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性肝炎病理评价分类系统的发展与未来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9-12-13
肝脏病理是慢性肝炎诊断的金标准。虽然目前有众多有效的无创诊断方法,但对于获取慢性肝炎的炎症及纤维化情况,肝脏病理仍然是最为直观可靠的方法。同时肝脏病理评价分类系统也在不断发展完善,以便更加准确地提供分级分期信息,指导临床与科研。通过文献复习回顾肝脏病理评价分类系统的发展历程,解读每一个主要评价分类系统的基本标准以及不足,并结合现状展望慢性肝炎病理评价分类系统的研究前景。

最早的肝脏病理分类标准由de Groote等于1968年提出,由于当时对慢性肝炎的病因、病理、病理生理、预后等方面知之甚少,因此CAH、CPH等概念现已被否决。新的肝脏病理分类体系逐渐完善并提出,在肝脏疾病研究与临床诊疗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肝脏病理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第一个半定量肝脏病理分类系统于1981年由Knodell等提出(表1),从汇管区周围炎症及融合性坏死、小叶内炎症、汇管区炎症和肝纤维化等4个方面综合评价得出一个范围为0~22分的评分体系,被称为组织学活动指数(histological activity index,HAI)。该系统在肝脏病理评价系统发展历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首次将抽象的肝脏病理特征转换为直观的数字,为肝脏病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Knodell评分系统也存在很大的不足,较为严重的有以下2点:(1)未将炎症与纤维化以及汇管区周围炎症与融合性坏死分开单独评价,由于二者病理意义并不对等,那么相同的HAI总分可能代表着2个病情完全不同的患者;(2)Knodell评分系统中各项目录评分均无2分。其原因在于当时对不同病理特征的意义尚未形成成熟的认识。

1991年Scheuer提出了第一个简化的肝脏病理分类评价系统(表2),首次将炎症(包括汇管区炎症、汇管区周围炎症、小叶内炎症)与纤维化分开评价,并分别将其评定为5个级别。精简的组成更加便于临床应用,但不足之处在于其中的主观性术语(如轻微的、严重的)影响了系统的可重复性。这一缺点在1995年由Batts和Ludwig解决,在Scheuer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并对这些主观性术语进行了图解。此外,Scheuer系统炎症分级评价中每一个炎症级别的病理特征均包括汇管区炎症、碎屑样坏死和小叶内炎症3个方面的因素,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无法同时满足所有要求的情况。这一不足被法国METAVIR小组在1996年提出的肝脏病理分类评价算法中解决(表3),该系统首次对炎症分级评价引入逻辑算法,将病理特征打分后一一对应得出最终结果。

1995年Ishak等在Knodell评分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出了目前在全世界被广泛使用的Ishak系统(表4)。该系统完善了前述Knodell系统存在的不足,分别对界面性炎症、汇管区炎症、融合性坏死、小叶内炎症等4个方面内容进行评价,最终得出范围为0~18分的炎症评价总分。纤维化被单独评价,得分范围为0~6分,是目前世界上分类最细的半定量评价系统,充分反映了肝脏病理的细微变化。但随着可选择的分值增加,运用Ishak系统评价时阅片者之间的差异也相应增大,系统的可重复性不大。

引证本文:陈洋溢, 刘成海.  慢性肝炎病理评价分类系统的发展与未来[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8, 34(5): 1098-110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