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时候,需要逼孩子一把!“有时候”,是什么时候

 恬淡闲适 2019-12-14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如果说有那句话我最讨厌,那必然是“有时候,要逼孩子一把”。有时候,是什么时候?

到底要不要逼孩子一把?

【逼孩子,要冒“生命危险”;不逼孩子,成就一代“平成豚”】

中国官方发布过一组数据:中国是世界上儿童自杀第一大国,自杀的原因中学习压力过重占第一位(45.5%);在自杀者的年龄排列中:12岁占第一位(40.3%);

这样的一份数据,让人心寒,足以引起惶恐:到底要不要逼孩子一把?这毕竟是要冒“生命危险”的。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再看一份数据:日本宽松教育下的“平成废物”

有时候,需要逼孩子一把!“有时候”,是什么时候

从2002年开始,日本开始实施宽松教育为孩子们减压:包括了降低课业难度,减轻学生负担,不公布成绩,不对学生进行排名,学习内容减少三成,上课时间缩减一成...

而实施这项教育政策之后的结果,就是造就了一批纵情享受当下,不关心明天和未来,不愿工作、不愿奋斗、沉迷动漫的死宅,这一年代也被日本人戏称为“平成养豚”年代;

如果同样要用一份数据来进行佐证,那么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OECD)从2000年起开始举办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就是最好的证据:

  • 日本第一次参加时:数学第一、科学第二、阅读第八;
  • 宽松教育实行后,2003年日本第二次参赛,成绩变成了:数学第六、阅读第十四;

有时候,需要逼孩子一把!“有时候”,是什么时候

不逼孩子一把,不给他们压力,他们就成了一代“平成豚”。

在现实生活中同样有无数的例子在向我们诉说逼孩子成才(例如郎朗),又或者是因为高压而崩溃的事例(如药家鑫)还有诸如不逼孩子一把而后悔的(例如刘欢对女儿的看法),仿佛高压和宽松,就是两个极端,就如鲁迅先生说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消亡”。

实际上,高压和宽松之间应该存在一个平衡值,也就是文头所提及的“有时候”。那么,这个“有时候”,是什么时候?

“有时候”:高压的特定条件

【有时候:孩子有这个能力的时候,逼孩子认知自我】

前阵子无意中在网络上刷到一个视频:

这是一个赖在学步车上的孩子,出行必须依赖学步车,父母的态度不得而知。一次孩子坐着学步车出行的时候,在路上偶遇了一辆泥头车,接下来可爱的一幕出现了:这个孩子提起学步车,转身就跑

有时候,需要逼孩子一把!“有时候”,是什么时候

毫无疑问,这个孩子本身具备行走能力(简直就是健步如飞),在面对眼前的庞然大物时,求生欲让逼出了他的潜能。

无独有偶,在郎朗的成长过程中,同样遭遇了一次生命的威胁:在验证了郎朗有钢琴的天赋之后,父亲为了让他练琴,让郎朗自己选择,要么喝下毒药、要么跳楼,要么就好好练琴。

当孩子对某件事情具备天赋或相应的能力时,理应逼孩子一把,逼出孩子的潜力,让孩子认知自己。

孩子是无知的,这份无知包括他自己的能力几何,所以他们可以做出极恶的事情(例如往同学眼里塞纸片),同样他们也会因为对自己能力的无知,而选择放弃自己所擅长、力所能及的事情。

就如上面这个依赖学步车的孩子一样,他明明具备自己行走的能力;又如郎朗,彼时的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握着多大的一笔财富;

当然我们不赞同采取对孩子“以死相逼”的极端方式,郎朗只有一个,也是一个特殊个例,有着属于他个人的特定条件,倘若每个孩子用以死相逼来进行教育就能成才,那么也无需在此强调“平衡”的重要性。

【有时候:不能采取高压政策的条件】

既然逼孩子一把存在前提条件,那么不能逼孩子一把,同样也有着特定的情况。

  • 违反孩子客观成长规律的时候,不能逼孩子

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从生理上的握、坐、爬、走;从心理上的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潜伏期、青春期;

有些家长会无视规律,总想着让自己的孩子先行一步,领先他人或者方便自己,逼迫孩子掌握超出他们成长规律的能力,最终让孩子长歪了。

例如之前有个孩子不到3岁就掉头发,在接受检查之后,医生断言是因为压力太大--妈妈给孩子报上了各种辅导班、早教班。

有时候,需要逼孩子一把!“有时候”,是什么时候

  • 当孩子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不能逼孩子

逼,是给孩子一个外在动力,进而激发孩子的潜能,而不是用外在动力替代孩子的内在动力。当孩子对某一事物抱有负面情绪的时候,不能一味地逼孩子,应该先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

例如,当给孩子报了某个他具备优势(相对于自身)的兴趣班之后,没几节课孩子就闹情绪不愿意去了,我们应该先了解为什么他不愿意去。

往往让孩子耍性子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对这个项目失去了兴趣,而是因为他们在人际交往或者是适应规矩的时候出了问题。

此时若家长不问缘由的强迫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建立“这个兴趣使我难受、使父母讨厌我、惩罚我”的认知,进而真正放弃了这个兴趣。

  • 当孩子对该事物一无所知的时候,不能逼迫孩子

孩子是无知的,教育就是要让孩子从无知到自知,包括正确认识自己和正确认识世界。有些家长会直接跳过这个过程,认为自己所认知的,孩子就必须这样认知。

例如,有些家长在培养孩子自己吃饭的时候,认为孩子就是缩小版的成人,只要把勺子给孩子他就能把饭稳当地送到嘴里。可事实上,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学习练习的过程,他们必然会把食物弄得满地都是。

即便孩子在不断模仿家长吃饭的模样,但对于孩子而言,那仅仅是模仿这个动作,他并不明白这个动作的意义何在。

家长在这个过程中,要起的作用是帮助孩子认知“自己吃”这个动作对孩子自身的意义、好处,而不是逼着孩子做到自己吃这一个动作。

写在最后:逼孩子一把,不等于让孩子独自面对

毫无疑问,孩子终将离开父母,实现自我独立,但逼孩子一把,不等于让孩子独自去面对问题。逼孩子一把,实际上是拉孩子一把,扶孩子一把。

孩子是无知的,这份无知不仅仅是对他们自身能力的无知,还包括了对如何锻炼、发挥自身能力的方式的无知。

诚如郎朗的父亲郎国任,对郎朗以死相逼只是过程中微不足道的一环,真正起作用的,是他背后所付出的努力,他不断地给郎朗寻找名师,帮助郎朗找到适合他的练习方式,为了让郎朗参赛,他甚至不惜举债借钱出国。

激发孩子的潜能,家长给予压力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但请始终记得,给予孩子这份压力的本质,是帮助孩子自身成长,纠正孩子的认知,而非代替孩子的意志。

淅爸寄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劳、饿、控、拂乱”是方式,为的是坚强其意志,而不是有了“其所不能”才动心忍性。孩子如此,成年人,也是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