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最壮观的建筑——布达拉宫,红山上的雪域圣地

 DavidCCH 2019-12-15

无论你从哪个方向走近拉萨,远远地,你都会看到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官以气贯苍穹之势虼立在红山上。千百年来,多少信徒香客,倾其所有,走过千山万水,只为了来到这座世界上最高的宫殿,给达赖的灵塔添一炷香,给众佛硫一个头,给长明灯添上一勺酥油。而他们只走到白墙下,就已经长跪不起,泪流面!

这座藏民心中最神圣最崇高的佛教圣殿啊,到底凭什么样的魅力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历代传下来的贝叶经、佛像、法器、唐卡、壁画?还是价值连城的稀世文物封诏、诏敕、印鉴、金册、王册?更或者是这座宫殿本身具有至高无上的藏传佛教的权威地位?

世界遗产委员会是这样评价布达拉宫的:“布达拉宫坐落在拉萨河谷中心海拔3700长的红色山峰之上,是集行政、宗教、政治事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它由白宫和红宫及其附属建筑组成。布达拉宫自公元七世纪起就成为达赖喇嘛的冬宫,象征着西藏佛教和历代行政统治的中心优美而又独具匠心的建筑、华美绚丽的装饰、与天然美景间的和谐融洽,使布达拉宫在历史和教特色之外平添几分风采。”

如此,布达拉宫是非参观不可的。可我却不敢贸然踏上布达拉宫。远远地,在色拉寺的后山腰上,拉萨城尽收眼底,一目了然。而布达拉宫是那样醒目地傲然屹立在拉萨城中,恍惚间布达拉宫漂浮游移起来,仿佛想接纳我那同样漂浮游移的出壳灵魂。

回到布达拉宫脚下,依旧是缺少一份踏入的勇气,身边,一名执着的藏族老妇人面对着她心中的圣殿叩拜出刷刷的摩擦声,有节奏地敲击着我的心扉。

正午的阳光把我仰视的脸逼出了两行清泪,朦胧中,竟觉万分悲壮!

夜深人静之际,天寒地冻,街灯凄迷。我独自撑着一把薄伞,漫无目的地走在拉萨的街头不肯回去,猛然发现自己竟然又来到了布达拉宫前!为什么,这座千百年来不知道见证了多少人间悲欢离合的宫殿,每一次都让我怦然心动,而后滋生出许多的牵挂来?

就这样久久地站在斜风细雨里,如痴如醉。不远处,一部人力三轮车固执地守候着我这个唯一的顾客,本来还是打算走着回去的,而当我终于有些内疚地走向它,那车子居然马上踩开了。

走到了旅店门口,不经意地回头,竟看到那辆三轮车正匆匆掉头。那一刻,我终于释怀,布达拉宫,原来每个人都用不同的方式来爱它。感动之余,又作出了明天就去拜访布达拉宫的决定。

一级级从东部山脚踏上这迂回曲折的台阶,脚步感觉如登云梯般的轻盈,上至彭措多大门,经过幽暗弯曲的走廊,即进入宽阔的东平台——德阳厦。

由东平台扶梯直上即为上楼去各殿的廊廊道道,廊道内雕梁画栋,在每一座殿堂的四壁和走廊里,无一例外地绘有精美的壁画,我的脚步在这里开始变得缓慢起来。有风穿堂而过,暗香袭来,灯火摇曳,恍惚间,也不知什么时候仿佛成了公主身边那个用金粉勾边、重彩着色的侍女跟着送亲大军翻山越岭,扎营在雪山下的一汪碧湖边。我把日月宝镜递给陷入思念的公主,镜中并没有平日里会出现的家乡的面容,而是一张年轻英俊的脸,似曾相识,却从未谋面。

公主毅然扔掉镜子,那尖锐的迸裂声把我唤醒,已然看见壁画里公主和藏王和亲的故事接近尾声,五世达赖下令重修布达拉宫的史实跃然壁上。画师用流畅的线条,强烈的色彩对比把这位有着卓越成就的宗教领袖刻画得高大伟岸。连一个在工作中不慎摔死在台阶上的工匠都绘制得入“壁”三分。那鲜血淋漓的场面令整间屋子好像忽然间就充满了血腥味。

布达拉宫下,究竟有多少聪颖美丽的女子,倾其徵薄的力量来改写自己的命运呢?在法王洞里,我默默地问文成公主的塑像。在这个初成于吐蕃时期的洞里,还供着极为珍贵的松赞干布、尺尊公主和禄东赞等人的塑像,我却很是偏心地只在文成公主的塑像前供了一把从西安古城墙下带来的泥土。没有酥油,没有藏香,我闭上眼睛,双手合十,两个都是从西安走来的女子,跨越了千年时空,在这个布达拉宫最早期的建筑里完成了一次心与心的交流。

带着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我从幽幽暗暗的长廊甬道顺着高高窄窄的梯子,忽然就出来到了阳光灿烂的红宫顶上。面对着蓝天、白云、药王山和精细如沙盘的拉萨城长嘘了一口气,好像一下子就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凡尘。8座达赖的灵塔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最大的那一座,据说用了11.9万两黄金来镶包着五世达赖的真身。

我的脚下,便是当年松赞干布玉树临风、指挥着千军万马的地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