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雪,节气大雪的到来,意味着天气越来越冷。大冷天,让很多人困扰的问题就是怎么洗澡了。 有女同事是北方人,最近开始天天抱怨:「你们南方冬天这么冷,大家都去哪里洗澡?我每天洗澡都冻死了!」 每到冬天,洗澡似乎就变成了一件麻烦事,尤其是在澡堂并不常见的南方,分分钟玩命的节奏。你冬天多久洗一次澡? 你洗澡会先洗头还是先洗脸? 你洗澡会搓泥吗? ...... 有时候还会伴有瘙痒,用手轻轻一挠,皮屑像雪花一样唰唰地掉。这是为什么呢?一个经常被忽视的原因可能就是:洗澡洗多了!不少爱干净的朋友习惯每天洗澡,于是一年四季都这么做,这对于冬季就不太适合。冬季人的皮肤本身就容易干燥,每天洗澡会使得皮脂大量流失,皮肤变得更干燥、皮屑增多。更严重的还会造成皮肤瘙痒、手足皲裂。相应的缩短时间,以减少对皮肤表层的过度清洁,洗后一定要用保湿乳液涂全身。  其实并没有人规定应该多久洗一次澡,在这方面,中国皮肤科协会发布的《中国皮肤清洁指南》可供参考:一般情况下每2-3天洗澡1次,炎热的夏季或喜爱运动者可以每天洗澡。而在干燥地区、或者寒冷的冬天则建议老年人5-7天1次,年轻人3-5天1次即可。理论上,一般洗 10 -15 分钟就可以。不过冬天,很多人钻进浴室就不想出来了。最科学的方式其实是先洗脸,再洗身上,最后洗头。 脸部是空气中灰尘等脏东西最容易附着的部位,先洗脸可以将这些脏东西第一时间清除,避免热气使毛孔扩张后,这些脏东西会进入体内,久而久之,毛孔就被堵住了,皮肤问题也来了。而头皮的血管丰富,进入浴室马上洗头可能会导致血流不畅,诱发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老年人。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人说先洗头就会丧命,其实主要是针对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很多人基本都是晚上洗澡,劳累了一天再冲个热水澡,有助于消除疲劳,放松入睡。 并不是,早上洗澡有助于促进大脑兴奋,保证一天精力更加充沛。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选择早上洗,建议不要空腹洗澡,以免出现低血糖。绝大多数人冬天洗澡都喜欢关紧门窗,唯恐外面的冷空气偷偷潜入。但如果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这种行为极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中毒者轻则头晕、恶心、皮肤苍白、意识模糊等,严重时会神志不清、全身抽搐、呼吸和脉搏增快。泡澡时间过长,容易使人疲劳,易引起心脏缺血、缺氧,甚至诱发心血管疾病。另外,洗澡时间过长,头部血液供应相应减少,也易因脑缺血发生意外。水温过高或过低,都可能给心脏增加负担。洗澡水温以40摄氏度左右为宜。洗完换衣服时也应注意保暖,多披条毛巾,或在浴室里提前换好衣服。温度陡降会使血管受冷收缩,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事实上,这层「泥」是我们每个人每天新陈代谢产生的脱落细胞以及身体分泌的油脂等。它不但可以保护机体免受外界损害,还能防止体内营养物质尤其是水分的丧失,使劲儿用搓澡巾搓就会破坏这层保护膜。如果洗后用手指搓皮肤能听见吱吱的声音,就说明搓洗过度了。 长期过量使用沐浴露,其中所含的化学物质被身体过量吸收,就会与钙、铁结合,残留在皮下组织中,引发干燥、过敏性皮炎等。建议尽量选择没有香味、功能简单的沐浴露,每次用一元硬币大小足矣。同时,这类产品多为碱性,不要用来清洗私处,长期使用可能破坏女性本身的阴道平衡,冲洗不干净还容易导致外阴瘙痒。现在天这么冷,还能坚持每天洗澡的人,佩服你们的勇气。 至于洗澡不对会要命,过于耸人听闻了,咱们洗完记得要涂身体乳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