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平台里的诗词对联,大多是琴棋书画诗花酒情山水草木?

 梧桐树边羽 2019-12-17

文学反映时代。

有些东西是符合“存在即现实”的,我们感觉到平台里写诗作联多是琴棋书画诗花酒情山水草木,那么这就是这个平台上大部分诗文作者表现出来的一种创作态度。

我们不排除有一部分人的创作态度不同,但是那一部分人是极少数,少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见,所以我们放眼看去,满目花团锦簇,一片清雅和谐。

且不论这是不是好事,但这是客观存在的。

这说明我们这个时代就是这么个时代。为什么鲁迅会逐渐退出学生课本?为什么近代反思派的朦胧诗歌如今再无人提起?为什么大部分人都站在余秀华的这边反对食指?社会不需要这种挑刺精神的培养和成长,大众的眼光只有情、爱、山、水这些小情调的吟诵,看不到大情怀的挣扎。

诗是抒情言志的,精致的、美丽的文学作品。

诗承担着怎样的功用?诗的风雅、兴寄,用诗来表达家国情怀、社会思潮、人类大爱,自古至今都不会变。

不要说平台上,我们放眼整个中国现在的现代诗坛、古典诗词范畴,有几个人的作品还能有这种大到对社会的关怀,对民众的关爱?

没有土壤了,就算有那么一两颗种子极力发芽,探个头就被当作野草拔掉了。

诗心是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的,但未必能够正常表达。而当表达出来会被处理,就只能表达能表达的了,每一个人都是趋利避祸的,这是动物的生存本能。

即便是会写诗的动物。

不要怪当今的诗人无病呻吟,永远只围绕着情情爱爱、诗画山水转圈子,永远一副酸酸结结的文艺腔,这里面有颓唐文风时代的自愿沉沦,也有电闪雷鸣下不得已而为之。

每一个时代的诗风都与社会变革有关。

历史上的齐梁体,浮华空洞,到了初唐四杰,为之一振,除弊兴利,闯出一个盛世大唐的飞歌意象。晚唐朝政颓败,社会不思进取,晚唐体颓靡流艳,宋初晏欧、苏轼大兴文风归正,将诗文引回昂扬向上的正途,词牌也开创出豪放文体。

每一个时代,文学都被时代所左右,反映着当时代。

诗也是文学作品。

作为普通人,在平台上面的各种小情调泛滥的作品面前,我们是无能为力的。

能看清楚世代风潮,同时坚守我们自己的诗心,就已经算作得最好。

让我们静静地等待着诗风清正,革旧除新的时代来临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