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译文: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长久,是因为天地没有生的概念,因此,能够长久。 因此,圣人身体上不抢先,但是能领导人民。不考虑自身,自身才能存在。这不是说圣人无私吗?(圣人无私),才能成就其大私。 解释:大道无名,天地无私,圣人无身,大私无私。 以道治国的原则之一:无私。 天地无私,所以长久,国家、个人要长久,必须无私。 治国、修身,首先要处理好自私和无私的辩证关系。 作为生命,保全自己是生物的本性,自私是人类个体存在、发展的动力;单个的生命无法延续,生物通过群体而生生不息,无私是人类整体兴旺的原因。南宋大儒朱熹提出“灭人欲,存天理”,但无私和自私并不相悖。无私,对整体有益的个体才能长久;自私,损害他人、整体利益,就会身败名裂,无法生存。现代经济学认为人是自私的,因为无私、提供社会需要的商品或服务而存在、发展,利而不害是自私的原则。 中国文明因循自然、提倡无私。儒家、道家,都提倡无私,提倡家、国、天下,不断的提高自己无私的境界。无私,才能够领导人民、影响人民,同时也使自己得到发展,成就自己,成就自私。 《尚书.大禹谟》“舍己从人”;《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六蹈.文师》“太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吕氏春秋.去私》“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 中国文明是历史最为悠久、人口数量最多、面积最为广袤的文明,和中国文明无私、宽广、宽容是密不可分的。无私使得人能够从家庭、家族、国家、乃至天下的整体利益考虑问题,有利于社会,个人就能够生存、发展。如果天下大乱,个人的发展也会受到损害。 宗教是自私的。上帝创造世界,世界是上帝的私产。宗教要求人们信仰,神因为人们信仰才能存在,神爱世人以信仰为条件。基督要把爱给所有人,如果拒绝,就是错误。古代西方,异教徒往往是敌人的同义词。人们总认为自己的信仰更加虔诚,所有的宗教都有教派及冲突。 从宗教诞生之时,宗教屠杀就开始了。圣经记载:西方的人类始祖亚当有两个儿子——种地的该隐和放牧的亚伯,因为上帝看中了亚伯的祭品,该隐就杀了亚伯,这大概是最早的宗教屠杀、教派冲突。诺亚方舟被歌颂为上帝拯救人类,其实除了诺亚一家,上帝毁灭了所有其他人,实质上是宗教屠杀。和上帝立约的犹太先知摩西,带领犹太人从埃及来到西亚沙漠,因为部分犹太人敬奉埃及人的金牛,摩西杀掉其中的23000人,这是有据可查的最早的教派屠杀。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为西方一神教三大教派,都是上帝的子民。犹太和基督两千年仇恨,基督和伊斯兰千年征战,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从一开始就分裂为数十个教派,争斗不休,刀枪相见。只是对上帝的理解不同,就可以相互争斗、导致数以亿计的人类死亡。 西方文明总有分裂和战争的借口,除了客观地理状况造成的分裂外,大概和宗教的自私有关,西方人总认为自己更加正确、优秀,独得上帝欣赏,更有理由凌驾于他人之上,是分裂的主要原因。 西方文明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历史短暂。巴比伦、古埃及只是考古的产物,古希腊、古罗马空留其名。因为这些国家都是奴隶制的,是蛮横征服、奴役其它种族的自私国家,占人口多数的底层人民和少数上层贵族种族、信仰、语言、文字有很大的不同,国家灭亡后,上层贵族的文化就消失了。 东方文明以统一和历史悠久著名,提倡并践行无私、平等、和平等思想,符合客观规律,容易被人们接受,发展壮大,无私而成其私。 公元1500年以来,西方文明接受东方文明的影响,逐步废除农奴制,提倡平等、自由等思想,正是受到东方文明无私观念影响的结果。 无私是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人类文明史是发展、交流、融合的历史,也是更加无私、宽容的历史。虽然国家、个体间的利益冲突、战争仍然存在,但相互间的合作变得更为重要。通讯、交通日新月异,互联网、手机、计算机、飞机、高铁,人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相互交流、相互配合、相互融合、相互依赖,正在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类也掌握了越来越强大的技术手段,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原子武器、超级病毒也可以毁灭人类,必须从人类整体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更需要无私、宽容的精神。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自古以来,中国文明就把天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天下安危关乎个人命运。无私是东方文明的高度,是国家治理、个人修身的重要品德,是国家、人类文明长治久安的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