动浮现在我们的意识中,带有自动性、先占性和强迫性特点。自动思维可以表现为一个念头,一个句话或者一副图像或一个场景等。分离事件和对事件的看法,是治疗的第一步,其实也就是对认知偏差进行觉察,在觉察出认知偏差之后,才能进行之后的认知评估和认知重建。而在觉察之前,我们先要了解具体都有哪些类型的认知偏差。

这十二种认知偏差也出现在其他心理障碍中,“患者的想法会有一致的错误。精神障碍患者的认知过程常常是有系统的消极偏差的(Beck, 1976)。”(《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p202)。本文呈现了这十二种认知偏差在BDD中的具体表现,这些认知偏差通常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一个人同时可能有多种认知偏差。

一、全或无思维(也称为非黑即白,两极化,或极端化思维)

以要么全要么无的两分法看自己或世界,没有中间地带。一类属于知识性认知,例如,非黑即白,不大就小,不高就矮,不胖就瘦等;一类属于评价性认知,例如,不美就丑,不好就坏,要么正常要么不正常,要么协调要么不协调等。


(图片来自网络)

BDD示例:

1. “我的鼻子太大,别人看我就是个怪物。”

2. “我的脸好宽,好丑。”

3. “眼睛长成这样,太难看了。”

4. “我要求一点也不高,就是想像大家一样外表正常。”

5. “我是世界上最丑的人。”

在第1例中:

1) 把鼻子的高度两分为,要么高,要么矮,不存在有点高有点矮这样的中间过度;

2) 把别人的评价,两分为怪物和不是怪物;

3) 并进一步地把别人,两分为进行怪物评价的别人,和不进行怪物评价的别人;

4) 同时,还把面部的评价,分为要么怪物要么不是怪物。

前者属于知识性认知的两分非黑即白,后者属于评价性认知的两分不好就坏。有的指向自我,有的指向世界。

这种全或无思维,会导致思维的窄化,不考虑其他多种可能。

二、读心术

确信自己知道别人的想法——并进一步推测他们对自己有负面的看法——没有充分的证据或考虑到其他更多的可能性。具体到BDD中,主要表现为认为别人对自己的外表有负面的看法,这种看法从担心——怀疑——确信,程度愈来愈深,破坏性越来越强。


(图片来自网络)

BDD示例:

1. “我的鼻子太高,别人看我就是个怪物。”

2. “我的脸好宽,好丑,我怕别人看到。”

3. “眼睛长成这样,太难看了,那些对我不怀好意的人一定会很开心的。”

4. “那个男人朝我咳了一声,肯定看我不顺眼。”

5. “他说外表很正常,甚至很帅,一定是安慰我的。”

在这些例子中:

1) “别人看我就是个怪物”,确信自己知道别人的想法,并进一步推测他们对自己的外表有负面的看法,一个是消极看法,一个是对外表的消极看法。

2) “我怕别人看到”,认为别人会注意自己,且是注意自己的外表,并进一步推测别人看到自己后可能会有消极的评价,且是推测别人对自己的外表有消极评价。

3) “那些对我不怀好意的人一定会很开心的”,这里虽然区分出一个“不怀好意”的群体,而非所有人,但是这个“不怀好意”虽然可能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是仍属于读心术,这些不怀好意的人一定会很开心,确信这些人会对自己的外表有消极的看法,而非其他方面的消极看法。

4) “那个男人朝我咳了一声,肯定看我不顺眼。”确信自己知道那个男人的想法,并进一步推测他对自己的外表有消极的看法。

5) 即使别人正面评价,仍然坚持自己所揣测的看法,认为别人有内心有一套想法,并且自己很清楚对方内心有什么想法。

三、预言

在没有充分事实的情况下,预测事情会在未来变得糟糕,并进一步认为就会是事实。预言和读心术在把自己的担心看作事实方面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读心术指向的是别人,对别人的反应进行负面推测,而预言指向的是未来,对未来进行负面推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