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民国时期的伟人,也许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孙中山先生,但事实上有这样一个人物,他在上个世纪为中国制定了一个充满生机且与众不同的发展方向,然而还没有等到实现,他就去世了。如果此人能多活几年,那么如今的历史必然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个人就是宋教仁,他出生于1882年,来自湖南常德市。他不仅仅是革命运动的重要领导者和中华民国的创立者之一,是民国初期第一位内阁制的倡导者,更是我们“中国梦”最早期的寻梦人。 宋教仁自小聪慧过人,他6岁时开始进入私塾读书,19岁考中秀才,20岁考取学堂第一名,入学后没多久,宋教仁就结识了吴禄贞、黄兴等人,他逐渐对救国和革命产生了兴趣。1903年,宋教仁与黄兴、陈天华等人成立了华兴会。 第二年,宋教仁等人在长沙进行起义,谁料消息走漏,好在儿时一位挚友急忙赶来告知了宋教仁此事,他仓促逃往江边,哪知江边一条船也没有,眼看追兵就要追上他了,这时一旁的芦苇丛中竟出现一条小舟,一位渔翁带着宋教仁划向远处,躲过了清兵的追击。为了纪念这位打鱼老汉,宋教仁自此将自己的笔名命为“渔翁”。 起义失败后,宋教仁不得已来到日本学习深造。1905年,来到日本后的宋教仁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制度很感兴趣,在此期间他广泛且深入的阅读了大量的法治书籍,闲暇之余还翻译了许多文稿,在这个过程中他对西方各种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并认识到国家的发展必须重视人才的开发与利用,由此产生了对祖国发展方向的设想,他将这些想法写成册,以期待中国可以走上民主之路,实现新生。同年8月,他支持孙中山成立同盟会,并加入其中担任司法部的检事长一职,设立机关报《民报》。 宋教仁书法 回国后的宋教仁为了宣传自己的思想,建立反清力量,开始积极奔波于东三省,孰料在此发现了日本意欲策划侵占此地“间岛”的阴谋。为了粉碎日本人的计划,宋教仁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潜入日本内部收集证据,这为清政府后来保护间岛地区做好了充足准备,日本的侵华计划被粉碎,只得暂时放弃。 宋教仁在革命上的建树同样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1913年2月1日,在推广宪政时,宋教仁代表国民党与激烈的言辞驳回袁世凯政府当局;同年3月,宋教仁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促成国民党的胜利,然而宋教仁所做出的这些建树却引起了其他人深深的忌惮。国民党在国会大选胜利后,宋教仁正打算依照欧洲内阁制组阁,结果却在上海火车站不幸遇刺,在紧急送往医院救治后依然无力回天。 虽然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封建专制势力与宋教仁一直是敌对关系,但是为了大义着想,他在临终仍然决定让黄兴拟电报发文给袁世凯,并表示希望袁日后能够竭力保障民权。拟电报后没多久,宋教仁便倒在手术台上,永远地离开了人世,那时他年仅31岁。 在我国政党的发展史上,宋教仁献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虽然说同盟会为孙中山先生所创立,但是将同盟会与、国民公党、统一共和党、共和实进会等合并为国民党的,却是宋教仁“百计联络”的成果,并非他人做到这一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