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静观流水动观山 梧竹风光入画来

 凡秋一叶 2019-12-16
《姑苏晚报》
2019-12-01 00:00

  刘华文/摄

  梧竹幽居,如果不是熟知拙政园,一定会因幽居二字联想到一所栽有竹子和梧桐的幽静深院居所,不过这四方的亭子却也有雅室的意味,因为亭中四面被粉墙所围合,每扇墙上均有圆月空门,可谓是亭中居室。园林里凡物都有文化的多重含义,亭中而居,在心而非于身,故将此亭题名为梧竹幽居也就更加意蕴深长了。早年从旧门进入游览,这里正是中园的边隅,在隔断东园的复廊与水岸边造梧竹幽居亭,既打破了长廊的单调,又使廊柱与亭柱产生联系,使得这园中原本贫乏之处煜煜生辉。因而亭内有对联曰:“爽借清风明借月,东观流水静观山。”梧竹幽居的确是赏玩景色的绝佳之处,亭中圆月门洞得东南西北四景如画。南门之景观古桥老树海棠春坞,北门之景赏苍翠修竹幽篁,西门之景看层林山水楼阁,而东面的圆门将长廊框出一幅界画的局部来也是满目的笔墨情趣。此亭圆门似魔镜将景色收纳其中,春夏秋冬、风霜雨雪、朝阳晚照是风光轮转,变化万千。梧竹幽居亭多柱,每个亭角有四柱,一共是十六柱支撑着亭顶,固亭柱、粉墙、圆门给人一种迷幻的视觉。这是一里外玩赏之亭,绕亭周,就会见到门中有门,圆中套圆,月中见月,并且太阳光在圆月门内投下光影的弧线又生出各种奇异的形态。游人到此,都要在圆门内外进出穿游一番,赏景是动中取幽,惬意再添新奇。

  自然,梧竹幽居必见梧、竹,在亭的北面,黄石堆叠出一个精致小坪,与水岸黄石假山呼应一体,错落有致的石块中是片石的冰裂纹铺地,留空处所植翠竹茂盛、梧桐参天。倘若闲坐在亭内透过圆门观赏,那便是“修竹何年栽成林,百绿千翠入画来”。贝聿铭先生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巧用了这一翠竹框景的手法,而且在落地的大窗前隔一层朦胧的薄纱,使得翠竹映入展厅,清雅至极,美不胜收。竹为文人君子高风亮节的品格象征,但梧桐树的含义却是较为复杂。古代有说“栽桐引凤”,《诗经大雅卷阿》中写道: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是说梧桐能招来凤凰栖息,寓意祥瑞。除此之外,它还有忠贞爱情,孤独忧愁,离情别绪等多层含义,梧桐尤其在文人的诗歌词赋中留下了太多伤感的吟唱,宋代诗人李清照《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将其心中离别的悲痛挥写得淋漓尽致。而梧竹幽居就若一首婉约诗词,清丽、优雅又不失灵动、秀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