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史话顾炎武——谈谈南明遗民的家国情怀

 光辉rlbr1vjwmb 2019-12-14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史话顾炎武——谈谈南明遗民的家国情怀

我们都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然而,这句话却与顾炎武这个名字深深联系在一起。顾炎武,这位苏州昆山的读书人,就生逢朝代更替的乱世,刀光剑影,生死一线。他弃笔从戎,参加南明抗清活战争,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生与死的徘徊中,让他的家国兴亡的意识觉醒。

他将家国命运与个人荣辱系于一体的独到见解,在“反清复明”的矢志不渝追求中,为自己所理解的祖国和理想社会奋斗了一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影响了无数有志之士。今天我们就从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说一说南明遗民的家国情怀。

一、 顾炎武——行走并思考的人生

1. 北游

明朝末年,国事溃败,民不聊生,朝廷昏庸,外忧内患。名落孙山的顾炎武,家中又遭逢变故,家人背叛,家产尽失。万般无奈之下,顾炎以45岁高龄远走异乡,孤身远行,开始北游,漂泊于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地。

长达25年的漂泊生涯,顾炎武以一马一骡承载书 册,边走边读,从未倦怠。没有几个文人能够真正做到“行千里路,读万卷书”,顾炎武做到了。颠沛流离,四海为家,他以天下苍生为己任, 尽管处境困顿,胸中的希望之火,始终没有熄灭。

在旅途中顾炎武旅途中,他结交各地豪杰,考察山川形势,徐图复明大计,更多的则是积累知识,探求学问。著书无数,著名的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音学五书》、《肇域志》等等。

“远路不须愁日暮,老年终自望河清”。清康熙二十一年 (1682年) 正月初四,这位漂泊半生的学者,不慎失足,摔倒在马下,溢然长逝。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史话顾炎武——谈谈南明遗民的家国情怀

2不作清廷官

就在顾炎武66岁那年,清康熙帝准备一举网罗尽“已仕未仕”的博学鸿儒。顾炎武在考虑之列,“读书入仕”,是读书人难得的机遇,可以说是人生转折点。

但是令人意外的是,顾炎武做出了以死自誓的决定“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若必相逼,则以身殉之矣!” 对于此时的他,为清廷效力,对他个人来说是一种侮辱,他宁愿去死,也不作清廷官,这样的决绝和畅快,生亦何欢,死亦何惧。

明清交替之际,文人士大夫们处于非常艰难的选择中。是不是顺应清廷,但是顾炎武对于这样的问题,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相对于那些为了明朝,流血牺牲的人,活着的人更应该坚持这样的操守,顾炎武活得光明磊落。誓死不做清廷官,这是他的操守也是他的底线。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肩负其道德的责任和社会的责任,活的有气节。

二、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的家国情怀

1. 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

“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是顾炎武家国情怀的理想意识。在其道德理想中,一生都表现了追求一种“合私成公”的大公情怀。针对当时的“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蒙昧主义,批判指出个人私利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之常情,无可非议,道德不能离开人们现实的物质生活。

在顾炎武看来,自从天下为家以来,人们就得养家糊口,生存发展,因此,追求利益,满足“私”利是合理的,无可非议的,与人性近于善并不矛盾。无“私”就无“公”,没有现实的物质利益就没有道德上的善,利益是向善的动力。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史话顾炎武——谈谈南明遗民的家国情怀

这里充分体现了顾炎武“利为民所谋”的富民观。天下之“公”是天下人“私”的综合、总合的表现,没有天下之“私”,就不可能有“天下之公”了。

针对封建道德说教的虚伪性和荒谬性,顾炎武认为当权者们大谈“有公无私”“以公灭私”,不过是好听的言辞,其实是把少数统治者之私冒充为“天下为公”。

统治者要治理好天下,就不能否定人们的私利,而是要满足人们的私利。所以统治者应该“使民以利”,实施社会治理要以利奖名,造成一个“以名为利”的局面,促使人们近于善。采取奖励的办法,对名节突出的人或给以物质奖励,或赐以官爵,就能淳化风俗,使社会上人人向善。

民富与国强始终是一个不可分的关系体,“以名为利”这种道德认识,体现了顾炎武深怀“利民”“富民”之情,顾炎武“藏富于民”“还利于民”的家国理念至今仍令世人印象深刻。

2.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一生身怀天下苍生,刻骨铭心地热爱自己的民族和国家,提倡利民,“私”为常情,在人情上讲“自为”“自私”,肯定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以此引人向善,推进社会改革。但这并不是宣扬利己主义。

顾炎武明确区分“保国”和“保天下”两种不同的利益和责任,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德主张,强调不能把“亡国”和“亡天下”混为一谈。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史话顾炎武——谈谈南明遗民的家国情怀

他认为,君主一家一姓的灭亡,是“亡国”,而政治腐败,道德沦丧,统治者残酷压榨鱼肉人民,使人民生存不下去,造成人与人之间互相残杀,这是“亡天下”。“保天下”就是捍卫天下人的利益与安全、保卫民族文化传统,类似现在捍卫祖国利益、保卫祖国安全之意。

保护天下人民的利益和安全,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应有的道德责任。顾炎武认为,君主并不是什么特殊人物,不应该凌驾于广大群众之上,君民的关系是平等的,两者的道德责任也是相互的,人们并没有对君主片面的绝对忠诚和绝对服从的责任。

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出发,顾炎武尖锐抨击了当时腐朽颓废的社会风俗,提出了“拨乱反正,移风易俗”的主张。他通过广泛研究当时的社会风俗,认为人心风俗的好坏是社会治乱的根本原因。

对于腐败和道德堕落的吏风,他痛加抨击。得出“正是这种原因造成了封建天然尊长的脉脉温情消失,宗法制度的神圣光环退隐,这是家国灭亡的重要社会原因”的结论。 因此他极力主张实施“清议”,要让每一个人都积极参与家国兴盛的管理并贡献力量。

这其中反映出他对道德责任和权利统一的要求,也正是他的“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日知录·守令》)的“公权”主张在道德上的反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史话顾炎武——谈谈南明遗民的家国情怀

3. 自一身而至于国家天下

顾炎武的深切家国责任感不仅是一种思想认识,而且积极反映在自身生活实践中。在立身处世方面,顾炎武提出了“博学于文”和“行己有耻”的准则,这是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德责任在个人道德实践上的具体要求。

博学于文,“文”不是一般的文章和单纯地追求广博的知识,而是立身处世、待人接物以至天下国家大事的一个意指总称。在他看来,“学”的目的是为了“经世致用”“明道淑世”。

只有通过认真学习“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的具体知识,才能真正从中把握“一贯之道”“天地性命之理”,也才能做出“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的事。

“行己有耻”,主要是指每一个人都要看到自己的责任,不能只关心个人的名利,而忽略关心天下国家的大利,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坚贞的气节。

在顾炎武看来,人的一言一行要讲是非、善恶、廉耻,认为,“有耻”是行为核心的底线,而有耻来自对国家民众的高度的责任感,只有懂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才能“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不被其泽”,学经世之文,行淑世之事。

“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史话顾炎武——谈谈南明遗民的家国情怀

顾炎武倡导“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道德准则和立身处世的道德底线,特别强调“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日知录·廉耻》),“行己有耻”重要的要耻于做“亡天下”的奴婢之人。顾炎武践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道德底线,认为做人必须要有高尚的抱负和理想,要以“明道救世”为己任。

“天生豪杰,必有所任⋯⋯今日者,拯救人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病起与蓟门当事书》)这种基于富国强盛的情真意切之责任感,并积极躬身践履,其心其情对于现代社会是弥足珍贵的。

三、 小结

300年过去了,这位高风亮节的一代大儒已经离我们远去。顾炎武哲人的伟大道德情怀中,饱含对民族、国家刻骨铭心的热爱,对明朝灭亡彻骨的痛惜之情。一生对家与国的民生发展充满憧憬和责任意识。

并于此提出的家国治理和教育理念,去除其历史的局限性,其中很多具有丰富的超越时代性的价值。我们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行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教育,应积极汲取其中有价值的思想源泉。

参考文献:

《中国通史》

《古文鉴赏辞典》

《中国伦理思想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