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叶刀:基因4型慢性丙肝患者的全口服无干扰素治疗方案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9-12-13

译者:王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肝病科)

来源:临床肝胆病杂志

原题

Ombitasvir plus paritaprevir plus ritonavir with or without ribavirin in treatment-naive and treatment-experiencedpatients with genotype 4 chronic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PEARL-I): a randomised, open-label trial.

[Lancet. 2015 Jun 20;385(9986):2502-9.]

摘要

在全球丙肝感染者中,基因4型约占13%。由于干扰素治疗基因4型丙肝的疗效及患者耐受性差,有效的全口服方案仍然是必要的,我们研究了全口服无干扰素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

该治疗方案为:翁比他韦 (NS5A抑制剂)和帕利瑞韦(ABT-450,NS3/4A蛋白酶抑制剂)联合利托那韦,联用或不联用利巴韦林。这项多中心、2b期,随机,开放标签的组合试验,患者从法国,匈牙利,意大利,波兰,罗马尼亚,西班牙,土耳其和美国的教学,公立及民营的医院、诊所招募。

合格参与者为年龄18~70岁,非肝硬化,慢性HCV基因4型感染(筛选前病史资料>6个月)、血浆HCV RNA水平>10000 IU/ml,初治患者被计算机随机分配(1:1),每日翁比他韦(25 mg)加帕利瑞韦(150 mg)、利托那韦(100 mg)联用或不联用基于体重调整剂量的利巴韦林治疗12周。已经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经治患者都接受联合利巴韦林方案。主要终点是患者在12周治疗结束时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12,HCV RNA<25 IU/ml)。意向性分析来完成数据分析。本研究已在临床试验中注册,序列号nct01685203。2012年8月14日至2013年11月19日,共筛选出467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其中174例患者为基因4型。

135例患者随机分配治疗方案及接受至少一剂研究药物治疗;86例初治患者中,44例接受三药联合无利巴韦林治疗,42例接受三药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而49例经治患者接受含利巴韦林治疗方案。在初治患者中,包含利巴韦林方案的SVR12率为100%(42/42, 95%CI : 91.6~100),不含利巴韦林治疗方案SVR12率为90.9%(40/44, 95%CI: 78.3~97.5)。初治治疗组之间的SVR12率无统计学差异(平均差9.16%, 95%CI: – 19.61~1.29;P= 0.086)。所有经治患者SVR12率100%(49/49, 95% CI: 92.7~100)。在无利巴韦林组中, 44例初治患者中有2例出现病毒学复发(5%),1例患者出现病毒学突破(2%);包含利巴韦林组中没有病毒学失败记录。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头痛[14例 (29%)经治患者和14例(33%)初治患者]。没有因为不良反应而停药或中断使用包括利巴韦林在内研究药物的记录,91例经治患者中只有4例(4%)因为血红蛋白低于100 g/L或贫血而需要调整剂量。


对于基因4型丙肝感染、无肝硬化、初治或经治患者,使用翁比他韦、帕利瑞韦及利托那韦联合或不联合利巴韦林、无干扰素治疗方案在12周治疗结束时可获得高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良好的耐受率,较低的贫血发生率和治疗中断率。

本文属本刊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