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籍】阴阳应象大论 其一

 智见智定 2019-12-13

黄帝内经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其一

此篇言天地水火,四时五行,寒热气味,合人之藏府形身,清浊气血,表里上下,成象成形者,莫不合乎阴阳之道。致于诊脉察色,治疗针砭,亦皆取法于阴阳。

应,对应、相应;象,现象、表象;应象,即阴阳虽抽象,但有象可应。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chēn)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易 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

道者,阴阳。太极静而生阴,动而生阳,天生于动,地生于静,故阴阳为天地之道。

阳与之正气以生,阴为之主持以立,滋生之用也。

总之曰纲,周之曰纪。万物得是阴阳,而统之为纲,散之为纪。

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变化之道,由阴阳之所生,故谓之父母。

万物假阳气温而生,因阴气寒而死,故知生杀本始是阴阳之所运为也。

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

所以生杀变化之多端者何哉?以神明居其中也。

阴阳不测之谓神。明者,阴阳合而灵显昭著也。神化天之五气,地之五行,以生万物,故为神明之府。

治病必求于本。

本者,本于阴阳也。人之藏府气血,表里上下,皆本乎阴阳,而外淫之风寒暑湿,四时五行,亦总属阴阳之二气。至于治病之气味,用针之左右,诊别色脉,引越高下,皆不出乎阴阳之理。故曰治病必求于本,谓求其病之本于阳邪本于阴邪也,求其病之在阳分阴分气分血分也。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解释前文的“天地、生杀、纲纪”等

积阳至高为天,积阴至厚为地。

地之阴,主静而有常;天之阳,主动而不息。春夏者,天之阴阳也,故主阳生阴长;秋冬者,地之阴阳也,故主阳杀阴藏。

天主生物,地主成物。故阳化万物之气,而吾人之气由阳化之;阴成万物之形,而吾人之形由阴成之。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chēn)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阴寒阳热,乃阴阳正气。寒极生热,阴变为阳也;热极生寒,阳变为阴也。阴阳之理,极则生变。人之病亦然,如热甚则发寒,寒甚则反热;治病之道亦然,如久服苦寒之味,则反化火矣。

热气在下,则谷不化,故飧泄;寒气在上,则气不散,故䐜胀。以阴静而阳躁也。

寒气下凝,故生浊阴;热气上散,故生清阳。如清气在下,则反上而下降,故生飧泄;浊气在上,是反下而上凝,故生䐜胀。

反,反复;作,作务。一解,反作,反常运作。

此吾身之阴阳反作,气之逆从而为病也。此论阴阳之体位,各有上下。

待  续

2018.0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