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好——太谷

 石油人232 2019-12-13

太谷县融媒体中心

时间:2019-12-09 08:10 来源:省民政厅
国务院批复同意晋中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
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我省晋中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太谷县,设立晋中市太谷区,行政区域管辖范围和政府驻地不变。

曾经——属于太谷县的 “唯一”

  全省唯一县城拥有全国刊号报纸——太谷报

 创刊于1942年,称为“战斗报”,1948年复刊,定名为“太谷小报”,199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设立国家统一刊号。

  全省唯一县城拥有大学——山西农业大学

山西农业大学是我国著名的高等农业学府,建国前山西省两所本科高校之一,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第七批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的高校之一,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高校,省政府与农业部共建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入选高校,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山西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山西省第二批省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曾经——晋商大族

北洸村曹家

太谷曹家祖籍太原花塔村。明洪武年间,始祖曹邦彦举家迁至太谷县北洸村。光绪中期,曹家商业进入极盛时期。共有商号640余座,从业人员3700余人,总资产达1200余万两白银,商号遍及大半个中国,并远涉俄国、英国、德国、朝鲜、日本等国家。光绪二十九年(1903),又投资3.2万两白银,在太谷城内开办锦生润票号,并很快在全国各地设立15处分号,在票号处于衰落时,为曹家带来巨大财源。



沟子村贠家
太谷沟子村贠家原籍彭城郡(今江苏徐州市),明朝迁至太谷县城正西二三甲居住,后移居太谷城东南隅沟子村。最初以卖豆腐、豆芽起家,同治十二年(1873),贠家募集资金20股,把志成信改组为专业票号,同时在全国重要商埠广设分号。志成信除承汇商款外,还承汇大量官款,大量贷款给买官之人。据统计:向买官者贷款累计达200万余两白银。

东里村乔家
东里村乔家原籍浙江绍兴,元末(约1341年),先祖乔光磊因避难落户太谷县安乐村。明弘治元年(1488),始祖乔俊邦迁居东里村。乾隆二十八年(1763),第十四祖乔万金不甘心务农,独闯关东并在昌图开设豆腐坊,稍有积蓄后,又开设广增当,不久,又在通江口开设广增达烧锅,经营烧酒的同时,兼营绸缎、布匹、粮食、杂货等,规模日渐扩大。数年后,乔家商号遍布东北三省,达百余座。

上庄村王家
上庄村王家原籍山西闻喜,北宋末年迁居太谷上庄村。王氏先祖靠脚夫贩运起家。到乾隆年间,十七世王标开始发迹,乾隆四十七年(1782),王家在河北丰润开办宁远号车马店,除留客住宿外,兼粮食贩运,盈利丰厚。王家渐成上庄村首屈一指的大户。

白燕村张家
白燕村张家祖籍陕西西安府米脂县,明洪武年间迁居太谷县白燕村。清乾隆年间,张家发迹。到光绪年间,家族商业达到全盛。在太谷的商号有:锦全昌、四箴明、正心裕等。太谷民间有“东锦全,西万聚,当中夹着元生利”,其中“东锦全”,即为张家在太谷东大街开办的锦全昌夏布庄,主要业务采办批发四川夏布、苏杭绸缎并兼营汇兑,锦全昌开设时间大约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以前。

里美庄郭家 要家
里美庄郭家

郭家祖籍山东济南历城。明万历年间迁居太谷里美庄。郭家始祖郭厚来太谷后,做弹花生意并娶妻要氏,生子三,为子谦、子英、子温。郭厚过世后,子英、子温返回山东老家定居。子谦留在太谷,迄今已传22世。

里美庄要家
要家祖籍山东(今河北)管陶县。明代经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而迁居太谷县里美庄村,迄今已传至24世。要家始祖身怀打铁技艺,依靠打铁、开铁匠铺稍有积蓄。里美庄郭家子娶妻要氏,郭要两家结为秦晋之好。郭要两家相继发迹。

城内孙家
孙家原籍陕西,明初迁太谷,世居太谷城东南。明洪武初年,在县城开设元寿堂药店,明中叶成为富甲一方的大户,人称“明财主”。清康熙年间,生意扩展到全国各地、大江南北。志成信、协成乾票号都有股份。

城内孟家
太谷城内孟家原籍山东济宁,元代至正年间,孟家始祖孟仲明举家迁居太谷。明末,孟之晋中辛酉科武举。清乾隆年间,孟家16岁的孟启周在其舅父开设的“天益号”商铺习商,后独立行商,家业遂兴。孟家历代重视儒学,经商的同时,培养后代争取功名,步入官场,成为太谷一大望族。孟氏宅院在太谷城分布较广,县城南及东南维、西南维都有富丽堂皇的院落。

城内武家
太谷城内武家有两支,一支居住在武家巷,一支居住在县城南关。
武家巷武家明代就已发家,最初经营布匹绸缎,从苏淅地区采购丝绸、布帛贩卖到全国各地。

城内赵家
赵铁山家族祖籍山西交城县。明末,始祖赵永祥由交城迁居太谷田家后,六世赵秉智“因亲老家贫,乃服贾于彭城(彭城,即清时徐州府)”(《赵秉智墓志》)。赵秉智是赵铁山的祖父,字派清。其时,太谷已是富甲一方,各大商家的商号遍及全国各地。

如今  山西晋中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获批

农博会

乡村振兴


太谷经济技术开发区

城市提档升级

孟母文化节暨 中华母亲节推动大会


名胜古迹


白塔——创于晋泰始八年(公元272年),原名无边寺,北宋治平年间重修,改额“普慈寺”。北宋元佑五年(1090年)续修,寺中并建塔,高耸凌空,顶有尊胜石幢,垩久而白色不减,俗称白塔。

鼓楼——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25),楼为二层三重檐楼阁式木构建筑,高20米。建于方形的砖券台基上,台基高8米,开十字交叉四个门洞,可通县城东西南北。楼身二层,面宽、进深皆三间,每层四面辟门,楼外围以明廊。楼内东有楼梯可达二层。鼓楼建筑古朴大方,设计构造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智慧。是晋汾地区鼓楼建筑中的代表作品。鼓楼是太谷的象征,有凤眼之称。

孔祥熙宅园——宅园原系太谷士绅孟广誉的老宅,建于清乾隆到咸丰年间,1930年为孔祥熙购得。1934年蒋介石曾到此居住,后为日寇、蒋阎兵站、医院、特警占用。1948年八月邓小平同志曾光临宅园。宅园座南朝北,东西91米,南北69米,总面积6325平方米。

安禅寺——时代:宋、明     
地址:太谷县缄内西道街安禅寺巷,太师附小院内。
安禅寺,位于太谷县城内西道街安禅寺巷,太师附小院内,山太师附小使用。
寺唐代有之,宋咸平四季(1001)再建,坐北面南。


净信寺——位于阳邑村西南,创建于唐开元元年(713),金大定年间(1161—1189)重修。

圆智寺——圆智寺位于范村,始建于唐贞观年间。


圣果观——原名圣果寺,位于中咸阳村。创建于北汉广运三年(976),宋雍熙三年(986)完成。金皇统八年(1148)重建,清康熙、乾隆年间重修,清道光十年(1830)再次重修。


龙泉寺——龙泉寺位于东山底村南300米凤凰山之腹,因有“龙泉水”而得名。


天宁寺——天宁寺位于县城东南8公里凤景山。


美食特产

太谷饼

壶瓶枣

太谷西瓜

龟龄集

定坤丹

安宫牛黄丸

太谷熏鸽

菜疙瘩

“鲜肉携饼子”

西葫芦糊塌塌

和子饭

小常驴肉

卷卷

灌肠

揪片

“小米庄儿”

“辣丝丝,辣疙瘩”

民间社火


自然风光

浒泊沟

石亩

箕城公园

千户沟

青龙寨


太谷——明天会更好!

爱  护  环   境

人人讲卫生,家家树新风。

创造优美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好家园! 

建设卫生村庄,共建美好家园!

 卫生关联你我他,齐抓共管靠大家。 

为小家,为大家,搞好卫生人人夸。

环卫工作人人参与,美好环境家家受益!

全民发动,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

“三年进三位、三年攀新高” ,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

大力实施“一二三四五”战略,

建设繁荣富饶、美丽幸福的新时代金太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