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地学家)

 灵魂医学 2022-12-21 发布于山东
  • 摘要

  • 人物生平

  • 早年求学

  • 南明抗清

  • 家族风波

  • 率众结社

  • 牢狱之灾

  • 累拒仕清

  • 主要成就

  • 学术思想

  • 学术影响

  • 个人著述

  • 轶事典故

  • 留恋明朝

  • 博学强记

  • 鼠咬书无怒色

  • 善于治财

  • 不夜行

  • 手不释卷

  • 史籍记载

  • 人物纪念

  • 昆山故居

  • 祠和墓

  • 顾园

  • 北京故居

  • 人物评价

顾炎武

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地学家

顾炎武(本名顾绛,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字忠清、宁人,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清学开创者,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1]

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地学家

02:31

立懂百科带你了解顾炎武

00:57

其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经史百家及音韵训诂之学等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2],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

基本信息

中文名顾炎武

身份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

主要成就开清代朴学风气[3]
提出经世致用、明道救世思想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613年7月15日

逝世日期1682年2月15日

出生地南直隶昆山(今江苏昆山)

性别

代表作品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

字号字忠清、宁人

别称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亭林先生

朝代明末清初

陵墓位置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誉称清学开山始祖

相关作品
精选视频
知识合集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轶事典故
史籍记载
人物纪念
人物评价

相关作品

共3部
意见反馈
  • 音学五书

  • 日知录

  • 肇域志

意见反馈

精选视频

3306观看
01:55
顾炎武写了九篇文章,专门讨论郡县问题,来看他的观点
1602观看
03:47
顾炎武出身名门 14岁就中秀才 谁料他竟宣布放弃科考了
7964观看
03:23
从小在心里埋下报国的种子,顾炎武投笔从戎抗御清军
3294观看
04:00
顾炎武离家十年 谁料等待他的 竟然是家奴的背叛与算计
5435观看
01:43
顾炎武14岁便考中秀才,事后却放弃考试,直言:看不上举人!
查看更多
意见反馈

知识合集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共3个词条2150阅读
  • 王夫之
    明末清初思想家
  • 顾炎武
    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地学家
  • 黄宗羲
    明末清初思想家
查看全部
昆山三贤
共3个词条793阅读
  • 顾炎武
    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地学家
  • 归有光
    明朝中期散文家、官员
  • 朱用纯
    明末清初理学家、教育家
查看全部
清初六大师
共6个词条914阅读
  • 傅山
    中国明清时期思想家,书法家
  • 顾炎武
    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地学家
  • 黄宗羲
    明末清初思想家
查看全部
江苏省苏州历史名人
共11个词条448阅读
  • 顾炎武
    顾炎武(本名顾绛,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字忠清、宁人,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清学开创者,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其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经史百家及音韵训诂之学等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
  • 金圣叹
    金圣叹(1608年4月17日-1661年8月7日),名采,字若采。一说原姓张。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自称泐庵法师,号鲲鹏散士。明末清初苏州吴县人,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金圣叹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等书及杜甫诸家唐诗都有评点。金圣叹提高通俗文学的地位,提出“六才子书”之说,使小说戏曲与传统经传诗歌并驾齐驱,受推崇为中国白话文学运动的先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钱谦益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探花(一甲三名进士)。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明亡后,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权,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为礼部侍郎。
查看全部
1
朗读段落
意见反馈

人物生平

早年求学

顾炎武顾炎武于明万历四十一年五月二十八日(1613年7月15日)生于昆山千灯镇,[1]原为顾同应之子,曾祖顾章志,顾氏为江东望族。顾炎武过继给去世的堂伯顾同吉为嗣,寡母是王逑之女,十六岁未婚守节,白天纺织,晚上看书至二更才休息,独立抚养顾炎武成人,教以岳飞、文天祥、方孝孺忠义之节。

顾炎武14岁取得诸生资格后,与同窗归庄兴趣相投,遂成莫逆之交。到十八岁时二人前往南京参加应天乡试,共入复社。二人个性特立耿介,时人号为“归奇顾怪”。顾炎武以“行己有耻”、“博学于文”为学问宗旨,屡试不中。自27岁起,断然弃绝科举帖括之学,遍览历代史乘、郡县志书,以及文集、章奏之类,辑录其中有关农田、水利、矿产、交通等记载,兼以地理沿革的材料,开始撰述《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

崇祯十四年(1641年)二月,祖父顾绍芾病故。崇祯十六年(1643年)夏,以捐纳成为国子监生。

南明抗清

清兵入关后,顾炎武暂居语濂经,由昆山县令杨永言之荐,投入南明朝廷,任兵部司务。顾炎武把复仇的希望寄托在弘光小朝廷之上,他满腔热忱,“思有所建白”(吴映奎《顾亭林先生年谱》),撰成《军制论》、《形势论》、《田功论》、《钱法论》,即著名的“乙酉四论”,为行朝出谋划策,针对南京政权军政废弛及明末种种弊端,从军事战略、兵力来源和财政整顿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议。

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顾炎武取道镇江赴南京就职,尚未到达,南京即为清兵攻占,弘光帝被俘,南明军崩溃,清军铁骑又指向苏、杭。其时,江南各地抗清义军纷起。顾炎武和挚友归庄、吴其沆(字同初,上海嘉定人)投笔从戎,参加了佥都御史王永柞为首的一支义军。诸义军合谋,拟先收复苏州,再取杭州、南京及沿海,一时“戈矛连海外,文檄动江东”(《亭林诗集》一,《千里》);惜乎残破之余,实不敌气焰正炽的八旗精锐,义军攻进苏州城即遇伏而溃,松江、嘉定亦相继陷落。

顾炎武潜回昆山,又与杨永言、归庄等守城拒敌;不数日昆山失守,死难者多达4万,吴其沆战死,顾炎武生母何氏右臂被清兵砍断,两个弟弟被杀,顾炎武本人则因城破之前已往语濂径而侥幸得免。9天后,常熟陷落,炎武嗣母王氏闻变,绝食殉国,临终嘱咐炎武,说:“我即使是一个妇人,身受皇上恩宠,与国俱亡,那也是一种大义。你不是他国的臣子,不辜负世代国恩浩荡,不忘记先祖的遗训,那么我就可以长眠地下了。”(《先妣王硕人行状》)

安葬王氏后,这年闰六月,明宗室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年号隆武。经大学士路振飞(字见白,号皓月,河北曲周人)推荐,隆武帝遥授炎武为兵部职方司主事;由于嗣母新丧,炎武一时难以赴任,只能“梦在行朝执戟班”(《诗集·延平使至》)。当时,清松江提督与巡抚土国宝不和。前明兵科给事中陈子龙(字卧子,复社名士,松江人)、成安府推官顾咸正(字端木,昆山人)、兵部主事杨延枢(字维斗,江苏吴县人)等暗中策动吴胜兆举义反正,咸正为炎武同宗长辈,陈子龙等都与炎武往来密切,这件事顾炎武也是参与了的。

顺治四年(1647年)夏,事情败露,“几事一不中,反覆天地黑”(《诗集·哭陈太仆》),胜兆被解往南京斩首,清廷大肆搜捕同案诸人。子龙往投炎武,炎武当时已离家出亡;于是子龙逃入顾咸正之子天遴、天逵家躲藏,不久三人即被逮,炎武多方营救,未能奏效。其间,顾炎武还往寻咸正,催促他及时出走,而咸正不听。结果,陈子龙乘差官不注意时投水自尽,杨延枢及顾氏父子先后遇害,受此案株连而死者40余人。

在策动吴胜兆反正的同时,炎武还进行了其他一些活动。顺治三年(1646年),炎武本打算赴福建就职方司主事之任,大约将行之际,路振飞派人与他联系,要他联络“淮徐豪杰”。此后四五年中,顾炎武“东至海上,北至王家营(今属江苏淮阴),仆仆往来”(邓之诚《清诗纪事》),奔走于各股抗清力量之间,意图纠合各地义军伺机而动。然而弘光及闽浙沿海的隆武等南明政权先后瓦解,炎武亲身参与的抗清活动也一再受挫,但是,顾炎武并未因此而颓丧。他以填海的精卫自比:“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诗集·精卫》)。

阅读全文
意见反馈

参考资料

  • [1]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历史记(引用日期 2021-08-20)
  • [2]

    顾炎武学习强国(引用日期 2021-12-07)
  • [3]

    朴学眼光中的文学——《日知录》文学观浅说中国知网(引用日期 2022-02-17)
  • [4]

    顾炎武国学网(引用日期 2014-09-21)
  • [5]

    顾炎武如何做学问?学习强国(引用日期 2022-01-03)
  • [6]

    顾炎武为文思想:经世致用——复社文学创作对高中生写作的指导意义中文期刊(引用日期 2021-12-20)
  • [7]

    “保天下者”顾炎武中国网(引用日期 2014-10-11)
  • [8]

    顾炎武国学网(引用日期 2014-09-21)
  • [9]

    顾炎武与乾嘉学派国学网(引用日期 2014-09-21)
  • [10]

    行己有耻 以礼为教——顾炎武的礼学思想维普期刊(引用日期 2022-02-26)
  • [11]

    顾炎武轶事几则国学网(引用日期 2014-09-21)
  • [12]

    《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八汉程网(引用日期 2021-09-20)
  • [13]

    顾炎武纪念馆江苏文明网(引用日期 2021-11-06)
  • [14]

    顾炎武故居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引用日期 2021-12-25)
  • [15]

    江苏红色教育培训基地-顾炎武纪念馆干部培训网(引用日期 2021-11-18)
  • [16]

    顾炎武治学的精品意识_光明日报_光明网光明日报_光明网(引用日期 2021-09-19)
  • [17]

    顾炎武治学的精品意识人民网(引用日期 2014-09-2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