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艺术家阎肃走了!德艺双馨的人生楷模

 心本心123 2019-12-17

18天写出歌剧《江姐》剧本

1961年,已是空政文工团创作员的阎肃从当时风行全国的小说《红岩》中得到灵感,决定以其中的主人公江姐为主线,创作一部歌剧。

整整写了18天,歌剧《江姐》的剧本一气呵成!然而,剧本写作仅18天,打磨、谱曲、排演却用了近3年。1964年9月,由阎肃作词,金砂、姜春阳、羊鸣作曲的歌剧《江姐》公演,旋即引起轰动,一年内连演200多场。

被誉为文艺界的“常青树”

著名艺术家乔羽曾说:“真正的艺术家都有两只坚实的翅膀,一只翅膀托着坚定不移的爱国心,一只翅膀载着光辉灿烂的作品。”这句话正是阎肃的真实写照。

有位老友曾经问过阎肃:“大家都说你是文艺界的‘常青树’,你是怎么做到的?”阎肃回答说:“‘常青树’不敢当。我在创作上没有什么窍门,只有8个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阎肃的业余时间,不是读书看报就是看演出,这些都是为了扩大眼界、增长见识。因为他坚信一条:“五谷杂粮”养人,而他“吃什么都香”,所以有人说他是学问的“杂货铺”。

为艺术,他一生勤奋

阎肃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懂得给自己定好目标,再穷尽智慧去实现它,即使成不了精品,也留不下遗憾。在创作中,他常常为一句歌词揣摩几个星期,为一个字茶饭不思。每一首歌词的背后,都是多少个辗转反侧的日日夜夜。“对我的评价,我唯一承认的,就是勤奋。”

这种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精神和作风,使得阎肃的作品一经推出便广为传唱,而且在漫长的岁月中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捧读他的一部部经典之作,不由让人感慨:打磨作品,他也在打磨着自己的人生;投入作品,他投入的是整个生命。

以一名普通老兵的标准要求自己

艺术恩师、为人楷模、普通一兵、一颗童心、古道热肠、时尚老头,这是人们对生活中的阎肃的形象概括。作为85岁高龄的老艺术家,阎肃总是以一名普通老兵的标准要求自己。

2009年,空政文工团彩排舞蹈诗《我们的天空》,中间有七八段的诗朗诵,请阎肃来录。他二话没说,推开手上的事,一会儿就赶到了礼堂,一句一句地朗诵。就这样反反复复录了两天。但用了一两次,导演觉得效果还是没出来,就拿了下来,重新请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录音。快80岁的人了,折腾好几回,白白费了那么大劲,但阎肃哈哈一笑,轻松地说:“没关系,那肯定是用好的哦!”

卡夫卡说:“人要生活,就一定要有信仰。信仰什么?相信一切事物和一切时刻的合理的内在联系,相信生活作为整体将永远延续下去,相信最近的东西和最远的东西。”你仍相信着什么?请据此作文。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