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学医入道(2)肝经所藏的神志

 雪溪人家 2019-12-13

讲阴阳,论五行,学医入道。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继续上一个话题,人的神志是怎么来的。上一集我们讲到,心识搭建了一个认识世界的平台,当这个世界跃然闯进我们的心识的时候,作为一个智慧生命的我们,该何去何从呢?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建立一个目标系统和智慧的决策系统,这个系统将告诉我们,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和意义,以及我们该如何选择。

那么,人的这个智慧系统是怎么回事呢?

下面我么继续讲解《黄帝内经》本神篇的内容。

《黄帝内经 .本神篇》告诉我们说:随神往来者谓之魂。

这里的魂,指的是我们神志一部分,我们的这一部分神志,将告诉我们生命的使命和意义。

关于魂这个神志,我们大多朋友对他的认知基本都来自玄幻小说或者影视剧。如果具体问魂是做什么的,就众说不一了。下面我们就通过道家经典《云笈七签》和《黄帝内经》的知识,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魂的作用。

要想了解魂的作用,我们先要知道,魂究竟藏在哪里呢?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说:肝藏血,血舍魂。《黄帝内经》的这句话是告诉我们说:魂这个神智就藏于我们的肝血之中。


《黄帝内经》定义的魂,首先是人体神志的一部分。再者,魂按道家的解释魂共分为三个,分别为:代表天之阳气的天魂;代表五行的命魂;还有代表地之阴气的地魂。这三魂还有另外的三个称呼,分别为:胎光、爽灵和幽精

在道家经典《云笈七签》中记载:人有三魂,一名胎光,为太清阳和之气,属于天;二名爽灵,为阴气之变,属于五行;三名幽精,为阴气之杂,属于地。

关于天魂《云笈七签》解释说:胎光主生命,久居人身则可使人神清气爽,益寿延年;并且说,胎光源于母体。

关于胎光这里我们解释一下,胎光又称天魂,《云笈七签》说:代表天之阳气。前面所说的太清指的就是天的意思。关于胎光的作用《云笈七签》说:天魂与人体的寿命和死亡相关。

关于胎光的内容,《黄帝内经》没有相应的解释,因此我们就不能从内经的角度解释这个问题。

但是,关于寿命与神志的关系,我们可以从现代科学的角度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从现代基因学的角度讲,一个人的生命有多长,在这个生命旅程中,会生什么样的病,人的智慧高与低,都和基因相关。

因此,我们基本可以判断,关于人的寿命,在我们身体中,是有一部分神智来掌管的。

现代医学认为,人的生命是存在一定的节律性的,现代医学称这种现象为生物钟。这个生物钟和人体的智力,生理以及生命的长短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但是关于生物钟的内容,现代医学所知非常有限。而在这个知识领域《黄帝内经》记述的比较详细,下面我们可以从《黄帝内经》的角度探讨一下人体的生物钟现象。

按照《黄帝内经》对于人体的生命节律的分类,人体的生物钟大致有以下三类的分类方法。

其中,第一种生物钟分类方法为,《黄帝内经》按照男性每8年一个生理周期,女性每7年一个生理周期划分。把人的幼儿期,青春期,青年期,壮年期,衰退期,老年期的各种生理反应都做出了细致的划分。

第二种生物钟分类方法是,以年为单位,以四季变化为节律,描述人体的生理在四季中的变化。《黄帝内经》定义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种分类方法的目的在于让我们顺应自然规律养生。这也是古中医的人天一体观,也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基础。

第三种生物钟分类方法是:子午流注法。也就是人体每天十二时辰中,人体气血按照十二经的次序流注的规律。子午流注法解释了人体每天十二个时辰中,每个时辰气血所注的经脉的次序,都做出了细致的划分。这是中医针灸学临床选穴针灸的一个指导性的规范。

通过《黄帝内经》的这三种人体生物钟分类方法,我们发现,人体就像一套精密的仪器的运行,人体在什么时间段发生什么样的生理变化。这些变化,都遵循着一个既定的时间和周期的轨迹在运行。关于这部分内容,我们之前都讲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听一听。

关于人体生物钟的描述,《黄帝内经》的记述内容,远远超出了现代医学的整理水平。但是,《黄帝内经》记述的人体生物钟,对于现代医学带来的启发并不大。这个说起来问题就很复杂了。但是,我们相信总有一天,当现代医学发展到一定程度,中西医这两大医学体系,总会成功对接的。

关于人的生命现象,现代医学认为,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的新陈代谢减缓影响着人的寿命。但现代医学认为,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减缓,并不是因为人体的能量不够。

而是因为,人体内有一种机制,这种机制控制人体的衰老和死亡,只是到现在为止,并没有发现这种机制和规律和掌管者。如果有一天破解了这个密码,那么,恐怕人的寿命就会有质的突破。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天。

下面我们讲第二魂爽灵。

关于爽灵云笈七签》说:爽灵代表五行。五行是道家的基础世界观,道家认为金、木、水、火、土,是构成自然世界的五种基本元素,除此之外,五行也代表自然世界的基本制衡关系。因此,五行还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

道家认为,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离不开五行这五种基本属性,人也一样。因此,五行自然也是构成人的基本物质和制衡关系。这就是道家天人合一的理论的基础。

在人体的五脏,中医是按照阴阳五行来分类的,中医治疗疾病的很多原则,都是建立在五行相互制约的基础上来实施的。就比如《黄帝内经》定义的五脏虚实的一个补泻的原则,叫作: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这个其实就是五行相生理论衍生出来的子母关系。

举个例子:就比如肝在五行中属木,它的母就是属水的肾,它的子就是属火的心。关于五行的子母补泻关系,这一点我们点到为止,因为这部分内容太过复杂,有机会我们再讲。

在中医五行中,之所以把肝的属性定义为木,就有着它的特殊含义。

我们通过观察五行的属性会发现,在五行之中,只有木是有生命的。而生命的三个基本属性就是繁衍、生长与死亡。而肝中的三魂的属性,又与此三个属性息息相关,难道这是巧合吗?为此,我们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

在人生的命运方面,大部分年轻人的看法是,我命由我不由天。而当我们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之后,当我们人到中年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在我们生老病死的这个条时间的长河中,什么时候遇到顺境,什么时候遇到逆境,似乎是有着一定的规律。

而我们的命运之舟,几乎就像被编好了程序一样的,就沿着这条时间的河流行进。什么时间有暗礁,什么时间有收获,这些秘密是否就存储在我们肝经的密码,三魂之中呢?这个问题同样值得我们深入的去思考。

在人体,爽灵这个神志就代表了人体五行的基本制衡关系,爽灵又称命魂。在人体命魂除了代表五行之外,还代表智慧。关于爽灵《云笈七签》解释说:爽灵主财禄,以及生命中福祸灾害;决定人的智慧、能力,爽灵源于父亲。

关于爽灵所主的神志部分,我们通过《黄帝内经》提出了两部分功能,基本可以判断爽灵所代表的智慧是什么?这两个功能分别是:肝者将军之官,谋略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关于胆主决断,纳入到肝经的神志中,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因为中医认为,胆附于肝。肝胆相表里是一体的,因此也有肝胆相照一说。从解剖学判断,胆也确属肝的一部分,而之所以把胆和肝分开,是为了区分功能,因为,肝胆本就是一体的,所以神志部分也不能分开来谈。

关于肝经神志所主的谋略与智慧部分,首先是动物性的基本生存需求,就比如婴儿发现哭可以获取食物,那么,逐渐的他就会把哭当做策略来使用。

再比如人类最早的思考是如何获取食物,其中包括打猎,种植和商业和人际交往,这些都需要思考,判断,以及总结。我们基本可以判断,这些能力与肝经的神志相关。

我们都知道,人类除了生存之外,最大的一个使命就是繁衍,因此,我们肝经中所藏的神志部分,一个基本使命就是如何获得更多的繁衍能力,就比如说,我们努力奋斗,买车子,买房子,获得更高的自我价值,往往都和繁衍的使命相关。

而我们的神志中的智慧部分,往往是为生存和繁衍服务的。这其中有一个主次的问题。生存和繁衍是主,智慧和决策则是作为一个服务系统存在的。

关于人的基本生存和繁衍的智慧,可以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比如美化生活,就是人类智慧的一大表现。这就像一位相声演员形容某主持人一样,本来挺没劲的一件事情,到了他的嘴里就成了艺术了。

一旦一件事成为了艺术之后,往往就被赋予了非凡的价值和意义。就比如说爱情,就是一个被美化到了极致的繁衍需求。在现代很多就认为,爱情可以神圣到不顾及道德礼教的程度。而其实这背后的功能支撑就是旺盛的繁衍的渴求。

我们之所以这么说,并不是生活和爱情并不美好,我们这么说的目的,是让我们沉浸在所谓的爱情和生活幻境当中的我们看清楚生命的本质。

这种生命的本质要想看清楚,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被赋予了太多的花环。如果我们想要看清楚他的本质,就需要把花环上的花一朵一朵的摘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生命本来的面目。

关于人的繁殖属性,在《云笈七签》看来,就是我们肝经中的第三个神志幽精所主导的。

《云笈七签》说:幽精代表大地,因此又称为地魂。为此《云笈七签》还解释说:幽精主灾衰,使人好色嗜欲,沉溺于秽乱之思,耗损人体精气,使人神气缺少,肾气不足,脾胃五脉不通。

关于《云笈七签》的这一段话,内中涉及到道家的一些禁欲的思想。关于这一点我们没必要多做解释。我们之所拿出这一段话的意义在于,他明确了幽精的功能,我们基本可以以此判定,幽精这个神志主导着人体的繁殖功能,也就是性功能。

关于《云笈七签》定义的幽精主生殖功能,我们在《黄帝内经》中找到他所对应的生理依据。这个生理依据就是《黄帝内经》定义肝经循行路线,肝经环绕人体的生殖器而行,也就是说肝经具有控制人体生殖与性欲的功能。这一点为《云笈七签》定义的幽精具有主生殖功能奠定了理论基础。

我们基本可以判断,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有一个基本的的动物性使命的,这个使命就是与生俱来的繁衍使命。

而这个使命,即使从来不被告知,一旦我们的生命进入青春期之后,我们自然而然的就知道该做什么。这就是与生俱来的功能,但是这个与生俱来的功能,必定有一个功能的主导者,而这个《云笈七签》定义的这个功能的主导者就是肝经中神志,幽精也称地魂。

云笈七签定义的幽精,主导着人的性取向,以至于我们见到一个自以为美丽的异性的时候,我们会心跳加速,瞳孔放大,甚至手足无措等等,这一系列的生理反应,都系于幽精这个神志。

他将告诉我们,在我们的生命中,何时、何地,选择什么样的伴侣。在我们的生命长河中,如何在万千生命中,看到那个闪光的他,让我们的眼光从此不愿离开。

或是让我们跨越千山万水去寻找那个在异国他乡等待的他,或是偶一回眸发现那个掩门一笑的邻家小妹等等。这一切缘分,是不是都藏在我们肝经的第三魂,幽精的密码之中呢?这个有待我们去探索,发现。

关于幽精,我们基本可以判定,他具有神经系统的支配能力,这个能力要远远高于我们的思想系统。而我们一旦遇到那个心仪的他,我们就会心跳加速,语无伦次,大脑根本不听指挥,并且从此眼光再也不愿意离开。


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幽精处在人体神志决策系统的高端,因为在人体生命中的繁殖使命,是贯穿人生的基本使命,这一点从人的动物性属性来说,他就是生命的基本意义。

课程讲到这里呢,肝中三魂的基本功能就讲解完了。这部分内容讲解完了之后,我们发现,人似乎和动物一样,除了沿着生老病死的河流走一趟之外,就是为了完成了繁衍的使命。然后就是匆匆告别这个世界。

是这样的吗?

这个问题,我不能回答,只能靠您自己去思考。因为生命的意义是您自己赋予的,您认为是对的就是对的。

另外,关于人的神志,我们只讲了最重要的两部分,一部分是心中所藏的神志,一部分是肝经所藏的神志。而《黄帝内经》所讲的神志一共5部分。我们只讲了神和魂的部分,关于魄、意、志的部分我们还没有讲,因此,生命的意义肯定不仅于此。

下面,我们先把神和魂的关系梳理一下。

关于神和魂的关系,《黄帝内经》说:随神往来为之魂。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魂是依附于神存在的。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心神所代表的信息采集能力,魂所代表的思考和决断能力是没有素材的,因此也不能成立。另外,这段话还明确了一个主次关系,也就是心神为主导,肝中所藏的魂为次,肺中所藏的魄更次之。

因此,我们也可以了解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意义,因为心中所藏的神志,主导着一切神志。但是也不可否认,三魂所主的神志几乎是每一个人的命运的主旋律,也就是在我们有限的生命里,完成成长-发育-结合-繁衍-培育下一代-衰老-死亡,这一系列规定动作。

对于我们大部分人而言,这是生命必须要完成的使命,而且我们都会心甘情愿的服从这种既定的安排,并且认为这是人生必经的幸福之路。但在佛教看来,这就是一条轮回之路,如此生生死死,周而复始,没有尽头。

因为看清了人生的本质,并且有一部分人愿意尝试,打破这种生命机制,去探索另外一种生存模式。这个群体就是出家的修行者,他们的生命可以不按照这个周期和模式进行。

之所以能够打破了人体原有的生命约束体系。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修道之人,禁绝男女之欲。举一个例子,道家的修行有一个百日筑基的修法,这个百日筑基的基本原则就是100天之内,不能发生男女之欲,这个如果做到了,身体自然会朝着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的方向转化。这是一种机制的转化,随之人体的精气就会逐步充满,精神为之好转。

100天对于女性来说,是三到四个生理周期,对于男性来说,也是一样的。一般三个生理周期过后,人体就习惯了这种调整好的人体运转规律,只是仅此100天的时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难于上青天。

而一个禁绝了男女之欲的修道之人,由于他禁绝了人体之精的外泻之路,体内阳气随之就会充沛,随之而来的就会出现精神的明朗,智慧的通达,性格上也会显示出自然的温和与平静。

这种智慧的显现,就是突破了肝中第三魂中的幽精束缚的一种表现。但是由于幽精的束缚规律始终存在,因此,如果修行退步,身体仍然还会进入原有机制。由此可见,关于修行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情。

关于三魂的机制,是一个生命和欲望的决策和支配体系,这个体系决定了人的动物性和男女两个属性,以及生命的繁衍的机制。这个机制控制着我们的命运之舟,朝着生老病死和繁衍生命的道路上前进,直至我们的生命结束,进入下一个轮回,我们仍然需要执行这个命运体系的安排。

那么,如果真的如此,我们该如何摆脱命运的安排呢?

这个也不要担心,上天除了给我们安排了一个生物的命运体系之外,还为我们建立了另外一个智慧体系。

在《黄帝内经》本神篇中提到,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这里的内容就是心所主的另外一套神志体系,这个体系涉及到脾和肾的神志,其中脾所主的神志为“意”,肾所主的神志为“志”,这是部分神志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一个神志体系。

关于这部分内容,由于时间的关系,本次课程就不讲解了,以后有机会再讲吧。

关于心神和三魂的内容,这里的知识点已经很多了,再多讲恐怕大家也很难消化。即使这些知识,恐怕也需要很长的消化时间。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开悟。关于这一点,不管是佛教知识,还是中医知识,都是一样的。如果不开悟,这些知识永远是知识,是别人,是书本的,顶多会成为您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只有通过自己开悟,使他圆融为自己的知识,才可能对我们产生影响,发生作用。

关于《黄帝内经》定义的魂,我们的认知非常有限,这其中很多知识都是碎片化的,我们不得不使用拼图的方法,通过解析《黄帝内经》《云笈七签》和一些佛教知识,才可能拼出一个大致的轮廓来。

因此,这其中难免有一些知识是不准确的,或者是错误的。不过也没关系,权当是抛砖引玉。如果通过我们的这次讲座,能够引发大家的一些思考,也就达到本次课程的目的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