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的城市:省城、府城、县城

 光辉rlbr1vjwmb 2019-12-16

明代城市是在宋元城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过调整,明政府将地方行政区划定为省、府、县三级。另有省辖州(即直隶州),地位约当于府而低于府;又有府辖州(即属州),地位约当于,县而高于县。这样,明代的城市便有京城、省城、府(州)城、县(州)城四级。明朝的城市:省城、府城、县城

由于府城、省城大多与所在的县城同城,只是规模远大于当地一般的县城,因此,这些县城、府城和省城又是两位一体或三位一体的。而在江南的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工商业发展而兴起的市镇已呈现出繁荣的面貌,在北方边境地区,行都司及重要军卫的所在军镇也颇具规模,因此,这些地区的城市,除省、府、县城之外,还应包括市镇和军镇在内。

美国学者施坚雅在讨论中国古代城市与地方体系层级时有这样一段著名论述:

  • 在中华帝国空间结构中,……(有)中心地和相关的地方体系两个层级。一个是因帝国官僚政治为实施地方行政而建立,并以调整的;另一个起初是因经济活动的需要而成形的。前者反映了中国的官僚结构,因为这是个官僚的国家,是个衙门的世界,成队的官员被安排在有正式品级的各级行政职位上。后者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结构,因为中国也是个集市与贸易体系、非正式政治与多种亚文化群的世界。在这些亚文化群中,占支配地位的是在野官员、无职缙绅和重要商人。

这种分析既有其合理性,也有其片面性。因为中国历代的行政区域划分都是同时受着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出于地理环境、山川界限和交通条件的考虑,可谓“自然”的因素;二是出于社会稳定特别是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方面的考虑,这是“官方”的因素。而“中心地”即统治中心的确立,一般也是在当地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既很难找到绝对的“官方”或绝对的“自然”的行政划分,而“非中心”地一旦成为经济重镇,随之也将成为“中心地”即政治中心。官方结构中有着自然的因素,自然结构中也受到官方的控制。相对而言,在中国古代社会,区域范围越大,受官方因素的影响就越大;区域范围越小,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也就越大。越是经济发达地区及政治敏感地区,受官方因素的影响越大,越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也越大。在这个问题理清之后,就更能发现,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中国社会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分离总是暂时的,而统一却是趋势。明朝的城市:省城、府城、县城

明初仿元制,在各地建立“行省”,为地方一级建置。洪武九年六月,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但除了特别正规的公文,人们在各省的名称之后并不加“承宣布政司”或“布政司”的字眼,而是沿元朝旧习,并除去“行”字,径称某布政司为某省。

洪武九年改行省为布政司时,全国除直隶外,有12个布政司。后经几番调整,至宣德三年,除南、北二直隶,定为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13个布政司即13个省。13布政司所在地则依次为:杭州、南昌、武昌、福州、济南、太原、开封、西安、成都、广州、桂林、云南(今昆明市)、贵阳,几乎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城市。只有贵州省城贵阳为明朝新置,这里本是少数民族居住区,元朝设“顺元等处宣抚司”,明洪武五年改为贵州宣慰司,隆庆三年改名为贵阳府,其实仍保留少数民族居住地的特色。

宣德以后,明政府陆续向各省派驻巡抚都御史。至成化、弘治年间,巡抚已成了省一级最高行政长官,巡抚衙门也成了新的省级机关。一般来说,各省巡抚均驻省城。由于南北直隶管辖范围大,南直隶设有应天、凤阳二巡抚,北直隶设有顺天、保定二巡抚,应天巡抚驻苏州、凤阳巡抚驻凤阳、保定巡抚驻真定(今河北正定县)、顺天巡抚驻永平(今河北卢龙县)。闽、粤、赣三省交界处设有南赣巡抚,湖广、四川、陕西三省交界处则设有郧阳抚治,南赣巡抚驻赣州、郧阳抚治驻郧阳。苏州、凤阳、真定、永平、赣州、郧阳的行政地位超过一般的府城,可视为准省城。其中苏州更为全国著名的大城市,其规模远非一般的省城可比。

明朝在南北直隶和十三布政司共设有138个府,加上南北两京所在地的应天、顺天两座“京府”,共有140个府城,另有省辖直隶州城30座、军民府城11座,它们管辖着1 138县城和163个属州城:

北京并北直隶有府城8座:顺天、永平、保定、河间、真定、顺德、广平、大名,均为元朝的路城;直隶州城2座:延庆、保安;属州城17座、县城116座。明朝的城市:省城、府城、县城

南京并南直隶有府城14座:应天、凤阳、庐州、安庆、淮安、扬州、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徽州、宁国、池州、太平,除凤阳原为濠州外,其余都是元朝的路城;直隶州城4座:广德、和州、滁州、徐州;属州城13座、县城96座。明朝的城市:省城、府城、县城

浙江有府城11座: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台州、金华、衢州、严州、温州、处州,均为元朝路城;属州城1座、县城75座。明朝的城市:省城、府城、县城

江西有府城13座:南昌、饶州、广信、南康、九江、建昌、抚州、临江、吉安、瑞州、袁州、赣州、南安,均为元朝路城;属州城1座、县城77座。明朝的城市:省城、府城、县城

湖广有府城15座:武昌、汉阳、承天、襄阳、郧阳、德安、黄州、荆州、岳州、长沙、宝庆、衡州、常德、辰州、永州,其中汉阳、承天(原名安陆)、德安元代为府城,郧阳府城设于原郧县城,其余均为元代路城;直隶州城2座:靖州、郴州;属州城14座、县城107座。明朝的城市:省城、府城、县城

福建有府城8座:福州、泉州、建宁、延平、汀州、兴化、邵武、漳州,均为元代路城;直隶州城1座:福宁;县城57座。明朝的城市:省城、府城、县城

山东有府城6座:济南、兖州、东昌、青州、登州、莱州,其中济南、东昌、青州在元为路城;属州城15座、县城89座。明朝的城市:省城、府城、县城

山西有府城5座:太原、平阳、大同、潞安、汾州,其中太原、大同、平阳为元路城,大同又为山西行都指挥使司的所在地;直隶州城3座(本为4座,汾州升府):辽州、沁州、泽州;属州城16座、县城78座。明朝的城市:省城、府城、县城

明朝的城市:省城、府城、县城

河南有府城8座:开封、归德、彰德、卫辉、怀庆、河南、南阳、汝宁,其中归德、汝宁、南阳元时为府城,其余均为路城;直隶州城1座:汝州;属州城11座、县城96座。明朝的城市:省城、府城、县城

陕西有府城8座:西安、凤翔、汉中、平凉、巩昌、临洮、庆阳、延安,其中西安、汉中、延安元时为路城;属州城21座、县城95座。明朝的城市:省城、府城、县城

四川有府城8座:成都、保宁、顺庆、叙州、重庆、夔州、马湖、龙安,其中保宁、龙安元时分别为府、州城,其余均为路城;直隶州城6座:潼川、眉州、嘉定、邛州、泸州、雅州;5个军民府城:镇雄、乌撒、东川、乌蒙、遵义;1个宣抚司城:永宁;属州城15座、县城111座。明朝的城市:省城、府城、县城

广东有府城10座:广州、韶州、南雄、惠州、潮州、肇庆、高州、廉州、雷州、琼州,除琼州元时为乾宁安抚司外,其余均为路城;直隶州城1座:罗定;属州城7座、县城75座。明朝的城市:省城、府城、县城

广西有府城10座(含土官知府二):桂林、柳州、庆远、平乐、梧州、浔州、南宁、太平、思明、镇安,除平乐元时为府城外,其余均为路城;1个军民府城:思恩;直隶州城1座:恁祥;属州城47座(含土知州三十六)、县城53座(含土知县六)。明朝的城市:省城、府城、县城

云南有府城14座(含土官知府七):云南、大理、临安、楚雄、澂江、景东、广南、广西、镇沅、永宁、顺宁、蒙化、寻甸、武定;军民府城6座(内土官知府二):曲靖、姚安、鹤庆、丽江、元江、永昌;属州城41座(内土官知州九)、县城30座(内土官知县一)。明朝的城市:省城、府城、县城

贵州有府城10座(其中军民府城三):贵阳(军民府)、安顺(军民府)、思州、思南、镇远、石阡、铜仁、黎平、都匀、平越(军民府);属州城9座、县城14座。明朝的城市:省城、府城、县城

其实,并非所有的县城乃至府城都可以称得上是“城市”,中西部地区的不少县城乃至府城就其规模来说,不仅远不及江南地区的市镇。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官府县,大多只有用于交换的市却无用于防御的城,且由于人口的稀少、居地分散,其繁荣程度尚不及内陆乡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