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译读:韩愈《原道》

 老玉米棒 2019-12-15

译读:韩愈《原道》


非是藉秋风


简书作者

0.0962016-07-25 23:34

文/非是藉秋风



韩愈

首先申明,韩愈《原道》中的“学术观点”并不代表本人观点。作为《古文观之》中的一篇名文,放在这里,仅仅是研读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名作。


在《古文观止》中,韩愈的这篇《原道》算是为数不多研讨“道”的文章,也算是一篇哲学文章。韩愈所处时代,佛教、道教盛行,他对“佛老”深恶痛绝,非常恨,同时也非常狠地提出了“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的对策,以使儒家发扬光大。韩愈还因上书劝阻唐宪宗迎佛骨,险些被杀。不过,这里韩愈说的“道”只是顺应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统治的“道”:各阶层,各类人,各司其职,安守本分,社会正常运转。这种“道”与真正的“天道”还差很远。这篇文章中,韩愈并没有从哲学角度讨论“道”,更多的是从更好的顺应当时的社会管理方面进行浅层的论述,主要目的在于攻击“佛老”。下面就开始译读这篇文章。

韩愈先给耳熟能详的仁义下了定义:仁就是博爱,实践仁并且适宜就是义。就这样到达仁义叫做道。本文的标题原道就是:探求道。自我完善不依赖外部叫做德。至此,出现了四个概念仁、义、道、德。其中仁与义是确定的名词,道与德是虚设的位置。所以说道有君子和小人的分别,德有凶险和吉祥的分别。


《道德经》的作者老子轻视仁义,并不是他诋毁仁义,而是他视野狭小的原因。正如坐在井里看天并且说天小,并不是因为天真的小。老子把小恩小惠当做仁,把小心谨慎当作义,从这个角度看来,老子轻视仁义也就自然了。老子所说的道,是把他说的当作道,并不是韩愈说的道,他说的德,是把他说的德当作德,并不是韩愈说的德。韩愈认为凡是他说的道德都是结合仁义而言的,这是天下的公论。老子所说的道和德是去掉仁义之后的道德,是一家之言。


老子



周朝开创的“道”衰落,孔子去世,秦始皇焚书坑儒。黄老学说兴盛于汉朝初年。佛教兴盛于晋、北魏、梁、隋朝的时候。那时候谈论道德仁义的人不是归入杨朱,就归入墨子;不是归入道教就归入佛教。跟一家学说一致,必然跟另外的学说抵触。对归入的就尊崇,对其他的就贬低,对归入的就附和,对其他的就反对。后来的人想学习“仁义道德”的学术,到底听从谁呢?


杨朱

道家的人说:“孔子是我们老师的弟子”。佛教的人也说:“孔子是我们老师的弟子”。儒家的人,习惯了这样的说法,喜欢听佛老们的怪诞言论进而变得妄自菲薄,也跟着说:“我们的老师孔子也曾向他们学习过”这样的话。不仅仅在嘴上说,而且还写在纸上。后来的人虽然想学习“仁义道德”学说,可是他们向谁去学习呢?这种怪诞的言论太过分了!佛老不探求“仁义道德”的本原,不考察其变化,只是想听那些怪诞的言论。


古代的人民可以分为四类,现在的人民可以分为六类。古代施行教化的人只是其中的一类。现在施行教化的人是三类。种田的一家,吃粮的有六家。做工的有一家,使用器具的有六家。经商的有一家,而依靠它贩运货物的有六家。这又怎么能使民众不因群众而去做盗贼呢?


古时候人的灾害很多。等到圣人出世以后才教化人民互助谋生、彼此供养的方法。并且还给人民设置了君主和老师,为人们驱赶虫蛇禽兽,把人民安顿在中原地区,冷了就教人民做衣裳,饿了就教人民种庄稼。住在树上容易掉下来,住在洞穴里容易生病,然后教人民盖房子。设置工匠,帮助人民做使用的器具,设置商人,使之互通有无,为人民发明医药,拯救那些短命死亡的人,为人民制定埋葬祭祀的制度,增进人民之间的互爱,为人民制定礼节,规定尊卑秩序,为人民创造音乐,以排解郁闷,为人民规定政令,以督促那些怠慢懒惰的人,制定刑罚,以铲除强暴之徒。


因为有相互欺骗的事情发生,所以制作了符节、印玺、斗斛、权衡作为凭信。因为有相互争斗的事情发生,所以设置了城池、兵甲来守卫。圣人在灾害来的时候为人民防备,灾害将要发生,为人民预防。现在他们却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砸烂斗斛,折断秤杆,人民就不会争斗”这是不假思索随口说出而已。如果古时没有圣人,人类早就灭亡了。为什么呢?因为人民没有羽毛鳞甲足以生活在冬冷夏热的地方,没有强硬的爪牙用来争夺食物。


因此说,君王,是发布命令的人;臣子,是执行君王的命令并且实施到百姓身上的人;百姓,是生产粮食、丝麻,制作器物,交流商品,来供奉在上统治的人。如果君王不发布命令,就丧失了作为君王的权力;如果臣子不执行君王的命令并且实施到百姓身上,就失去了作为臣子的职责;如果百姓不生产粮食、丝麻、制作器物、交流商品来供应在上统治的人,就应该受到惩罚。


如今他们却说,一定要抛弃你们的君臣关系,消除你们的父子关系,禁止你们互助谋生、相互供养的办法,以便追求那些所谓清净寂灭的境界。他们也幸而出生在三代之后,没有被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所贬斥。他们又是很不幸,没有出生在三代以前,没有受到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的教导。


帝与王,他们的名号虽然不同,但他们之所以成为圣人的原因是相同的。夏天穿葛衣,冬天穿皮衣,渴了喝水,饿了吃饭,这些事情虽然不相同,但他们所以称为聪明举动的原因却是一样的。如今他们却说:“为什么不实行远古的无为而治呢?”这就好象怪人们在冬天穿皮衣:“为什么你不穿简便的葛衣呢”或者怪人们饿了要吃饭:“为什么不光喝水,岂不简单得多!”


《礼记》说:“在古代,要想让天下人都具备光辉德行的,必须先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治理好他的国家,必须先整顿好他的家庭;要整顿好他的家庭,必须先进行自身的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必须先端正自己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必须先使自己具有诚意。”既然这样,古时候所谓端正思想、意念纯真的人,都是为了要有所作为。如今那些人却想抛开天下国家,灭绝伦理纲常,儿子不把自己的父亲当作父亲,臣子不把自己的君上当作君上,百姓不做自己该做的事。


孔子作《春秋》,对于采用夷狄礼俗的诸侯,就把他们列入夷狄;对于采用中原礼俗的诸侯,就把他们当作是中原的国家。《论语》说:“即使夷狄有君主,还不如华夏各国没有君主。”《诗经》说:“进攻夷狄,惩罚荆舒。”如今,却尊崇夷礼之法,把它抬高到先王的政教之上,这不是差不多很快都要沦为夷狄了?


所谓先王的教化是什么?就是博爱即称之为仁,施行仁的行为并且适当为义。从这里再前进到达仁义就是道。自我完善而不依赖外界的叫做德。他的文献就是《诗经》、《尚书》、《易经》和《春秋》。它的法度就是礼仪、音乐、刑法、政令。他随人民的分类方法就是士、农、工、商,它们的伦理次序是君臣、父子、师友、宾主、兄弟、夫妇,它们的衣服是麻布丝绸,它们的居处是房屋,它们的食物是粮食、瓜果、蔬菜、鱼肉。它们作为理论是很容易明白的,它们作为教育是很容易推行的。所以,用它们来教育自己,就能和顺吉祥;用它们来对待别人,就能做到博爱公正;用它们来修养内心,就能平和而宁静;用它们来治理天下国家,就没有不适当的地方。


因此,人活着就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死了就就能受到合乎纲常的礼遇。祭天则天神降临,祭祖则祖先的灵魂来享用。有人问:“这个道是什么道?”我说:“这是我所说的道,不是道家和佛家的道。这个道是从尧传给舜,舜传给禹,禹传给汤,汤传给文王、武王、周公,文王、武王、周公传给孔子,孔子传给孟轲,孟轲死后,没有继承的人。只有荀卿和扬雄,从中吸取过一些东西,论述不详尽。


从周公以上,传道的都是在上做君王的,所以儒道能够实行;从周公以下,传道的都是在下做臣子的,所以他们的学说能够长久流传。然而,怎么办才能传道呢?我以为:不堵塞佛老之道,儒道就不得流传;不禁止佛老之道,儒道就不能推行。必须把佛老的教徒变为百姓,烧掉他们的书,把佛寺、道观变成民房。发扬先王之道作为治理天下的标准,使鳏寡孤独、残疾以及长年患病的人得到照料,这样做差不多就可以了。


———且待下回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