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立正确的五行观 | 如何学习好五运六气?(2)

 人品第一学问二 2019-12-14

下面开始要谈一谈要学习好五运六气需要掌握的技术层面的部分相关因素了。笔者撰写此次系列文章的初衷是给大家一个系统的引导作用,对当前学界的五运六气研究方面的部分最新学术思想,给予归纳总结以供大家参考学习。近5年来笔者重点研究了历史上各位医家如王冰、马莳、刘温舒、张景岳、汪机、黄元御、吴谦、张志聪等,以及近现代的如任应秋、方药中、杨力、顾植山、孟庆云、张登本、田合禄、苏颖等专家学者的五运六气观点,特别是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的学术观点。从顾老师学术观点中笔者在阴阳、五行,特别是开阖枢、六经欲解时等方面受益良多,在此特别感恩顾老师。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建立正确的五行观,愿大家能从中受益。

 不正确的五行观

当前对五行学说存在许多误解或者说是错误的认识。很多书本讲五行学说就是“木、火 、土 、金 、水五类物质”,甚至有些人直接说五行就是五材,是基于古人对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最常见的木、火 、土、金、水五种物质或元素的认识,所以才产生了五行学说。

于是乎,各类课堂、网上授课、中医健康讲座的老师们竟然臆想出:木生火,是因为木材能燃烧, 所以木生火;火烧后能变成焦土, 所以火生土;土里面可以挖出金子,所以土生金;金子埋的时间久了,就化成了水,所以金生水;木头都是长在水里面的,所以水生木。

此外还演绎出:水能把火灭掉,所以水克火;火能把金属熔化 , 所以火克金等等五行生克理论。这些随意的臆想和解释着实有些肤浅,这是没有真正认识五行的本源含义。

 五行不能简单理解为五种物质

要想树立正确的五行观,首先要知道,五行的概念不能简单地理解成为五种物质。

五行的“行”字,《说文解字》说:“人之步趋也”,也就是迈步行走的意思,进而可引申为行动、运行、运动。所谓“五行”,应是指自然界气的5种运行方式,或说是5种运动形式。

《史记·天官书》有云:“仰则观象于天,俯则法观于地。天则有日月,地则有阴阳。天有五星,地有五行。” 

可见五行观念的产生,是古人世代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规律而逐渐形成的,是一种象态。

    《协记辩方》曰:“行也者,言其行于地也。质行于地,而气通于此数之有五焉,故曰五行。”

由此可见,五行也是古代先人用以认识和解释客观世界一切变化规律的总结,五行的实质就是事物变化过程中显示出来的不同象态。

木、火 、土、金、水只是五行的标识符号

木、火 、土、金、水只是五行的代表符号, 

这个符号也可以用角、徵、宫 、商 、羽或青、赤、黄、白 、黑,亦或生、长 、化、收、藏 , 亦或风、热、湿、燥 、寒等等作代表, 不能因为用了木 、火 、土 、金、水的符号,就认定五行学说源于古代的“五材”说。


五行的特性

(1)“木曰曲直”:曲,屈也;直,伸也。曲直,即能曲能伸之义。木具有生长、能曲能伸、升发的特性。木代表生发力量的性能,标示宇宙万物具有生生不已的功能。凡具有这类特性的象态,皆归属于“木”。

(2)“火曰炎上”:炎,热也;上,向上。火具有发热、温暖、向上的特性。火代表生发力量的升华,光辉而热力的性能。凡具有温热、升腾、茂盛性能的象态,皆归属于“火”。

(3)“土爰稼穑”:春种曰稼,秋收曰穑,指农作物的播种和收获。土具有载物、生化的特性,故称土载四行,为万物之母。土具生生之义,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生存之本,'四象五行皆藉土”。五行以土为贵。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性能的事物或象态,皆归属于“土”。

(4)“金曰从革”:从,顺从、服从;革,革除、改革、变革。金具有能柔能刚、变革、肃杀的特性。金代表固体的性能,凡物生长之后,必会达到凝固状态,用金以示其坚固性。引申为肃杀、潜能、收敛、清洁之意。凡具有这类性能的象态,皆归属于“金”。

(5)“水曰润下”:润,湿润;下,向下。水代表冻结含藏之意,水具有滋润、就下、闭藏的特性。凡具有寒凉、滋润、就下、闭藏性能的象态,皆归属于“水”。

五行的生克制化

(1)“五行相生”,指五行之间存在着资生、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生关系按照“木、火、土、金、水”的顺序,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五行相克”,指五行之间存在着克制、制约关系。这种制约关系按照“木、土、水、火、金”的顺序,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五行相乘”,指五行之间的制约超过了正常的程度。又称“倍克”。

 乘,依仗其势,乘虚侵袭之意。相乘即相克太过,超过正常制约的程度,使事物之间失去了正常的协调关系。

  大家需要注意“相克”和“相乘”的意思是有区别的,前者是正常情况下的制约关系,后者是正常制约关系遭到破坏的异常相克现象。应于人体,前者为生理现象,而后者为病理表现。

(4)“五行相侮”,指五行之间的克制关系反转。

     侮,轻蔑。即欺侮,有恃强凌弱之意。相侮是反向的克制,所以又称“反克”,其顺序就是相克顺序的反向。

    五行乘侮关系在《素问·五运行大论》中被精辟归纳为:“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侮反受邪,侮而受邪,寡于畏也”。

特别说明:本文引用了部分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的学术观点,在此表示感谢。大家还可以参考我们近期编写出版的《五运六气入门讲记》一书。

《五运六气入门讲记

在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天猫、京东、当当网等均有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