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得有滋有味:语文课堂一道美丽的风景

 GXF360 2019-12-1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语文课程标准贯穿于小学三个学段的共同要求。翻开教育部统编教材,小学一二年级尤其重视对学生课文朗读的指导,在每一课的课后练习中都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朗读指导的重点,并构成了循序渐进的指导序列,以帮助学生不断积累,提升朗读能力。教学中,笔者谨循课程标准,结合具体课文,精心指导学生进行情感充沛的朗读,在真实的语言实践中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

以无类胡萝卜素添加的饲料为对照组(CD组),在此基础上分别添加80 mg/kg的虾青素(帝斯曼,荷兰)和黄体素(广州智特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分别命名为AST80和X80饲料组。饲料配方及营养水平见表1。

一、打好“读正确”基础,初步感知朗读韵味

对刚刚开始学习阅读的一二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面对全新的文字充满了陌生感和好奇心,全然不明白感情朗读为何物。因此,我们刚开始进行朗读指导,不要过度追求情感饱满,而是从“读正确”“注意停顿”“读准声调”“适当重读突出”开始,让学生在口齿清晰、表意分明中感受到朗读的韵味,从而爱上朗读。

3) 对比模型B、C和模型D、E,可知增设的抗震墙在结构中不参与承受竖向荷载时较参与承受竖向荷载抗震能力有所提高.

profitt=225884.3-8.31R&Dt+2.94R&Dt-1+7.42advertisementt-1.55advertisementt-1

如在指导学生朗读“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一句时,笔者首先根据儿童说话短促的特点,将句子改成:“池塘里,小蝌蚪,大脑袋,黑身子,长尾巴,真可爱。”将书面语言变成口语,帮助学生迅速理解了这个长句子。然后,通过逐步增加词语的办法,如“蝌蚪——小蝌蚪——一群小蝌蚪——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脑袋——大大的脑袋”“身子——黑灰色的身子”“尾巴——长长的尾巴——甩着长长的尾巴”“游来游去——快活地游来游去”,在反复朗读中,使学生感到趣味盎然。这样,他们就不会读丢或者读破句子了。而且,这样有节奏的朗读,停顿的方法也在不断扩展中得到渗透,学生初步意识到了基本的语意单位是不可以读破的。

二、达成“读流利”目标,实现言意共生理解

低年级学生对文字的感觉是陌生的,指读、逐字读、读得拖拖拉拉、断断续续等现象很是常见。如何让学生读得流利、顺畅呢?首先需要让他们理解字词的大意,使之不至于将一个词语或一个完整的短语读得支离破碎。如在朗读《小蝌蚪找妈妈》中小蝌蚪跟鲤鱼妈妈、乌龟的对话时,笔者让学生一边做游的动作,一边读“游哇游”,以此将学生日常口语中的“游啊游”的不规范变音纠正过来;在读“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动作时,让学生体会“迎”“追”“游”的不同位置,然后读出“迎”的欢喜,“追”的急切,“游”的轻松;在读小蝌蚪问鲤鱼妈妈的话时,则联系学生平时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自由感悟练读……学生在理解中阅读,在阅读中生情,自然就能渐渐地把课文读流利了。

随着学生阅读的深入,课文也会变得越来越长,句子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个时候,我们仅靠理解助读,显然是不够了。教学中,笔者尝试将课文句子按照停顿,改成小诗的形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将句子读流利。如《妈妈睡了》一课(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笔者将句子转换成:“睡梦中∕妈妈好温柔∕她微微地笑着∕嘴巴∕眼睛∕都笑弯了。”然后,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练读。儿童是天生的诗人,他们对诗歌跳跃性的语言和思维尤其感兴趣。所以,将课文中诗一般的语言变成诗行,来指导他们朗读,可以迅速提高他们读流利的能力。

三、尝试“有感情”朗读,生成课堂美丽风景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出现的问号、感叹号等标点符号,深刻感悟语句背后的情感,生成一定的自我体验,可以使学生声情并茂地读好语段。

如指导学生朗读《坐井观天》(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时,笔者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然后让学生自主交流:“井里的青蛙看到小鸟,怎么问他的呀?”“青蛙让小鸟不要说大话,会怎么跟他说?”“小鸟说天大得很,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说?”学生在反复对话、讨论中,自然进入了课文语境,体会到了带有问号、感叹号的句子的朗读语气变化。当他们稚嫩的、充满情感的声音在课堂响起,无疑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朱熹在《朱子童蒙须知》中说,指导蒙童读书需要让他们做到字字响亮,不多读一字,不少读一字,不读误,不读倒,这样的反复朗读,可以“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低年级的阅读阶段,既是学生从无到有的启蒙阶段,又是为今后学习牢固奠基的阶段,如果我们教师在朗读这方面能多花点心思,必然能欣喜地看到每一堂语文课上靓丽的风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