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有诸多分类,其中肝内胆管癌和肝细胞合并胆管癌由于在组织学上显示有不同程度的胆管上皮细胞分化,被定义为有胆管表型的肝癌(LCB),不论有无慢性肝炎的情况下LCB是位列第二位易发生的肝癌,且较肝细胞癌更具有侵袭性且预后差。
为了了解LCB分子水平的改变,研究人员对30个LCB肿瘤样品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同时还测序了另外60个常见肝细胞肿瘤样品,分析结果显示,在有肝炎感染的患者中,肝细胞癌和LCB基因突变模式相同,但在未感染肝炎的患者中基因突变模式却不相同。(这表明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肝癌可能是从肝炎感染患者相同类型细胞衍生而来,比如肝祖细胞)。
通过后续验证性研究,研究人员识别了恶性LCB相关的几种重要的基因的突变,包括TERT启动子,染色质调节因子 ( BAP1,PBRM1 和ARID2 ), 突触结构基因 ( PCLO ),IDH基因和KRAS基因。KRAS和IDHs突变--通常与恶性肿瘤相关,被发现主要存在于未曾患慢性肝炎的癌症患者中。
这项研究揭示了慢性肝炎对肝肿瘤突变的强烈冲击和LCBs的遗传多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