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才能看出来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到底强不强?

 timtxu 2019-12-13

【职场笔杆子创业】独特观点: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强不强,不是靠“大嘴”、不是靠“人缘”、不是靠“捧杀”,而是“货真价实”、“名副其实”的本事和把式。

孔子说:观其言,看其行。从知与行的层面对一个人做出综合性的评价。这是评判一个人的维度标准:言语维度,就是思考维度、价值维度;行为维度,就是实践维度、能力维度。

职场中,判断一个员工的工作能力到底强不强,主要就看两个维度:一个看他的“言语纬度”,一个看他的“行为纬度”。言语纬度就看员工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强不强,行为维度就看这个员工的执行力好不好、落实力行不行。
如果一个员工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交流能力、协调能力比较强的话,通常来讲,这个员工的工作能力“正向关系”就比较强,因为他的沟通能力强、表达能力好,自然他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就差不到那里,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安排工作、部署工作、落实工作的成效也就会凸显出来。

【职场笔杆子创业】认为:落脚在实际工作中,一个员工的工作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 理解工作的能力

  2. 部署工作的能力

  3. 跟进工作的能力

  4. 反馈工作的能力

  5. 拔高工作的能力

一、理解工作的能力

领导布置下一项工作,员工对工作的理解能够达到什么样的高度,直接决定了后续的工作成果和工作实效。

很多员工对领导布置下的工作都会理解偏差、理解不到位或者理解有误,从而导致最终的工作成效与领导的出发点“背道而驰”。

实际工作中,很多员工对领导布置的工作或者说领导的意图并不清楚,然而又不好意思直接去询问领导,于是在执行中就会按照自己的逻辑、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判断,来予以执行,结果往往“劳而无功”,领导并不认可。

经常有一种现象,就是领导当面布置工作的时候,员工对领导意图的理解力基本只有百分之五十,很多员工其实在当场并没有真正理解领导的意图,并不清楚领导的关注点在哪里,并不知晓领导期望这项工作的进度和成效,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体现出来。

事实上,很多员工都没有记录工作的习惯,就是领导在布置工作的时候没有记录,不会动笔,都是在事后进行思考、理解和判断,而这些事后的回忆与领导的意图都有一定的差距。

起点方向有偏差,结果自然就会大相径庭。

二、部署工作的能力

部署工作的能力是对理解工作能力的延伸。

员工工作能力强不强,“出发点”虽然是理解工作能力,但是“落脚点”却是具体的实际工作。因此,部署工作能力有没有出现偏差,也直接体现着员工的思维能力。

部署工作能力其实就是“一盘棋”的思考能力,主要就是看接手的工作落脚在全局工作后,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铺展。

哪些工作是重点,哪些环节是次点;哪些工作是关键领域,哪些工作是一般领域?什么样的工作应该重点关注,什么样的环节应该重点跟进?做到了然于胸,心中有数。

三、跟进工作的能力

有一个词叫“虎头蛇尾”,还有一个词叫“善始善终”,这两个词是截然相反的两种工作态度和工作表现。

“虎头蛇尾”的本质就在于工作没有跟进的举措和跟进的方法,“善始善终”就在于一种理念,这种理念就是工作从一开始启动和执行后,中间的所有环节,员工都有一个跟进的思维、有一个进度的参考、有一个目标的规划。

大多数员工都有两个惰性:一个是“思维惰性”,另一个是“行为惰性”!

(1)“思维惰性”,就是一项工作部署之后,再也不会对工作的后续进度进行实质性和细节性的规划和把控。

(2)“行为惰性”就是这项工作开始进行后,并不会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在实际工作中对工作进行点对点、面对面、线对线的跟进和核实。

四、反馈工作的能力

职场中,一个领导对于员工的印象好不好、对员工认可不认可、欣赏不欣赏,关键的地方就在于员工有没有反馈工作的意识和反馈工作的能力。

大多数的员工,对领导都有一种“距离感”,一项工作承接之后,从开始执行到最后的结果呈现,中间的所有环节,往往不会主动给领导汇报、不会主动与领导沟通、不会主动让领导知晓工作的进度情况。

领导都有一种心理,一项工作落实下去,员工到底是怎样部署的,到底是怎样执行的,到底是怎样安排的,这是领导比较关心和比较在意的地方。而现实中,员工恰恰没有在这个地方进行有效的反馈。

因此,能力强的员工往往能够抓住领导的心理,知道领导的关注点在哪里,知道领导希望看到或者说希望听到工哪些情况。

五、拔高工作的能力

大多数的员工,同等量的付出后,员工的工作成果基本维持在一个“等量”的标准线上!

之所以有的员工看起来工作成效比较明显,有的员工看起来工作成绩一般平平,关键的地方就在于同样质效的工作成果,有的员工能对工作成绩进行拔高,而有的员工却只会一五一十地进行反应。

当然,并不是说员工要对工作成果进行夸大,要将工作成果放在“放大镜”下来呈现出来,而是说员工要用理论知识对工作成果进行措施提炼、进行经验拔高、进行举措复制。

工作经验的可复制性,即举措的推广,或者说员工的工作成果,有理论性的支撑,这些都是员工彰显工作业绩的方式和渠道。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