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建设目的是为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服务。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习得研究、教学研究、大纲研究、教材研究、词典研究、测试研究、教育研究等都是为教学服务的,皆与教学密切相关。语料库的作用是为教学与研究提供语料收集与检索的方便,其本身并不能“直接”满足教学的多方面需求。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与汉语教学的接口是二次开发,即在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基础上研制开发教学资源平台之类的软件系统。而开发这样的系统需要学界的共同努力。 关 键 词: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导向;教学导向;教学资源平台 作者简介:张宝林,北京语言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近年来主要从事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与应用研究。 基金项目:本研究得到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项目(编号:KYD17004)、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15WYA017)、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批准号:12JZD018)的资助。
一、引言 汉语中介语语料库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设,至今不过20余年时间,但其发展速度之快,应用范围之广,影响范围之大,取得成果之多,都是十分令人瞩目的。《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汉语句法研究》(赵金铭等2008)、《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汉语词汇专题研究》(张博等2008)、《外国学生汉语句式学习难度及分级排序研究》(肖奚强等2009)、《基于语料库的外国人汉语句式习得研究》(张宝林等2014)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而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进行研究并发表的论文已达3635篇。①这种基于语料库的词汇、句法研究,不但使研究的结论具有了很强的客观性、稳定性和普遍性,而且促进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模式的转变,即从主观思辨式的定性研究向基于大规模真实样本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实证性研究迈进。(张宝林2011)这些研究成果表明,“从辅助制订各类教学大纲、开展面向汉语教学的本体研究和汉语中介语研究,到辅助教材编写和词典编纂,语料库技术的作用不容忽视。现在,它已成为汉语教师和汉语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科研的基本方法和手段。”(郑艳群2013)这种看法颇具代表性。 但也有学者认为:“长期以来,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与课堂教学一直存在着一种‘看似紧密的疏离倾向’。很多教师感觉,建设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似乎更多是为了科研的需要,与课堂教学关系不大。而与此同时,一些关于汉语中介语的研究成果却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及时反馈并充实到课堂教学信息中去。这说明,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与课堂教学的对接与融合有待加强。”(焉德才、胡晓清2013)并指出:“不同的语料库,其主要功能也不尽相同。就二语中介语语料库来说,有的偏重‘研究导向’(research guidance),有的偏重‘教学导向’(teaching guidance)。总体来讲,国内已知的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大部分偏重‘研究导向’……”而他们所主张的“教学导向”的语料库是“基于偏误反馈的对韩汉语词汇教学信息库”(焉德才、胡晓清2013),以及“面向教学的联合语料库”(林君峰2016)、在“教育专用语料库”基础上开发的“华文教学资源平台”(吴福焕等2016)。 由此看来,学界对语料库的建设与应用乃至作用的看法并不一致,甚至截然相反,又似乎皆有其理据。这引起我们对如下问题进行关注与反思: 1)语料库和课堂教学究竟有没有关系?能否为课堂教学提供帮助? 2)所谓“研究导向”的语料库和“教学导向”的语料库是什么关系?语料库如何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3)语料库建设与课堂教学的对接与融合怎样才能加强?二者的接口何在? 4)语料库与课堂教学为什么会存在“疏离倾向”?关于汉语中介语的研究成果无法及时反馈并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去的“种种原因”究竟是什么? 本文将在考察与回顾语料库的建设与应用情况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使汉语中介语语料库更好地为对外汉语教学服务。 二、语料库在课堂教学中的现实应用 关于语料库和课堂教学究竟有没有关系?能否为课堂教学提供帮助?回答是肯定的,即语料库和课堂教学密切相关,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帮助。除可以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用例之外,目前主要可以用于翻转课堂教学和数据驱动的学习。 2.1 翻转课堂教学与语料库 当前技术与课程融合得最为高效的教学模式之一是“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模式。所谓“翻转课堂”模式,是指将传统的“课堂教学,课下练习”的模式,转变为“课下学习,课堂练习”的模式。(参看龙藜2015)传统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下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的。在翻转课堂上,这种形式被颠覆,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下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上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从而形成了翻转课堂。(张金磊等2012) “翻转课堂”模式的设计都是根据课前和课上两部分来进行的。在进行课前设计时强调学生对教学视频的学习和练习,在课堂设计时,更灵活、多样,强调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应用。这些设计符合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龙藜2015) 语料库(包括汉语母语语料库和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和这种教学模式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可以为其提供类型丰富、数量充足的教学与练习材料。 例如“是……的”句,这是现代汉语的一个重要句式,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很大的难点。在应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该句式的教学时,教师在课前发给学生的学习材料中,应该从“是”和“的”的性质、两种“是……的”句的句式义、“是……的”句(一)的下位句式等角度交代清楚“是……的”句(一)和“是……的”句(二)以及以“的”字短语作宾语的“是”字句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重点是三者的区别。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学习材料应包括在不同场景中使用这三种不同句式的视频材料,以提供不同句式的真实使用场景,便于学生理解。然后让学生在教师发给他们的一些句子中,筛选出三种句式,并进行恰当的分类。在完成这一任务过程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可以通过在线方式进行研讨。课上教师应首先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检查、讲评与反馈,能正确分清三种句子的学生说明已基本掌握了这些句式;未能分清的则还存在问题,需要在下面的学习活动中进一步解决。 下一步教师可以和学生们一起,在汉语母语者语料库(例如BCC②、CCL③等)中,选出一些句中有“是”并以“的”结尾的句子,做更多的句式辨别与分类练习,以强化对句式的理解与认识,并解决课前学习中遗留的各种问题。然后在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例如“HSK动态作文语料库”④)中检索并挑选一些偏误句,让学生指出偏误并进行修改。这些练习可以采取个人、小组、全体进行的形式。最后还可以通过特定情境造句的方式进行产出性练习,以进一步掌握这些句式。例如: (1)这本书是学校的。(“是”字句,正确句) (2)我是去年毕业的。(“是……的”句(一),正确句) (3)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是……的”句(二),正确句) (4)青少年是如何学抽烟()呢?(“是……的”句(一),偏误句) (5)我还记得那里的房子差不多都()用干的草和泥做的。(“是……的”句(一),偏误句) (6)这 (7)我觉得绿色食品和不挨饿是同样重要()。(“是……的”句(二),偏误句) (8)城市生活,乡村生活都()“有利有弊”的。(“是……的”句(二),偏误句) (9)后来大部分人都 学生经过教学与练习,如果能够正确区分3类句子并自主产出正确的句子,即已基本掌握了“是……的”句,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的。 2.2 数据驱动学习与语料库 数据驱动学习方法(data-driven learning,简称DDL)是一种新的基于语料库数据的外语学习方法。该方法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Tim Johns提出。它的主要思想是指引学生基于大量的语料库数据观察、概括和归纳语言使用现象,自我发现语法规则、意义表达及语用特征。(参看甄凤超2005)Granger(1998:199)称DDL是一种“颇具吸引力的”有助于提高准确性(accuracy)和地道性(idiomaticity)的方法,因为它强调语言输入的自然性,大量真实语言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直觉,从而掌握准确地道的语言,而且能培养学习者的思考、推理能力,通过发现来学习。(参看俞燕明2007) 目前,中国学者对数据驱动学习在语言教学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英语教学研究方面。包括英语教学中的语法学习、词汇搭配、比较同义词和近义词、编制即时课堂练习、纠正用词失误、语言错误、检验翻译时的译法等。(付华军、陈吕芳2008)例如英语定语从句的先行词前有限定词all、any、every、only、some或序数词或形容词最高级修饰时,其后的关系代词要用that,而不能用which。这一“规则”在考试中也成为热点项目。但从COBUILD语料库中查询的结果却表明,英美本族人在其口头和书面言语中却没有“遵守”这条规则。又如情态动词教学,一般是循着“can→may→must→shall→will→should→would”的顺序来进行的,但英语语料库中最常见的情态动词并非can,而是would。(武和平、王秀秀2002)可见,基于语料库的DDL能使教师了解语言的实际使用状况,进而改进教材与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与水平。 DDL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研究尚不多见,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尚付阙如。贾蕊(2016)进行了可贵的尝试。她认为数据驱动学习在汉语中介语易混淆词辨析中具有下列优势:1)确定词语的易混淆点,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例如通过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可以发现,“常常”的易混淆词是“往往”,而非“通常”;2)数据驱动学习的辨析角度适合于易混淆词辨析;3)对于词典中没有进行区分的易混淆词,也能通过研究得出辨析重点;4)通过自主学习进行词汇对比更符合成年学生的学习特点;5)可以多视角深度融合研究易混淆词。她具体研究了“不翼而飞”和“不胫而走”的易混淆情况,发现:1)在使用频次方面,“不翼而飞”的主要义项为“物品突然丢失”;“不胫而走”为“事情迅速传播”。2)在搭配方面,“不翼而飞”常用的搭配词语为“钱、文件”等表示具体事物的词语,也有一些表达抽象意义的词语,例如“疲惫、恐惧、焦虑”等。“不胫而走”的常用搭配为“消息、传言”等表示抽象事物的词语。3)在语义韵方面,“不翼而飞”主要带有消极的语义韵,“不胫而走”主要带有积极和中性的语义韵。 显而易见,这样的研究对易混淆词的区分作用显著,对词汇教学意义重大。 “数据驱动学习是公认的学习语言的有效模式,可以通过学习者的学习构建,在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错误分析、中介语对比及自主学习等不同层面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焦彬凯2013)对外汉语教学界应对这种学习模式加以了解、研究与掌握,开展数据驱动的词汇、语法、语体等方面的教学研究,以及相应的偏误分析与习得研究,尽快将其引入课堂教学。 三、语料库的二次开发 3.1 教学需求 所谓基于“教学导向”的语料库究竟指什么样的语料库?具体包括哪些内容?通过焉德才、胡晓清(2013)、林君峰(2016)、吴福焕等(2016),可以得到下列答案: “基于偏误反馈的对韩汉语词汇教学信息库”,“其内容起码应该包括语音、汉字、语法、广义语义等认知难度的提示信息,偏误的展示及常见偏误类型的归纳信息,词汇认知难度的评价和预测信息等。”(焉德才、胡晓清2013) “面向教学的联合语料库”,“以中介语语料库为基础,联结各类教学数据库,如教学词汇数据库、教学例句库、教材文本数据库、题库……”(林君峰2016) “教育专用语料库”,就是“专为语言教学目的而开发的语料库”。“教育的专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建设的过程中尽可能从课程与教学需要方面去进行采样和建构;二是在完成建库后进一步开发出实用的功能,让教育界人士能直接使用库里的信息或借助语料库的信息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切实、有用的功能或应用程式。”第二点的具体体现为:“为前线老师开发了一个教学资源平台,这个平台除了具备让教师搜索字、词、句等语言信息的功能外,还专为教师开发了一个文本分集功能,协助老师鉴定课外阅读材料与阅读测验题目的适切程度和难易程度。”(吴福焕等2016) 毫无疑问,上述学者提及的词语教学信息与数据、例句库、题库、文本分级功能等都是教学需要的重要资源,对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甚至还不仅于此,例如教师的教学活动不仅需要能够“随查随用”的“汉语词汇教学信息库”,还需要汉语语音教学信息库、汉语语法教学信息库、汉语修辞教学信息库、汉语语体教学信息库、汉语语义教学信息库、汉语语用教学信息库。语言教学涉及多方面知识内容,并非仅有“词汇”即可。 但是,这些教学资源是不能从语料库中通过直接“拿来”的方式而获得的,因为语料库只是“储存语言材料的仓库”(黄昌宁、李涓子2002:1),充其量只能为上述教学资源的研发提供语料来源,提供语料收集与检索的方便。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料库为教学服务具有间接性特点。而教学资源本身则需要在其基础上通过二次开发而获得。 3.2 二次开发——语料库和教学之间的接口 《大数据时代》一书的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等(2013:154)指出:“诚然,计算价值不再是将其基本用途简单的加总。但是如果数据的大部分价值都是潜在的,需要从未知的二次利用提取,那么人们目前尚不清楚应该如何估算它。”语料库同样存在巨大的潜在价值,这些潜在价值也只有通过二次开发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并供教学使用。 吴福焕等(2016)提到的在“教育专用语料库”基础上开发的“华文教学资源平台”中的单字查询、词语查询、句型查询是一般的语料检索功能,而文本难度分级则是典型的二次开发的产物。 林君峰(2016)所说的“面向教学的联合语料库”,即“以中介语语料库为基础,联结各类教学数据库,如教学词汇数据库、教学例句库、教材文本数据库、题库等”,其关键之处在于“联合”,其所联合的各类数据库,也都不是语料库自身,而是在语料库基础上二次开发的产物。 毋庸置疑,二次开发正是语料库和教学之间的接口,是语料库为教学服务的桥梁。“大型通用的语料库并不能直接用于语言教学,必须进行一些处理,或基于语料库开发出简单、实用、具用户友好性的应用系统或学习平台。”(李娟2016)斯言是也。 3.3 语料库二次开发的必备条件 焉德才、胡晓清(2013)提出的“基于偏误反馈的对韩汉语词汇教学信息库”所应有的语音、汉字、语法、广义语义等认知难度的提示信息,常见偏误类型的归纳信息,词汇认知难度的评价和预测信息等内容,确实是教师们教学中所需要的,也只有在语料库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才能实现。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语料库建设者的研究领域主要是语料库语言学,对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汉语各层面的相关知识,可能并没有足够的了解。而“韩国学生习得汉语词汇的常见迁移情况,总体习得难度以及典型的偏误形态”等等,其中任何一项不经过较长甚至很长时间的专门研究都难以得出可靠的结论,不由相关专业的教师或专家学者亲自担纲从事研究工作都不可能搞清楚。而考试需要的题库,更是需要各门课程的任课教师深入研究之后才能开发出来的。 二次开发需要广大教师和汉语教学领域、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们的直接参与,而在如何把开发出来的这些教学资源加以整合、提供方便快捷的使用方法方面,语料库建设者也有其用武之地。经过各方的密切协作,联合攻关,共同努力,才能开发出可供教师们使用的众多资源类产品,并将其整合成“教学资源平台”或“教学资源库”之类的软件系统。 3.4 有待开发的教学资源 1)基础资源,包括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和汉语母语者语料库,可以展示中介语和目标语的语言面貌,提供大量的正反例句。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可以利用“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该语料库规模宏大,有5000万字;语料类型丰富,有书面语子库、口语子库、多模态子库;标注内容全面,包括语音、汉字、词汇、语法、语体、语义、语用、修辞格、标点符号等层面。汉语母语者语料库可以采用BCC语料库,它拥有150亿字的规模,多语种互译功能,以及强大的搜索引擎。 2)在中介语语料库基础上研发不同母语背景的汉语学习者使用的汉字频率表、口语词和书面语词对照表、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对照表、所使用到的语法点(项)的语法项目表、作文题目表、口语话题表,研发字、词、语法(含词法、句法、篇章语法)、语音(含声、韵、调、停顿、重音、轻声、儿化)、语义、辞格、标点符号、语体、语用的偏误信息库,包括偏误类型与数据、习得顺序、偏误原因、教学建议等。这些材料可以提高教师备课的针对性和教学效率。 3)在汉语母语语料库基础上开发等级汉字拆分及汉字基础部件数据库(邢红兵2005)、教学字库(施正宇2008)、汉字字源识字教学资源库(刘翔、张诗亚2010)、对外汉语新词教学信息库(刘善涛等2011)等。这些材料可以提高教师教学的科学性。 4)开发“教学词汇数据库、教学例句库、教材文本数据库、题库等”(林君峰2016),为教师备课、考试命题等提供方便条件。 5)收集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的各类教学大纲、课程大纲,包括大纲所附的汉字表、词汇表、语法项目表等,为教学提供相应的参考。 6)收集各种电子版的字典、词典、工具书等,为教师备课提供便利。 7)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研制“各种教学模式表”,供教师们了解与选用。 8)收集各种优秀教学案例,供教师们参考,提高教学的规范性。 9)收集优秀教师的多种课型的教学录像,供教师们了解、学习与研究、借鉴。 10)研制开发帮助教师备课的教案辅助生成器,帮助教师考试命题的试题辅助生成系统、帮助教师批改作业的作文自动批改器等。 在语料库基础上开发这些资源,可以为教师们的整个教学过程提供多方面的帮助与便利条件,可以更好地实现为汉语教学服务的目的。 实际上,这方面的相关研究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例如“第四届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与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通知的第4项议题即“与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相关的教学案例库建设研究”,体现并贯彻了语料库通过二次开发为汉语教学服务的正确理念。 四、“疏离倾向”的弥合之道 4.1 语料库建设的目的与效果 建设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目的性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为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服务,首先是为教学服务。从第一个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为建立和发展作为外语或第二语言的汉语学习理论,为丰富和完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作一些基础性的准备工作”(储诚志、陈小荷1993),到今天的“积极主动地、全心全意地为全世界的汉语教学与研究服务”(张宝林、崔希亮2015),这个目的与初衷始终没有丝毫动摇过,而且在认识上不断深化。 从前述CNKI的查询结果来看,语料库确实起到了为汉语教学与研究服务的作用。 既然如此,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与课堂教学为什么会存在“看似紧密的疏离倾向”?仅从字面上理解,“看似紧密”应该是说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对汉语教学的促进作用与积极影响很明显,易于被人们所认同与接受。“疏离倾向”则是指语料库“更多是为了科研的需要,与课堂教学关系不大。而与此同时,一些关于汉语中介语的研究成果却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及时反馈并充实到课堂教学信息中去”(焉德才、胡晓清2013)。这种看似矛盾的认识因何产生?从何而来呢? 4.2 语料库的实际应用 基于语料库的研究,可以分为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习得研究(包括偏误分析、表现分析、习得顺序研究等)、教学研究、教材研究、语料库建设研究、汉语本体研究、词典研究、测试研究、教育研究、大纲研究、其他研究等10类。根据CNKI的统计分析表明,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进行的相关研究中数量最多的是习得研究和教学研究,占比分别高达47%和40%。这些研究确属“研究”的范畴,但不可否认的是,其本身都是汉语教学的相关研究,都是直接为汉语教学服务的。如果一定要归入某种“导向”,只能视为“教学导向”的研究。其实,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教材研究、词典研究、测试研究、教学大纲研究,乃至于与教学相关的本体研究,也都是面向教学的,同属“教学导向”的研究。因此,从语料库的应用研究情况来看,所谓“研究导向”和“教学导向”的分立并无实际意义。 4.3 问题的症结 教学工作是一项非常富于创造性的研究活动。教师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踏下心来,开动脑筋,认真备课,努力钻研,“研究导向”必不可少。例如汉语教师必须熟练掌握语言本体知识。而当教学中遇到那些现有研究没有解决的问题时,为了不被学生“挂在黑板上”,教师自己必须进行一些相关研究,得出某些结论,给学生一个说法。又如为了搞清楚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及其原因,从而掌握学习规律,提高教学效率,教师特别需要进行包括偏误分析、表现分析、习得顺序等在内的习得研究。因为教师从事一线教学,对学生有更多的接触和了解,也非常适合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而为了改进教学,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师还要进行教学法方面的研究。 即使自己不做这些研究,教师也要了解、学习、掌握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并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当中。这个“融入”的过程,也离不开“研究导向”。卢福波(2002)指出:“对外汉语语法教学难就难在要把那些研究得较深、较难的问题,用浅显明白的语言讲出来,用适当的方法让外国学生理解和会用。”“从事对外汉语语法教学首先就要经历这种在深入研究汉语语法本体的前提下反复咀嚼和内化的过程,使所教内容科学地浅化和简化,这是建立和体现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体系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这种对汉语本体知识的“咀嚼和内化的过程”是任何一名汉语教师都无法回避的;这种对知识的“浅化和简化”之功,更非不经刻苦钻研所能具备的。 一些教师对语料库缺乏必要的了解,往往以为可以直接拿来用于教学。而由于语料库为教学服务的间接性,当他们发现并不能“即拿即用”时,便对语料库产生了疏离倾向。随着这种疏离倾向的不断加深,关于汉语中介语的一些研究成果就更加无法及时反馈并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去。原因正是这些教师放弃了对语料库相关研究成果的咀嚼和内化,更没有通过自己对这些知识的“浅化和简化”将其用于教学。 有研究为证。Nassaji(2012)针对201名英语二语(ESL)/外语(EFL)教师对二语习得研究和语言教学关系的看法的研究发现,尽管大多数教师认为了解二语习得研究是有用的,能够帮助提高二语教学水平,他们得到研究材料也很容易,但只有极少数教师会阅读研究性论文,最普遍的原因是缺少时间、研究性论文的阅读难度大、对论文缺少兴趣等。而吴继峰(2016)对国内12所高校的80名一线对外汉语教师的同类研究得到了相似的结论:80%的教师表示了解二语习得研究能够帮助教师提高二语教学水平,55%的教师表示二语习得研究能为教师提供实际的教学建议。但是,表示经常看二语习得研究论文的教师只有21.3%;42.5%的教师表示从来不看或很少看二语习得研究方面的论文。其主要原因有:研究性论文难读,也很难理解(88.2%);不了解其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88.2%);不了解其统计方法和研究术语(88.2%);缺少时间(73.5%);研究成果转化不理想。教师对二语习得研究的期待占比重最大的就是二语习得理论或研究成果的转化(51.3%)。吴文中的一段访谈很有代表性:“我没有时间和精力阅读文献,从中推导结论应用于教学。我想要读的是一本已经梳理好的关于研究成果以及如何应用的书。”问题是:应该由谁来写这样一本书呢?恐怕还是得由教学与习得研究方面的专家来写。 4.4 弥合之道 诚然,语料库是语言知识的宝库,是最重要的语言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料库的使用,是语言学研究的一次革命性的进步。”(冯志伟2006:14)但是归根结底,语料库只是储存语言材料的仓库(黄昌宁、李涓子2002:1),只是为语言研究、语言教学研究和习得研究提供了收集和检索语料的方便,并不能代替这些研究,更不能简单地将其“直接”应用于课堂教学。 要想加强“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与课堂教学的对接与融合”,需要广大教师学习和了解,乃至积极投入“教学导向”的、与教学相结合的相关研究。例如基于语料库的习得研究、翻转课堂教学与数据驱动的学习模式,以克服一直以来存在的教学与科研“两张皮”的现象,把那些关于汉语中介语的研究成果“及时反馈并充实到课堂教学信息中去”。毫无疑问,语料库建设也要更加积极主动地了解教师们的使用需求,实实在在地为教师们的教学与科研服务。例如语料库的检索系统,除字、词、短语、句子的一般检索之外,还应有特定条件检索、词语搭配检索等。还应健全语料库的反馈沟通功能,以更好地满足教学与研究的实际需求。 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必须积极主动、全心全意地为汉语教学与研究,特别是为课堂教学服务。这是其根本目的,也是其价值所在。然而,语料库的功能是有限的,仅以其自身之力并不足以直接地满足汉语教学的多方面需求。 除直接为教学提供语料及检索之外,语料库还需进行二次开发,研制为教学服务的包括字、词、句、篇的偏误信息库和题库等在内的教学资源平台/库。 教学资源平台/库的建设需要学界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他们既是教学资源的需求者、使用者,也是教学资源效用的评判者,当然应该参与教学资源的研发过程,成为教学资源的开发者。 显而易见,教学资源包含的内容丰富多样,研发复杂繁难,其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的研究、建设与积累。 ①在中国知网(CNKI)中查询得到的数据,截至2018年11月18日。 ②北京语言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网址:http://bcc./。 ③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汉英双语语料库,网址: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 ④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V2.0,网址:http://202.112.194.56:8088/hsk。 原文参考文献: [1]储诚志、陈小荷 1993 建立“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系统”的基本设想,《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2]冯志伟 2006 《应用语言学中的语料库》导读,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3]付华军、陈吕芳 2008 试论数据驱动语言学习对教学模式的影响,《科技风》第1期. [4]黄昌宁、李涓子 2002 《语料库语言学》,商务印书馆. [5]贾蕊 2016 数据驱动学习模式下的汉语中介语易混淆词教学,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焦彬凯 2013 数据驱动的对外汉语教学辅助模式研究,《语文建设》第10期. [7]李娟 2016 语料库驱动的对外汉语教学及应用研究,《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第8期. [8]林君峰 2016 面向教学的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与运营,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9]刘善涛、李敏、亢世勇 2011 对外汉语新词教学信息库的研究与实现,《语言文字应用》第1期. [10]刘翔、张诗亚 2010 汉字字源识字教学资源库的设计与实现,《电化教育研究》第1期. [11]龙藜 2015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对外汉语口语教学,《海外华文教育》第4期. [12]卢福波 2002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体系与方法问题,《汉语学习》第2期. [13]施正宇 2008 词·语素·汉字教学初探,《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14][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 2013 《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浙江人民出版社. [15]吴福焕、林进展、周红霞 2016 新加坡教育专用语料库的建设与应用,《华文教学与研究》第3期. [16]吴继峰 2016 基于对外汉语教师视角的二语习得研究和语言教学关系考察,《华文教学与研究》第3期. [17]武和平、王秀秀 2002 基于网络的语料库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电化教育研究》第10期. [18]肖奚强等 2009 《外国学生汉语句式学习难度及分级排序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19]邢红兵 2005 《(汉语水平)汉字等级大纲》汉字部件统计分析,《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20]焉德才、胡晓清 2013 基于偏误反馈的对韩汉语词汇教学信息库的建设,载崔希亮、张宝林主编《第二届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与应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1]俞燕明 2007 数据驱动词汇教学实验,《大学英语(学术版)》第2期. [22]张宝林 2011 外国人汉语句式习得研究的方法论思考,《华文教学与研究》第2期. [23]张宝林、崔希亮 2015 谈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建设标准,《语言文字应用》第2期. [24]张宝林等 2014 《基于语料库的外国人汉语句式习得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 [25]张博等 2008 《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汉语词汇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6]张金磊、王颖、张宝辉 201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远程教育杂志》第4期. [27]赵金铭等 2008 《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汉语句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8]甄凤超 2005 语料库数据驱动的外语学习:思想、方法和技术,《外语界》第4期. [29]郑艳群 2013 语料库技术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透视,《语言文字应用》第1期. [30]Granger,Sylviane 1998 The computer learner corpus:A versatile new source of data for SLA research.In Sylviane Granger(ed.)Learner English on Computer.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
|
|
来自: 昵称14979747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