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被我们人类驯化了这么多年的苹果,现在高产依旧是个难题,很多果农忧伤苹果赚不到钱时,其实是因为你的果园在“野蛮生长”。专家权威观点给你解读,适合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推广的苹果种植模式应该是这样的。 一、预期目标效果1、该技术模式下预期经济效益。 按照本技术模式建立的果团进入盛果期后通过提早结果、品质提升和节本增效,亩产值可达2.5万元以上,亩新增产值5000元以上。 2、预期社会和生态效益。本模式的推广应用更新果农了管理理念,提高了管理水平,果农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实现种植、采摘、销售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形式,改变由传统粗放式、一家一户的小资本生产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组织经营模式转变,促使果品生产产业化升级,产业链延伸,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本技术模式通过生态裁培配套技术的应用,保持了果园生物的多样性。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群落的建立,提高了土壤肥水的利用率;增加了苹果园病虫天敌的种类、数量,应用太阳能杀虫灯、粘虫板、性诱剂应用等绿色防控措施,减少了化学防治的次数和使用量;行间生草制减少化学肥料施用量,有效的做到农业生产化肥农药减量控制,保持了生态环境与生态平衡。 二、关键技术要点1、大苗建图、支架栽培。应用2~3年生的矮砧优质大苗建因,要求苗木高度1.8米以上,品种嫁接口以上5厘米处直径达到10厘米,芽眼饱满,根系完整,无病虫害及检疫对象, 苗木定植后设立支架,顺行向10米左右立一个3~5米高的水泥柱,分别在0.8米、1.6米和2.5米拉一道12号钢丝,同时在每株树立一根立柱,扶持中干。 2、宽行密株、起垄栽植。春季萌芽前栽植;根据立地条件确定栽植密度。定植后及时灌水,待水渗下后划锄松土,并在树盘内覆盖1.0--1.2平方米的地膜保墒。 3、果园行间生草、树盘覆盖。在果园的行间进行人工种草,也可自然生草。人工种草可选用三叶草,紫花首着、黑麦草等,在草生长到40厘米左右时,进行机械或人工留茬15厘米左右刈割,覆盖树盘。 4、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栽植前通过开沟深翻、增施有机尼土壤改良,开沟深度在60厘米、宽度1米左右。通过土壤改良,使根系集中分布区内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1%以上。 5、配方施肥,节水灌溉。推广应用叶面营养分析与测土相结合的配方平衡施肥技术,同时,有条件的果园推广滴灌、微喷等节水省溉技术和水肥一体化技术。 6、纺锤形整枝修剪、扶强中干。采取纺锤形整枝,栽植具有较多分枝的苗木,定植时尽可能少修剪,不定干或轻打头,仅去除直径超过主干干径1/3 的大侧枝;栽植分枝较少或无分枝的苗木, 在1~1.2米饱满芽处定干,并刻芽促发分枝。萌芽后严格控制侧枝生长势,般侧枝长度达到25~30厘米时进行拉枝开角至 90~110度,生长势旺和近中心干上部的拉枝角度要大些(10度),着生在中心于下部或长势偏弱的枝条角度可小些(90度),确保中心干直立健壮生长。整形完成以后树高3.0~4.0米,干高06~1.0米,中心干上螺烧形着生20~ 40个侧枝, 侧枝基都相度不超过其着生处中央干粗度的1/3. 7、绿色病虫防控。强调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化学防治为辅。农业防治主要包括选择无病虫树木、加强水肥管理、合理修剪、建园时考虑到树种与害虫的食治虫,以菌治虫、如利用害虫性关系等:物理防对光、色、味等物理防防治主要是根据病激素应用、遗传不育及其他有益动物的利用;生物防治主要有以虫治虫子、利用虫害的生物学习性和生态学原理等的反应来消灭害虫。 三、成本效益分析1、亩投入,投入成本主要包括土地整治与改良,苗木、支架材料购置以及水利设施(肥水-体化)配套、病虫害绿色防控设施和果园机械购置等,预计第益年亩投入8000~12000 元,结果期亩投入5000元左右。 2、 亩产值。苹果栽后3年结果,第5年亩产达到3000公斤以上,盛果期达到4000公斤以上,较传统管理提前结果2~3年。高光效、高效水肥利用可有效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优质果率达到90%以上,较传统管理提高30个百分点,亩增效益10% ~15%以上。机械化果园管理及肥水一体化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劳动力成本,达到节本增效目的。亩产值可达2.5万元以上。 3、亩纯收入。一般亩纯收入20000元左右。 四、适用范围适宜山东、陕西、甘肃、河北、河南、山西、辽宁等省苹果适宜栽培区。 五、技术模式图(如下图所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