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起学《论语》15.22卫灵公篇——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文冠厚朴 2019-12-15

一起学《论语》15.22

卫灵公篇——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原文】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白话】
孔子说:“君子庄重自持却无所争,和群相聚却不结党。”
 
【释词】
矜:庄重自持自守。《后案》:“矜者,持己方正也。争者,与人竞辨也。”朱子:“无乖戾之心,故不争。”《集说》:“矜庄以自持,则易以不和,而失于争;群居而相与,则易以有比,而失于党。”
党:结党助私。《后案》:“党者,助人匿非也。”朱子:“和以处众曰群。然无阿比之意,故不党。”钱穆:“以道相处,以和相聚,故必有群,然无阿比之私,故不党。”
 
【先贤精义】
《论语点睛》曰:矜,则易争;群,则易党。故以不争不党为诫勉。
《论语注疏》曰:此章言君子貌虽矜庄而不争斗,君子虽众而不私相党助,义之与比也。
郑汝谐曰:矜疑于敬以直内故不争;群疑于义以方外,故不党。
江熙曰:君子不使其身侻tuì焉若非,终日自敬而已,不与人争胜之也。君子以道相聚,聚则为群,群则似党,群居所以切磋成德,非于私也
钱穆曰:不失己,群不专己
陈祥道曰:矜惜其行,则与人异,与人异则疑于有争;矜而不争,也。群居则与人同,与人同则疑于有党;群而不党,也。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和则矜而不争,不同则群而不党。矜故不失己,不争故不失人;群故不失人,不党故不失己。处己而思所以处人处人而思所以处己君子之道也。君子之不争不党,本于道德
伊藤仁斋曰:君子道德自持,非立异以为高,故“矜而不争”;物我一视,非苟同以狥俗,故“群而不党”。小人惟知有己而已,岂能不争?惟知有势利而已,岂能不党?
《论语商》曰:惟君子方能以一副中和精神主张世道。能矜却能不争,能群却能不党,此君子持己与人之妙
唐文治曰:争与党,皆足以致祸。惟穷理之精,故处之合乎中庸之道,所谓不戾乎世俗,不杂乎世俗,阳刚阴柔,皆得其善者也。
 
【本章参考书目】
《论语义疏》《论语注疏》《论语集注》《论语大义》《论语商》《论语古义》《论语集说》《论语点睛》《论语意原》《论语新解》《论语全解》《论语后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