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硕诚 | 漫谈冥想 (一)

 勇敢的芯2 2019-12-14


曾几何时,随着新时代运动以及各类瑜珈锻炼的蓬勃发展,“冥想”一词已经变得处处可见。不过根据我的观察,绝大多数人(包括各类身心灵课程讲师或瑜珈教师)对“冥想”的掌握深度非常有限,甚至连基本原理可能都搞不清楚。

众所周知,西方新时代运动的根源是来自佛教、印度教。在古印度历史中离家(出家) 修行,探索如何达到人生至高、至善、至真境界的传统风气非常浓厚。对于这样的人,因为他们追求的是一种令生命“圆融和谐”(瑜伽) 的方法,所以不分修行派别,皆称之为瑜伽行者、瑜伽士,这和中国道家中对“道”与“道士”的形容有点类似;其中包括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在悟道前的修行过程,亦是属于瑜伽行者一员,只是弟子们在其成道后才尊称他为“佛”(觉悟者) 罢了。

说明这些, 并非想讨论宗教问题, 而是首先描述一下古印度当时浓厚的修行氛围,并确立“瑜伽”一词绝非某一教派团体所专有,且每一教派团体对瑜伽境地的描述与达至方式也各有不同。但在这些差异之中,却共同对“冥想”此一修行方法给予高度肯定及重视,由此可知“冥想”的殊胜之处。


“冥想”一词的翻译从字面上来看,的确有些不易了解。这个行为名词在佛教中,也被翻译成“止观”。“止”形容的是一种状态, 一种由“制心一处”而达到的状态,也就是俗称的“入定”。而“观”则是一种观察,一种思维;不过它与我们一般日常生活中,处于散乱状态下的表面意识思维大不相同,因为它是在“定”中的思维观察;套用现代词语来说,如此才有办法扭转谮意识!(这种修行方式有点类似于现代心理学中的催眠,不过要更为复杂。)

由此可知,“冥想”与“止观”一样;“冥”所描述的也是一种状态,也就是“止”的状态,而“想”就是“观”了;所以“冥想”跟“止观”的定义就是特指在定中观察思维的修行方式!尤其执行重点是在后者的“观”、“想”,因为前者的“止”、“冥”应该说只是一种“必要条件”而已!


杨硕诚老师

出生于台湾,致力于禅侠一味的生命态度分享。师从祖光禅师学习止观双运与本地风光禅法,并先后随针灸名师胡丙权习杨氏太极、武当三丰派钟云龙道长习武当太极。现任世界武当武术、世界武当太极养生协会执行长。

*未完待续

*杨硕诚老师最后一次禅修基础课 “禅门修证指要”,正在招生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