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绝对成交的销售该如何选择?

 hover2007 2019-12-14


哈佛商评的研究认为2点最为重要,一为“同理心”;一为“自我驱动”;

感同身受的能力 如果我们想把 某种产品或服务推销给客户,就必须设身处地,想其所想。也就是说,优秀销售员必须拥很强的同理心,这是一种重要的核心能力。拥有同理心并不一定意味着要表 示同情。你可以体会其他人的感受,却不认同这种感受。但是,作为一名销售员,如果不具备这种无可替代的宝贵能力,无法借助同理心来获得客户的有效反馈,他 根本就无法做出良好的销售业绩。

实现销售的渴求 优秀的销售员 必须具备的第二种基本素质是一种自我驱动力,在这种自我驱动力的作用下,他个人渴望并需要实现销售,不仅仅是为了赚钱。他感到自己必须完成销售,而客户的 存在就是为了帮助他满足自己的个人需要。在顶尖销售员看来,实现销售——即征服,实际上是给他提供了一种强化自我的有效手段。销售的成功会大大提升他的自 我认识(self-picture),而销售的失败则会削弱他的自我认识。

盖洛普的优势理论认为:

”取悦“ --- 与陌生人打交道的优势

”体谅“--- 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积极“---自我驱动

”竞争“--- 迫切希望通过销售业绩的多少来证明自己。

根据DISC的理论呢?托马斯国际自己内部招销售人员,都是ID/DI组合的;而且最好是上扬C。这种人往往目标清晰,敢于接受挑战,社交自信强,沟通影响力强;并且能够适当的时候走捷径,敢于突破规则。


当然,每家公司的文化、业务模式、产品特征等都有不同,切不可一概而论。比如之前为某家知名公司招”医疗器械的业务人员“,经过数据分析,出乎意料的是高绩效的销售往往是SC的人,诸位可知为何?

冬哥现在在快消品公司,经我的观察,比较好的销售代表,销售主管,一般都具有高“遵从性”,刚开始甚觉差异,细细想来却不无道理。各位如何看呢?

以下为正文:

这是个有点复杂又很难说清楚的话题。因为从来就没有人说清楚过。

很多业务领导面试候选人的时候,仅仅以是否聊得舒服来判断,这是十分初级的。

选错人是个成本超级高的事情,聊得舒服只是代表擅长人际沟通而已。并且沟通的好也不代表达到了目的,比如能否引导客户发掘出深层痛点和需求来,能否初步提供解决方案达成共识等,很多交流只是愉快而已。

一个职位需要的核心素质,也就是标准,需要明确;在标准明确以后,需要通过特定的面试问题,情景案例,或者心理测评等多种手段来判断。

很多管理者说自己经验很丰富,靠面试就可以,但是关键职位的很多关键素质是很难面出来的,很容易伪装,销售和产品技术高管被面霸骗过去的情况比比皆是。

比如产品经理要求的追求完美的性格,销售需要的追踪和说服能力。这些不仅仅是通过面试就能做出判断的。


那么优秀销售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考察和判断一个人是否符合这些标准?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判断呢。

有人说实际业绩啊。是的,过去业绩最能说明问题,如果确实是他做出来的,无疑是最有力证据。

但业绩也有很多是假的,比如假合同,别人做的,自然增长,天上掉下来的,等等,所以需要对他过去很了解的人来验证。这就是背景调查的重要性。

有人说能力啊。能力的标准是很有效的,各人根据产品、行业和客户特点,会有特定的标准。因为成功的模式多种多样。

比如华为和中兴通讯重视销售的狼性,也就是销售动力。有的销售经理重视理解客户,挖掘客户痛点,提供解决方案能力。

在CEB著名课程《挑战式销售》(the challenger sale)里,特别强调跟踪和说服能力,take control, 实际上被很多公司接受,比如SAP。



我过去的在Oracle的前老板Bird Yip找销售的标准:“出身贫寒,体力好。”实际要的就是销售动力,跑不死。

对于我个人来说,考察销售的标准是:

1. 过去业绩(靠背调 面试问题比如你跟哪些客户熟,认识哪些客户高层,怎样找客户等);

2. 销售素质(a.销售动力,也就是狼性,靠测评加面试来考察;b. 成交能力,主要靠测评,也就是说服和控制能力;c.沟通理解,建立客户紧密关系,挖掘客户需求和提炼总结的能力,靠面试结合心理测评解决,也就是面试时聊的舒服不,是否具有一定的个人魅力,逻辑思维是否强等等);

个人认为,a和b在销售里面是核心素质,也即销售动力和追踪说服的能力。

具有极强销售动力的人是很少的,很多销售以为自己够努力了,其实你连人家努力程度的几分之一都不到。

有很多指标是可以衡量销售动力,比如你每周Call客户多少电话,见几个D/VP,在潜在客户现场而不是在办公室呆多长时间,你给客户安排了多少场和顾问的交流活动。

追踪说服具体表现就是销售里面三个字要诀:要、催、逼。会不要脸的去要,表达自己的渴望;擅长催客户做出承诺,做出预算,在内部讨论方案;当客户开始竞标,开始走流程,要逼客户站出来死挺你,逼他在内部搞定各关键人。

愿意并且擅长做这三件事的人才能做销售。


要催逼这三项素质在面试过程中是很难发现的,是心理测评的擅长。

另外,销售的挖掘和提炼客户需求能力,以及快速提供解决方案能力也极其重要。

因为客户想不明白,就永远不可能跟你发起成交邀约,对于咨询方案来说尤其如此。

为什么客户说跟有的销售在一起讨论问题很清晰、很愉快,因为你在帮助他思考和总结,结论就是你懂他。

女孩说跟你在一起很愉快,最后也会说你懂她。

3. 人品。这个面试比较难解决,主要靠背景调查。

根据麦肯锡的最佳实践研究,人品在销售业绩里面扮演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讲信用,正直坦诚,能对客户和同事一直很好的销售,会获得很多意外的业绩回馈。

备注| 以下是美国劳工部的研究,最为重要的5项特质是:



总体来说,心理测试主要是针对面试过程中比较难发现的素质,比如影响成交的说服和控制能力,以及销售动力也就是常说的狼性。

而和客户沟通交流的能力,是否有一定专业性和个人魅力这些,面试时候就能发现。在面试专业性是,最好能设计一些专业问题来考察。同时心理测评也能发现,最好两者结合起来交叉验证。

优秀销售的标准,除了业绩、素质、人品,最后一项就是销售经验和技巧:有没有打过大仗,有没有具备一个大sales的经验和技能。

为什么需要面试?很简单,技巧(skill)和经验(experience)是通过心理测评很难测出来的。

这里补充一个HR知识:岗位任职资格,即一个人能表现出胜任岗位的行为,由什么决定?英国任职资格体系认为:KSA决定的,K:Knowledge 知识,S:Skills 技巧 即需要在实战中掌握的一些Know how, A:Abilities 能力,包含认知能力也即聪明与否,以及由性格决定的胜任力。后来又有人在里面加入经验(Experience), 也即经过实际工作掉进坑里,才能体验形成的习惯和认识。所以总体可以统称:KESA。

心理测评最擅长能获得基于性格特质的胜任力情况(Ability),而在其他方面知识、技巧和经验,不太擅长。所以要通过面对面沟通,比如情景案例,经过很多的推演,来看一个人是否通过实践获得了某些技巧和经验,从而判断他是一个初级经理,还是资深的人士。

这里举三个用来测试经验和技巧的情景案例。

比如,① 做为一个销售,马上要call high(和一个客户高层约见)你是会:A. 想一会再打电话,B. 直接拿出电话就打。你选会哪个?

这个情景案例,很多销售都不敢来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测的就是你的工作习惯,从习惯里面看一个销售的一些胜任特质。

这个情景案例的答案:测试的是销售的工作习惯,而不是事情对错。如果你选A,你一般是小Sales,如果选B,一般是大Sales。原因是:选B的人每天都在Call High,随时随地拿起电话就打;选A的是说明很少Call High, 因为少,所以要慎重思考,犹豫半天,才能拿起电话。

② 第二测试销售的情景案例:你约客户见面交流系统演示,但是你到客户现场,刚开始不久客户的决策人就拿起手机打个不停,并且说让你继续演示。请问这时候你如何处理:A 提示客户不要打手机,注意看演示;B 先停下,和其他人交流,等待决策人电话完毕;C 按照要求继续演示;D 收起电脑走人,另约时间。请问你选哪个选项?

③ 第三个测试销售的情景案例:一个企业客户正在选型,VP是决策者,但是他的时间很忙,即使是堵门他也没用见你;总监是关键意见提供者,具体选型的负责人,但他有可能被竞争对手搞定,对你都是很正式的接触,不冷不热;还有一个经理是具体事情协调人,但是对你的产品感受很好。这时候请你做一个销售计划。

本文就不给二、三的答案。这两个案例都没有标准的答案,从给出的最后答案可以看出销售的实际经验。

情景案例很适合用于测试关键岗位候选人的经验和技巧。问题是,很多时候有标准答案。

当候选人知道案例测他的目的以及答题正确思路后,大概就能命中。所以,情景案例需要不断更新,用过的绝不能再用。

关于能力如何提升?以后论述。简单点说,比如成交能力弱,说服性和控制意愿弱,就天天追销售干了什么,下一步要干什么。有的销售解决方案能力弱,本质是提炼客户需求中最重要的抽象和概念化能力弱,这就要带着他一起去客户现场,理解客户需求,难处,提炼如何解决它。透过能力短板,找到性格根源,然后一线经理手把手通过日常行为辅导。简单有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