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顾炎武简介 顾炎武 名人传记

 陋室书屋2 2016-04-20

 顾炎武(1613—1682)是我国明清之际开一代学术风气的杰出学者,很有民族气节的爱国思想家。
  顾炎武生于 1613 年。他的亲祖父顾绍芳,父亲同应,母亲何氏,这时就住在毗邻的“北宅” 。顾绍芳、 绍芾是兄弟,但绍芾的儿子同吉早死,于是把顾同应的次子顾炎武过给已死的同吉为子,承接顾绍芾家的香火。
  顾炎武从襁褓时就为嗣母所抚育,母子感情甚深。他从嗣母身上得到如同亲生母亲那样的母爱,受她的影响也很深。嗣母的言行举止,都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嗣母的勤劳、 刻苦、 好学、 自律的品德则成为他终生效法的榜样。王氏还给他讲本朝忠臣烈士的故事,鼓励他要有气节,要有作为。
  另一位对顾炎武进行启蒙教育的 “家庭教师” 是他的嗣祖父顾绍芾。顾绍芾一生只是个监生,无权无势,也没有显赫的地位,然而却有几分才气,爱写诗、 书法,且十分关心社会状况。早年曾随其父到各地熟悉风土人情和政界内幕,也算得上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不过,他最感兴趣并最有研究的还是史学和地理学。因此,在他的影响和严格要求下,顾炎武从9 岁起,就开始系统地阅读我国古代历史书籍,如《史记》、 《左传》、 《战国策》、 《国语》、 《资治通鉴》等等。
  从 7 岁起,顾炎武被送进私塾,一直学到 13 岁,其间嗣母、 嗣祖父对他的管教从未中断、 放松。以后,顾炎武注重经国济世的实学,在学术上勇于探索,一生始终关心国家大事和民族命运,为人耿直,能吃苦耐劳。这些都和两位亲人早年对他的教育分不开。
  1626 年,顾炎武已是 14 岁的少年,嗣祖父依据 “纳谷寄学” 的成例,使顾炎武成为县官学的一名 “庠生” ,在昆山县城求学。从此,顾家便多了一个秀才,家人十分兴奋,人们也很羡慕他。
  原来顾家也曾是 “江东望族” 。顾炎武的高祖、 曾祖、 祖父三辈人中,曾出过四个进士并在明正德、 嘉靖、 万历三朝做过地方或中央的官员。但后来家道竟衰败下来,尤其是到了他父亲顾同应,则只在乡试中得了个副榜。政治上无权势,经济上也就每况愈下,到崇祯年间,顾家已出现左支右纳的窘况,只得把 800 亩田地典出去。因此顾家要重振家业,顾炎武要光宗耀祖,实现自己的抱负,便只有走读书做官的 “正途” ,即要参加科举考试。[名人故事]www.zhlzw.com中華勵志網 名人传记
  进入县学成为一名 “生员” ,这是科举路上的第一步,接下来还要经过 “乡试” 、 “会试” 、 “殿试” ,中了进士才可以做官。而以科举求取功名利禄,对于刚入学的顾炎武并非没有吸引力,入学之初,他便登记名字为 “继绅” ,字忠清,为了在每年一次的 “岁考” 中取得好成绩,他也曾刻苦攻读,有两次是名列一等,成绩优秀。
  不过,顾炎武在乡 “试” 中的运气不好, 十三年的光阴转瞬即逝,顾炎武依旧是秀才一身。多少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就消磨在毫无意义的科场蹉跎之中。
  顾炎武是一个思路敏捷,不惯于读死书的人。因此,为应付科举考试的学习,并不能使他满足。幸好,他的同学中蠹书虫不多,而他还交上了几个与自己心气相投的朋友。与他最要好的朋友是他的同窗归庄,二人年龄相当。归庄的曾祖父归有光,世称震川先生,是明代著名的散文家。归庄的家境比较清贫,其父以教书卖文为生。归庄性情豪迈,能诗善画,又十分关心国事,和顾炎武一见如故,结成终身的莫逆之交。
  顾炎武的朋友,还有比他小两岁的叔父顾兰服,小七岁的吴其沆及他的外甥徐履枕。他与朋友在一起,不仅互相勉励、 切磋学问,还经常议论国事,批评时政。由于他们性情都耿直狷介,不肯随俗浮世,竟被人称为 “归奇顾怪” 。对于时人的讽刺、 挖苦,顾炎武晚年曾作如下的解释: “归奇顾怪,一时之选。 ” 就是说,当年那些追名慕利,与世俗浮沉的人以为我们的言行奇怪,哪里知道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才称得上那个时代的优秀人才。
  当时对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不安,也不愿把自已的才能埋没在科举制度桎梏下的知识分子们,表现出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形成了一种结社的风气。如应社、 几社、 读书社等之类的政治或学术团体应时而生。崇祯二年( 1629) ,张溥、 吴曾 羽、 吴应箕等会集远近士子于吴江,创立复社。次年又利用南京乡试的机会,广为招徕,复社队伍逐渐壮大。
  这一年, 17岁的顾炎武、 归庄也赴南京应乡试,就在秋天,也加入了复社。
  复社是一个富有政治性质的学术团体,参加复社的人,大多是对明末政治黑暗、 腐败表示不满,怀有改良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经常集会,论学谈文之外,往往议论国事,越来越表现出强烈的政治热情。
  自从参加复社后,顾炎武接触到许多江南俊杰,听到许多从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信息,也获得与人切磋、 交换有关学术或社会问题见解的机会。同时,通过活动也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就在这些年里,国事是一年一个样。崇祯初年,张献忠、 李自成先后参加农民起义军,他们的大名和绰号 “八大王” 、 “闯将” 越来越频繁地出现于告急的官方文书中。大大小小的无数支农民起义队伍,此起彼伏,像一根根绳索套在明王朝的脖子上,越收越紧,明王朝所剩下的日子已经不远了。与此同时,关外清军的马蹄声也越来越迫近北京城。
  就在这多事之秋,已经 27 岁的顾炎武又一次为取得举人资格而参加乡试,仍然是名落孙山。科场受挫使他很难受,但他不为落第而苦恼,他悔恨的是自己把宝贵的光阴浪费在一无所获的科举上了,他深刻地认识到了科举制度的危害。
  顾炎武既然已认识到科举制度的害处,便放弃科场应举之事。为此他耐心说服对科场很抱希望的亲人,并告诉他们自己的打算,以求得他们的谅解和支持。顾炎武所讲的道理是,国家多灾多难,不是读经的儒生所能解决的。他的打算是,要在 “事关民生国命” 的 “实学” 上下功夫。从此,顾炎武便把全副精力用到挽救社会危机的探索上。
  当时,他既重视对社会现实的了解、 研究,也认真地从书籍中找历史的借鉴。他从了解国情入手,以便找到造成明末社会积弊的根源以及解决的途径。
  正在顾炎武潜心这项研究工作,并已获得成效时,腐败的明王朝灭亡了,战火烧到江南。顾家大院内人心惶惶,再也不能安静读书写作。
  1644 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终于攻入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自杀,临死之前,还幻想着儿子能够复辟,结果他死后第二天中午,李自成便在北京老百姓的欢迎中进城了,并张弓搭箭朝承天门上的门匾射去一箭,至此, “奉天承运” 的大明王朝灭亡了。
  就在李自成统率的大顺军欢呼胜利之时,十余万清军已逼近山海关。驻守山海关的明总兵吴三桂投降清军,李自成权衡敌我力量后主动放弃北京,主力西撤。五月二日,清军入京。就这样,历史上完成了明亡清兴的转变过程。
  正当清军和大顺军在北方厮杀不已时,在南京、 明朝的一些将领和官僚为了收拾起半壁河山,拥立福王朱由崧做皇帝,年号弘光,这就是第一个南明政权。弘光王朝建立起来以后,就把自己放在与清王朝对立的位置上,而且面临着清王朝即将开始的对全中国的军事征服行动。起初,江南的有志之士对南明政权期望很大,希望他不仅能够抗击清军的南下,而且能够收复沦陷的故土。
  听到南明政权成立的消息,顾炎武感到很振奋,但他更期望参加实际斗争,为国家民族做出自己的贡献。1645 年,顾炎武被福王政权任命为兵部司务,他并不嫌官小,只认为这是自己为国家尽力的好机会。可是,到南京后不久,残酷的现实使他大失所望。
  福王朱由崧政治上毫无作为,生活上荒淫透顶。弘光王朝的政权由马士英、 阮大铖执掌,他们都是奸诈、 阴险的贪官污吏、 与福王狼狈为奸,苟且偷安。他们置国家民族的安危于不顾,只热衷于结党营私,争权夺利,甚至排挤和打击爱国将领史可法等人。复仇既成空话,出师更是无期。怀着一腔报国热情赶到南京的顾炎武,得到的只是冷遇和白眼,他的主张更无人受理,政治抱负不得施展,只得愤愤而归,就在这时候,南京的形势更加危急了。1645 年,清军在摧毁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后,便调集他的精锐部队向福王政权发起了猛烈进攻。这样,弘光王朝维持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覆灭了。[名人故事]www.zhlzw.com中華勵志網 名人传记
  清军对江南人民的血腥屠杀,激起了顾炎武强烈的民族仇恨。他敬仰史可法等人的英勇献身精神,坚定了誓死不屈服的意志。同时,他也相信,江南人民有着不畏强暴的精神,抗清斗争将继续进行下去,他在诗中写道: “句践栖山中,国人能致死。叹息思古人,存亡自今始。 ”
  江南人民确实没有屈服,他们纷纷奋起武装反抗。顾炎武过去在复社的熟人、 朋友,都先后参加到抗清义军的行列之中,在各地组织义军。当时还在路上的顾炎武顾不得回家,便毅然投笔从戎,在苏州参加了抗清武装斗争。
  各路义军制定了统一的军事计划,他们打算趁清军初占江南,立脚未稳,先奇袭苏州,切断南京与杭州之间清兵的联系,然后从宜兴、 溧水奔袭南京,太湖义军则进攻杭州,使清军的前锋部队不能回师救援。攻占南京后,立即重建明朝政权,进而发动和领导全国各地的抗清斗争。
  六月十日,陈子龙等人在松江发动起义。松江义军担负着袭击苏州的任务。义军英勇作战,再加上市民的积极配合,给清军以沉重的打击。但因后续部队的来迟,援军在途中被清军所阻。再加上敌众我寡,松江起义失败。
  前后仅一个多月时间,各地义军便先后被击溃。抗清义军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当时没能形成一支有力的领导力量。
  松江起义失败后,顾炎武和归庄等只好退回昆山,但他们还是斗志不减。
  是年闰六月,清军在击灭福王政权并镇压了大部分的反清起义后, 重新颁布剃发令,强迫汉族人民像满族一样剃发留辫。
  闰六月十三日,降清而当上昆山知县的阎茂才发布告示,限五天剃发完, “迟则死” 。
  昆山县城顿时群情激愤,冲进县衙门,揪出县令乱刀杀死,放火烧掉县衙门。逃亡外地的原县令杨永言闻讯后,立即召募了数百名士兵赶回昆山,协助组织举义事务。顾炎武的好友归庄、 吴其沆也参加了起义。自十五日宣布起义后,昆山县的群众积极准备迎击来犯的清军。他们修缮城墙,打造兵器, 储粮秋草,并让老弱妇孺出城避难。他们决心为捍卫民族尊严,与清军决战。
  七月二日,清军开始攻城,昆山百姓同仇敌忾,顽强抵抗。归庄、 吴其沆等都直接参加战斗。顾炎武此时同嗣母住在离昆山县城四十里的常熟乡下,每天晚上,他都和邻居陈梅 “露坐水边树下,……遥闻火炮,” 另据时人所载,顾炎武曾参加昆山起义,负责征集粮食、 传送檄文等工作。他的夫人王氏还为义军战士缝补衣服。
  清军一连攻了四天,也没拿下昆山。老百姓们奋起反抗, 清兵死伤很重。七月五日,清将李成栋亲自督战,还调来大炮轰城。右城、 左城先后被清军攻破。义军和百姓与清兵展开激烈的巷战。顾炎武的好友吴其沆也英勇牺牲。清兵入城后,屠城三日,昆山 5 万户口中,2 .4万余口被杀。顾炎武的两个弟弟也遭杀害,他的生母何氏被清军砍断右臂。清兵还强迫昆山百姓剃发。归庄觉得 “苟活不如死” ,于是以僧装亡命,号普明头陀。
  紧接着,清军于七月十三日攻下常熟县城,消息传来,顾炎武的嗣母绝食而死以抗议清军的暴行。临终前,她告诫顾炎武,不要忘记眼前的这一切事情,更不要做清朝的官。这一连串事件决定了顾炎武此后坚定不移的反清立场和态度,南明福王政权灭亡后,江南的抗清斗争依然是此起彼伏,如火如荼。1645 年,明太祖的第十世孙鲁王和第九世孙唐王分别建立政权,控制了江南一些地方。但是,这两个政权由于政治腐败, 内部不和, 只坚持了一年便为清军所扑灭, 或难以维持下去了。
  1646 年12 月,瞿式耜、 丁魁楚等又拥立明神宗万历之孙朱由榔,在广东肇庆建立起南明的最后一个政权— — —永历小朝廷,活跃在东南沿海一带。
  也就在 1645 年到1654 年的十年里,顾炎武一直流亡于大江南北。他蓄发明志,表示对清廷的反抗。他还隐名埋姓,来往于两淮、 苏杭之间、 联络有志之士,进行抗清斗争。顺治四年( 1647) ,震惊江南的吴胜兆反正一案,其中就留下了顾炎武的踪迹。这一年,清松江总兵吴胜兆与海上抗清武装联络,图谋起义反清,四月,事情泄露,顾炎武的好友,抗清志士陈子龙、 顾咸正及二子等四十余人相继死难。就在出事之初,顾炎武还和顾咸正商讨如何出逃的计划。[名人故事]www.zhlzw.com 中華勵志網 名人传记
  顾炎武虽幸免于难,但他听说,那个一直想置他于死地的昆山劣绅叶方恒,自降顺清朝后,与清朝官府打得火热。这个欺压人民,横行乡里的家伙,这时正在千方百计搜集顾炎武反清的 “罪证” ,并不断向官府告密,官府已注意起顾炎武的言行举止。为了不引起敌人的注意,顾炎武只好剃去头发,装扮成行商,继续往来于大江南北及太湖洞庭山一带,广泛结交,认识了许多好友,这些人都是坚持反清人士。其中,顾炎武在江北淮安结识的张绍与顾炎武的交情维持了很长时间。顾炎武 55 岁时出版《音学五书》,张绍曾帮他查阅《说文》、 《玉篇》等参考书,还在文字和内容上作了一些增补、 修改工作。顾炎武很看重他的意见。
  就在这一时期,他还同归庄一起在苏州加入了惊隐诗社。他们经常在一起吟诗寄兴,抒发国家遭变的隐痛,商讨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有关的大事。
  1654 年春天,顾炎武来到南京,在钟山脚下 “典得山南半亩居” 。此时,郑成功起兵海上,张名振、 张煌言的抗清部队从长江上行,一直打到镇江,使南京城受到威胁,这时,顾炎武按捺不住自己对抗清部队取得胜利而兴奋的心情,因而成为清政府严加追查的重要嫌疑对象。
  1655年春,正当顾炎武为如何摆脱清廷对他的猜疑而煞费苦心之时,老家昆山传来更坏的消息,有人要告他与海上的反清义军或强盗有联系。一旦罪名属实,不仅自己要掉脑袋,还要祸及亲朋好友。扬言要告发他的竟是顾家的家奴世仆陆恩。他受劣绅叶方恒的唆使,势利的他便叛离顾家。顾炎武得知后,赶回昆山来,暗中约来朋友,决定除掉陆恩这个祸害。叶方恒听说此事后,借题发挥,想置顾炎武于死地。他一面派人窥伺顾炎武的行踪,一面让陆恩的女婿向官府告发,还买通昆山县官府,图谋判处顾炎武重刑。
  顾炎武落入叶方恒布下的罗网、 被绑架、 囚禁于叶的家奴家中。叶方恒对他严刑拷打,企图逼迫顾炎武自杀偿命。顾炎武的处境实在险恶 ! 他的好友归庄等人四处设法营救顾炎武。
  归庄救友心切,决定求助于正在清朝做大官的钱谦益。钱谦益早年曾是江南文坛的领袖,算得上一代名士,但自从丧失民族气节后,反清志士都不愿与他交往,为挽回声名,有时暗地里也表示不忘故国, 愿帮一点小忙, 且他和叶方恒是世交, 是能帮这个忙的,但他要顾炎武承认是他的门下弟子。归庄等便自作主张,代顾炎武写了个门生帖子。顾炎武知道后,坚决表示不同意,并贴告示到大街上,表明门生帖子之事与他无关。
  幸好营救顾炎武的路泽溥、 路泽浓二兄弟通过松江府守备的帮忙,才使他得以轻判。
  1650 年春,顾炎武从松江出狱,回到昆山,后到南京。在南京他又一次遭到叶方恒的暗算,并差点丧命,在昆山的故宅也被叶方恒洗劫一空。家庭环境的险恶,叶方恒接二连三的迫害,这家难与外侮交相逼迫的处境,使顾炎武无法再在家乡立足了,故乡已难容身,江南的反清斗争也转入低潮,永历王朝退守西南地区,南明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榔又懦弱寡断、 昏庸腐朽,大权旁落宦官权臣,小王朝内部矛盾重重,已无光复旧国的希望。
  1657年春, 45 岁的顾炎武变卖了昆山的全部家产, 向老友归庄等人依依惜别后只身弃家北去,开始此后二十年辗转流徙的游历生涯,经过长途跋涉,他到山东莱州府住了下来。
  在莱州住了一段时间后,顾炎武来到济南,会见了隐居的反清志士徐夜,帮助徐夜修订山东地方通志。在济南的一个很偶然的机会,顾炎武还认识了张尔歧,张尔歧对《仪礼》很有研究,为人正直勇敢,也曾秘密从事反清活动。在山东,他还结交了考据学家刘孔怀和长期研究《左传》、 著成长达 160 卷的《绎史》人称 “马三代” 的马马 肃。同这些学者的交游,开阔了顾炎武的学术视野,使他在经学、 史学、 文字音韵学等方面都得益匪浅。此外,顾炎武还和当地复社方面的人士建立联系。
  1658年,他由鲁东至泰安,登泰山,赴兖州,到曲阜拜谒孔庙, 去邹县谒周公庙、 孔子庙。他亲自到鲁西南了解农民起义军榆林军的事迹,然后在章丘县桑家庄典买了一些土地,建立一个小小的庄园,并以此为据点,频繁往来于河北、 山东、 江苏、 浙江之间。
  1659 年夏天,顾炎武在山东听说郑成功、 张煌言带领义军打到江南,立即兴冲冲地启程南下。当时,郑成功所率17 万水陆大军,自从祟明岛登陆后,攻势凌厉,沿江而上,一路有如破竹。在一连串胜利的鼓舞下,广大的江南、 皖南地区,再一次燃起抗清的烈火,人民群众欢呼雀跃,纷纷来附,反清斗争的形势很好,遗憾的是郑成功被胜利冲昏头脑,骄傲轻敌,竟屯兵南京城下两个多月,不仅坐失战机,还被敌人奇袭而全军溃败。
  郑成功兵败以后,顾炎武随即怅然北归。此时僻处西南一隅的永历朝廷只是在作垂死挣扎了。顾炎武终于看清楚,南明政权气数已尽,断无恢复之望了。从全国来看,反清斗争很难取胜,而且也没有以前的那种势头了。因此顾炎武决定,为了避开官府的耳目和社会的烦扰,只有去比较边远的地方了。顾炎武说到做到,自此以后直到他逝世,除了49 岁曾经回过一次江南外,他确实再也不曾回过故乡。
  1662 年(康熙元年) ,顾炎武已是 50 岁。这年春天,他从山东来到北京,又去昌平谒陵,以表达自己对故国的怀念。
  是年初夏,顾炎武开始了西北之行。在此后的几年里,他不断转移,甚至很少在一个地方停留三个月以上。随他跋涉的有两匹马、 两匹骡子,驮着沉甸甸的书籍。他的大部分旅费,不是靠亲友接济,就是沿途做点小买卖。顾炎武的这种旅行的艰难困苦可想而知。
  1663 年,顾炎武到了山西太原,住在当地著名学者傅山的农庄。傅庄主学识渊博,是一位思想家、 文学家、 画家和书法家,还擅长医道,热心为人治病。但他有个怪癖,对南方学者抱有偏见,连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 曾巩的文章都不愿读。不过,傅山和顾炎武这个江南学者却一见如故,相处得很好。
  通过傅山的介绍,顾炎武结识了山西有声望的学者李因笃等人。李因笃之父为复社成员,他本人也曾在长江中游一带参加反清秘密活动。当时正在山西某知府家塾执教。顾李二人虽在年龄上有差距,却是关系密切的忘年之交。
  在华阴和长安,顾炎武还先后见到了当地的学者王弘撰和李,在谈书论人中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长途跋涉和不断的迁徙中,顾炎武还抓紧时间整理和总结他多年进行的研究成果,更加专心于自己的著述,继续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不辞艰辛地跋涉着。就在这一年,他在山西全面整理了从 27 岁起所辛勤编写的文稿,把已收集到的四十多册有关经济和地理方面的资料,以《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为名,分别归类编辑成书。而他潜心钻研达二十多年的古代音韵学专著《音学五书》,在认真听取征集朋友们的意见、 反复修改之后,也接近完成了,此后,他开始了生平最主要的著作《日知录》的撰写。
  随着1662 年1月永历皇帝被俘,最后一个南明政权宣告瓦解,到1664 年,轰轰烈烈的反清斗争进入尾声,清王朝的统治从此逐渐稳定下来。但为了彻底清除反清思想,强化封建统治秩序,实行专制主义思想统治,清王朝大兴 “文字狱” ,以某些著作或文章中有反清字句和思想为借口,大肆捕杀文人和无辜百姓。
  1663 年,正当顾炎武还在山西临汾一带漫游时,清政府制造了震惊朝野、 影响深远的庄氏明史案。顾炎武的两个好友吴炎和潘柽章也在这件案子中遇难。噩耗传来,顾炎武悲愤难抑,提笔展纸写成(汾州祭吴炎、 潘柽章二节士) ,凭吊惨遭不幸的朋友。诗中既有对亡者的沉痛哀悼惋惜,更有对清廷摧残人才、 草菅人命罪行的控诉和声讨。顾炎武意犹未尽,又写了此类主题的《书吴潘二子事一文》。他还让潘柽章的弟弟北上避害,并打破自己不收门生的定例,将其收为弟子。对于死难烈士的遗嘱,顾炎武和他的朋友们总是尽心尽力给予安抚和帮助。
  1664 年初顾炎武再回山东,在章丘县大桑家庄购置了一份田产,打算在这里休整,过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殊不知,横祸飞来, 1668 年他也被卷进清廷所制造的山东莱州黄培诗狱中,因他置买田产的户主想把他的这些田产再侵吞过来,便诬告顾炎武为已审理三年有 “悖逆” 思想的《忠节录》编者,且案子被弄到了奉旨审理的地步,官府发文到昆山追捕顾炎武。
  当时顾炎武正在北京,消息传来,他又惊又气。朋友们劝他远走避祸,但他不愿事态扩大和牵连亲友,决定立即赶往济南,去和诬告人公堂对质。三月初即抵达济南,在德州时他便很果断地把一些很可能被人捕风捉影、 招惹是非的信札烧掉,并预先建立狱内外的联系渠道。
  顾炎武一到济南就被关进监狱,官府根本不听他的申辩。就这样,他在狱中过了半年多非人的生活。各地的朋友得知他入狱的消息,千方百计加以营救。李因笃闻讯,从山西日夜不停地赶到济南,到狱中探望顾炎武,并为他筹集资金。后来,终于弄清楚顾炎武和《忠节录》并没有关系。当年十月,顾炎武获释出狱。
  在经历这样的磨难后,顾炎武对文字狱带给读书人的种种不幸和痛苦,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但他并没有被清廷的刑具,牢狱所吓倒,面对迫害,仍表示自己的决心: “禀性特刚方,临难讵可改” , “永言矢一心,不变同山河。 ”
  同时,由于莱州之狱所受到的诬陷与迫害,他认为山东跟江南一样,人心惟危,风气日益败坏,于是他改变原先长居山东的计划。
  顾炎武出狱后,曾因小妹家的几个外甥盛情邀请,而于康熙十年( 1671 )、 十一年、 十二年、 十五年几次入京。其次,这几个外甥都先后经科举高中,做了清朝大官。这三位外甥年幼之时,家境并不太好,顾炎武曾解囊扶持,现在当上了大官自然要回报往日之情。另外,他们也有个人的打算。清初发生的文字狱,往往株连甚广,他们担心这位一贯反清的舅舅,在外边惹出大祸,牵连上自己。因此,他们把舅舅接来同住,既尽了孝心,也可减少他与外人的接触往来,少生许多麻烦。
  顾炎武出狱之初,很感激外甥的关照和帮助,同时也想借此摆脱官府暗探、 鹰犬对他的监视和注意,在高墙大院里过安宁日子。可不久他就体会到,在外甥家这样的环境中,他根本得不到安宁,尤其是心灵上的安宁。他看不惯官场中的黑暗,更厌恶那种阿谀逢迎等官僚作风。顾炎武谢绝了外甥们的挽留,于 1677 年带着继子顾衍生,绕道山东、 到山西、 陕西去了。
  实际上,顾炎武从 1657 年开始就过着游历生活,一直到他病故。正是这种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特殊生活方式,给中国历史造就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学者。正是不辞辛劳的万里跋涉和沿途所进行的艰苦细致的实地考察,使顾炎武读社会、 自然这本书比别人读得好。因此,他对中国的社会、 民情、 历史有着更实在、 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1673 年,61 岁的顾炎武得知归庄去世的消息,不禁悲从中来,泣不成声, 也就是这一年十一月,发生清初有名的 “三藩之乱” 。所谓三藩,是指清初分封的三个藩王: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 靖南王耿精忠。这些降清的明将,曾为清军竭力效劳,充当镇压农民起义军和反对抗清力量的急先锋,从而得到保存和扩大实力的机会。此后因为他们的野心和割据势力的发展,严重威胁着清朝的统一。1673 年,康熙帝借同意尚可喜撤藩之机,下达撤藩令,立即引起吴三桂等人的反对,并起兵反叛。经过大臣们的激烈争论后,康熙帝断然决定派兵平乱。
  次年春天,顾炎武怀着前途莫测,对形势变化发展还要观望一下的复杂心情离京径往山西。当他单人匹马走过华北大地,耳闻目睹北方人民人心思定,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更需要一个比较安定的社会环境时,他决定不把自己与吴三桂这样的野心家联结在一起。不仅如此,此后他还对三藩之乱给一些地方的经济、 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破坏,进行了揭露和抨击。由此看来,顾炎武的思想境界又比以前进了一步。他在始终不改变反清立场的同时,已开始摆脱狭隘民族主义思想的局限。因此,在权衡一个行动的是非和利害得失时,他能够从整个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利益考虑问题了。
  1675 年,顾炎武来到山西祁县, 拜访了当地学者、 反清志士戴廷縂。戴家的丹枫阁,是当时具有反清思想的士大夫们聚会的地方。戴廷縂常在此处接待各地的反清志士,他很钦佩顾炎武的节操和学问,不仅接待了他,还特意为他在祁县地方盖了一幢书屋。这样,顾炎武便把他近二十年来在各地游历时随身携带的书卷,都收藏在这幢书屋之中。第二年,顾炎武在北京读到了江南著名学者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对黄宗羲在这本书中所提出的对社会问题的见解大为欣赏,以为如能将书中的主张付诸实践, “百王之敝可以复起,而三代之盛可以徐还也” 。他致信给黄宗羲,鼓励他终有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那一天。他还以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的哲理,说明社会终究要实现变革的规律,预言 “圣人复起” 的美好未来一定会到来。在信中,顾炎武还对自己的生活、 工作作了一个小结。他指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颠沛流离的亡命生活后,他有着丰富的社会经历和知识积累,因此应该在研究 “经世致用” 方面有所建树和创造。
  不过,来自清廷的干扰却没有停止。这种干扰,主要表现为对顾炎武的拉拢上。
  其一,清甘肃提督张勇欲拉拢顾炎武, 使顾炎武等一批文人为己所用,遭到顾炎武的断然拒绝。这说明他对于清王朝的文化专制和大兴文字狱的做法,仍保持有高度的警觉。
  其二,清朝随着政权的巩固,为了缓和清初以来汉族士大夫的敌对情绪,在三年举行一次的正科考试外,又增加了 “博学鸿科” 、 “经学特科” 等特殊的办法来收揽人心。在这些考试中,有些有名望的参试者均被录取,以后又都被授以翰林院的官职,这是清朝的得意之作,曾被称为 “得人极盛” 。然而,顾炎武以不惜一死的态度拒绝他人的推荐应试和修书聘请,使清政府的笼络手段又一次未能得逞。
  顾炎武还对李因笃在这个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缺乏原则的态度表示不满和愤慨。顾炎武的态度对朋友产生了一定影响,他的老友傅山和王弘撰也未参加考试。为了摆脱清廷的纠缠,顾炎武从此不再入京。这时,戴廷木 式之子偷了顾炎武的 500 两白银去捐官,弄得大家都不愉快,顾炎武不能再住在戴家。1679 年,他决定由山西向西行, 定居于陕西华阴县。
  顾炎武来到陕西华阴县后,正好在王弘撰家附近购得堡中书屋一所,打算在此定居下来,度过晚年。当然,移居关中,顾炎武还有更深一层的打算,关中地区,形势险要,自古就是文人荟萃之地,也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且这里的民情纯得多。这里的知识分子也比较重视实学,不尚虚浮。他们关心国家大事,有良好的历史传统。由此可见,顾炎武依然胸怀大志,积极奋进,并没有逃避现实,只求苟全性命的隐逸思想。
  其间,他觉得 “筋力之未倦” , 又到河南等地游历了一趟,结交了 “一二好学之士” 。
  返回陕西家中后,经常和王弘撰往来。尽管顾炎武壮志不减,但毕竟已届垂暮之年,老而无子,仅有一养子作伴,生活多有难处。这个时候,他的外甥徐乾学早巳显贵一时,几次写信给他,表示愿意在昆山买园置宅,接他返乡养老。但是,顾炎武都婉言谢绝了。
  这是因为他有着国破家亡的痛苦回忆,他的故国之思,至死未泯。
  由于顾炎武对中国历史有较深的研究,又有在全国各地实地考察的经历,使他洞悉了社会存在的各种弊病及其产生的原因。他把自己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分别写进了《日知录》、 《钱粮论》、 《郡县论)和《生员论》等政论文章中。
  在《郡县论》的九篇论文里,顾炎武充分肯定了秦始皇废除封王建侯之制、 创立中央集权的郡县制的历史进步作用。他在文中主张对现行的郡县制度进行改革。针对 “郡县之矢,其专在上” 的问题,他提出的办法是:中央放权应让地方政权有自己的财权、 用人权,即不搞 “独治” ,要实行 “群治” 。围绕这个基本思想,顾炎武提出了以增强地方权为目的改革方案。尽管这套方案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但在这些主张中,始终贯穿着顾炎武对国家、 民族的强烈的关注之情。这毕竟是一种立足于革除弊端、 要求进行改革的进步思想,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是一份很珍贵的精神遗产。
  长期流亡不定的生活,使年近70 岁的顾炎武身体日渐衰弱。1681 年,顾炎武为了躲避甘肃提督及其儿子大理寺卿张又南的纠缠, 又由华阴来到山西曲沃。由于旅途劳顿,不幸身患重病。[名人故事]www.zhlzw.com 中華勵志網 名人传记
  顾炎武一病就是三个多月,受疾病的折磨,他显得老态龙钟,身体和精力都大大不如以前了。但是这位老人心中的热情却没有减退。他也知道,自己所剩的日子不多了,要抓紧时间多做一点事情。1682 年1 月 8 日,他觉得身体好了一些,便骑马外出会见朋友,办点事情。但是,他不曾想到自己连上马的力气也没有了,头一晕,跌倒在地。这一折腾,又使他旧病复发。
  1682 年(康熙二十一年)一月九日凌晨,我国历史上的这位杰出学者和卓越的思想家终于与世长辞,悄悄离开了人世,享年 70 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