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子兵法》火攻需要哪些条件?到底怎么运用火攻的技巧来作战呢

 九州君子好人 2019-12-14

对于古代历史上,对于《孙子兵法》来说对于我们现在人已经觉得不会陌生了,因为孙子兵法的这三十六计真的是计计妙赞。其中的一技火攻更为奇特,火攻是古代常用的作战方式之一,双方交战如何保证补给是关键,如果粮草被烧了,在战场上自然会变为被动的一方。所以火攻往往是冲着对方后勤去的,《孙子兵法》中就有一篇专门讲述火攻的散文,包括对火攻的使用原则、目标、条件等因素都有非常详细的讲述。听说过《孙子兵法》的朋友很多,但有仔细研究过的就很少了,这次就来为大家讲下孙武是如何总结火攻的,一起来学习下吧。

《孙子兵法》火攻需要哪些条件?到底怎么运用火攻的技巧来作战呢

火攻篇原文:

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行火必有因,因必素具。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火发于内,则早应之于外;火发而其兵静者,待而勿攻,极其火力,可从而从之,不可从则上。火可发于外,无待于内,以时发之,火发上风,无攻下风,昼风久,夜风止。凡军必知五火之变,以数守之。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惰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上。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  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孙子兵法》火攻需要哪些条件?到底怎么运用火攻的技巧来作战呢

这篇是'火攻篇',顾名思义就是论述火攻的作战原则。孙子认为火攻有五种,它们包括:火人、火积、火辎、火库、火队。所谓'火人'就是焚烧敌军的人马。火积就是焚烧敌军粮草;火辎就是焚烧敌军辎重;火库就是焚烧敌军仓库;火队就是焚烧敌军运输设施。而且孙子说,要火攻就要随着准备好,要看准天时和选好日子,所谓'发火有时,起火有日。' 日子和天时有两点:干燥的天气和起风的时候。

对于火攻,孙子的战术思想还是要'变',也就是用以上五种方法,再根据敌人的情况随机应变。

就是说,如果在敌人内部放火,就要提前派兵从外面策应。火已烧起而敌军依然保持镇静的,就应等待,不可立即发起进攻,等到火势旺盛到了极点后,再根据情况作出决定,可以进攻就进攻,不可进攻就停止。

火也可以从外面点燃,这时就不必等待有人从敌人内部策应,只要适时放火就行。从上风放火时,不可从下风进攻。白天风刮久了,夜晚风就容易止息。凡是领兵打仗必须掌握这五种火攻方法,灵活运用,等待放火的时机条件具备时再进行火攻。用火来辅助军队进攻,效果最为显著,用水来辅助军队进攻,就能加强攻势。水可以把敌军分割隔绝,火可以焚毁敌人的军需物资。

《孙子兵法》火攻需要哪些条件?到底怎么运用火攻的技巧来作战呢

百战百胜都没有好下场,那为什么还要用兵,所以孙子说:没有好处,就不要行动,没有取胜的把握,就不要用兵,不到危急关头不要开战。国君不可因一时的愤怒而发动战争,将帅不可因一时的愤懑而轻易出阵求战。符合国家利益才用兵,不符合国家利益就不要用兵。因为一时愤怒还可以重新变为欢喜,一时愤懑也可以重新转为高兴;国家灭亡了就不能复存,人死了也不可以再生。所以,对待战争,明智的国君应该慎重,贤良的将帅应该警惕,这是安定国家、保全实力的根本道理。

《孙子兵法》火攻需要哪些条件?到底怎么运用火攻的技巧来作战呢

在这一篇'火攻',孙子重点论述了火攻作为一个辅助的战争手段的具体用法,同时在最后,孙子再一次强调了'能不战就不要战',战争是消耗双方财力物力的事情,如果没有任何利益,那为什么还要大战呢?还是前面我们讲到的,如果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好的选择。同时,孙子也强调了,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战,在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中也讲到,战争的最终目的是政治,而不是一时逞强,争强好胜并不是战争的目的。这跟孙子兵法所提倡的'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上。'是同样的道理。兵家常说:战争的最高境界是不战。如果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不仅劳民伤财,而且会祸国殃民,最终还有可能导致自身的覆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