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界捡漏''神话'':1.8万买380万卖出,另一个8万买入7205万卖出

 aa6601 2019-12-12

现如今,随着物质生物的逐渐充裕,人们逐渐对于古玩收藏产生了浓厚兴趣。但古玩收藏毕竟是个十分考验眼力的地方,之后这要,才能在琳琅满目的古玩中捡到'漏'。而要想捡到漏,最重要的就是胆大、心细,所以在收藏界,捡漏往往是古玩爱好者人生的一大快事。但有的人,一听到有人常常得手并因此发了财,心中难免会跃跃欲试的冲动,但就当今的古玩字画的庞杂程度来说,'捡漏'并不是谁都能做的易事,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收藏界极富传奇色彩的捡漏'神话'吧。

收藏界捡漏

其实,要说起'丛云'二字,估计知道其含义的人并不多,而对于它的价值,那就更是满脑浆糊了。'丛云'其实乾隆皇帝一生中,最为喜爱的宝玺。虽然乾隆这一生总共有1800多方宝玺,当着小小的'丛云'宝玺,却深得乾隆皇帝的倾心,甚至连后来的嘉庆、道光二帝,也时常拿'丛云'使用一番。而'丛云'的珍贵价值,正是得益于和乾隆特殊的亲密关系,不仅乾隆是乾隆养心殿上的'丛云'匾的特制玉玺,同时也见证了乾隆、嘉庆、道光三位皇帝的一生,历史价值自是不言而喻了。

收藏界捡漏

'丛云'宝玺早在2016年,就曾被人拿出来拍卖,但由于其历史无人得的,参与竞拍的也就寥寥数人,最终,以1.8万元的价格,被一位收藏家收入囊中。当时在人们看来,一个这么小的印章,怎么也不可能值1.8万元,毕竟在历史资料中都十分少见。可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在2017年的一场拍卖会上,这件名不经传的'丛云'宝玺,成为了当时最励志的捡漏'神话',最终以380万元的价格一锤定音,在仅仅一年的时间内,身价更是猛增数百倍,这让一年前的收藏家们后悔不已。

收藏界捡漏

第二件捡漏'神话'的主角,同样是无人问津的黄色袈裟,殊不知里面竟蕴藏着缂丝陀罗尼经被,而且这件经被更是成为拍卖会的压轴文物,以6000万元的起拍价,最终在6550万元一锤定音,加上佣金之后,这件经被的最后成交价达到了7205万元,是以往缂丝陀罗尼经被成交额的第二高价。但谁有能想到,这件经被在之前是以8万元的价格,被一位收藏家买入手中。

收藏界捡漏

根据这位秦姓收藏家的描述,这件经被第一次被拍卖的时间,是在2005年的拍卖会上,当时是以清末黄绸缎袈裟的形式,以8万元的价格进行拍卖,但更本就没人去竞拍。最终,秦先生经过细心观察,发现了这件袈裟的蹊跷之处,这黄绸缎里面,竟隐约透出了精美的花纹,甚至上面还绣有十分奇怪的文字,对此,秦先生也是默不作声,等到第二天之后,他直接向拍卖公司买下了这件袈裟。

秦先生回家后,对这件袈裟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请来资深的文物专家对其进行鉴定,专家在看过后却说,这是一件清朝时期的陀罗尼经被,是专门盖死人的非常不吉利,并劝秦先生赶紧出手,之后更是向秦先生接受了两位买家。

收藏界捡漏

但秦先生经过再三思索之后,感到事情并不简单,如果这是件名不见经传的文物,那为何会有这么多人来抢着买?,于是秦先生自己翻阅了大量资料,最终知道,陀罗尼经被在古代是皇家专用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其历史研究价值极高,而秦先生手中的这件经被,更是慈禧太后的陪葬品。所以说,捡漏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任何人也别想着靠捡漏就能发家致富,人还是脚踏实地的好。

收藏家1.8万买入宝玺380万卖出,另一个8万买入经被7205万卖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