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拥有好战略,才叫好公司|3.0战略机制系列之一

 西域匠人 2019-12-17

一年之计在于冬
拥有好战略,才叫好公司 来自致良知四合院 00:00 08:02

一个好战略,可以降低对干部员工能力素质的要求。真正的好战略可以让二流人才成就一流的事业。一个二流的战略,才迫切需要一流的人才去执行。

好战略不仅执行起来难度低,还可以激发公司上下的潜能和创造力。但凡期待天才去执行的战略,肯定是平庸的战略。若董事长自己生病却让干部员工吃药,优秀的人才就会转身而去。

因此,企业经营者需要不断成长自己,并带动干部和员工一起成长,企业才能不断进步。

人们往往高估短期动能,却低估长期势能。

短期之内一两年的趋势比较容易被看见,所以企业战略经常盯住了一两年的短期机会。但是,十年、八年之后回头再看,则是一声叹息——几乎每个短期机会都看到了,却错过了大势。

真正富有远见的战略是无声无息地做战略布局,“三五年之后见!”

大战略并不意味着大资源。真正的战略的源泉,是企业家有足够高的格局和境界,因而拥有足够的战略定力。战略定力有多深,企业战略就会有多大。

一颗迷失的心灵会错失近在眼前的机会,一颗纯粹的心灵能够敏锐感知身边的机会。因而,唯有提升了心灵品质,拥有了更高的格局和境界,企业家才能看清行业趋势、读懂社会需求,制定出真正的大战略。

企业读懂了客户,就能够制定出相当优秀的战略,而真正的大战略则需要企业读懂这个时代、读懂社会结构的变迁、读懂人性对美好的渴望。

哲学决定战略的好坏

1947年5月15日,有这样一份堪称完美的作战计划,其核心是18个字:“占领据点,掌握交通,由点控制线,由线控制面。”举例来说,控制了徐州,大体上就控制了京沪铁路线,由此就能控制华东地区。这个计划清晰明朗,然而,设计并执行这个作战计划的国民党军队,最终彻底退出了中国大陆。 

同样在1947年,3月18日,还有一份计划,16个字:“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结果是,共产党人最终赢得了全面胜利。

第一段话18个字叫“战略”,第二段话16个字则叫“哲学”。

在过去的经济周期中,许多优秀的企业衰落了,它们的战略看上去并不差,干部员工的素质也都不差,但为什么还会衰落?原因不是战术、战略,也不是干部员工的素质,而是企业的哲学出了问题。

哲学决定方向,战略决定路径。只有路径却没有正确的方向,企业的发展就处于危险之中,好比断了线的风筝。风筝的这根线原本应当连着大地,而大地就是客户。

希腊有一位神话人物安泰俄斯,强大无比,没有人能战胜他。但是他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他的脚不能离开大地。大地是他的母亲,一旦他的双脚离开大地,他将失去所有的神功武力。他的这个缺陷被对手洞悉,有一天对手突然把他抱住并举到空中,当双脚离开大地的时候,他就失去了一切。

当企业与客户、与时代、与人心失去链接的时候,就好比断了线的风筝,就立于危墙之下。

使命决定战略的好坏

每家企业几乎都有自己的使命。顺风顺水的时候,使命的重要性体现不出来;当企业遇到真正难题的时候,使命的力量才会展示出来。当企业面对困境乃至绝境,必须做出战略判断和战略选择的时候,才是考验使命真假的时候——唯有真正发自内心的企业使命才拥有一种强大的感召力。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使命,许多人会说我的企业就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其实扪心自问,许多企业的使命就是挣一点钱,或者为自己谋一点名而已,停留在这个层面的使命,在顺风顺水的时候企业还行,一旦遇到困难,它就不足以引领企业超越那些障碍。

做企业是极富挑战的苦差事,每隔三五年或者每隔七八年,就会有要死要活的挑战摆在企业家面前。但凡没有经历过风雨的企业,都不足以成熟和成长。然而面对风雨的时候,企业何以能够超越这些挑战?

使命不是写出来的文字,唯有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使命,才有感天动地的力量。企业如果缺乏使命,干部员工的生命就不会燃烧,从上到下都会充斥一种浑身“无力感”,遇到重大挑战的时候就冲不上去,这是从源头上的力量不足。

因而,使命、哲学、战略、战术,这是企业的四层架构。几乎每个企业都在战略和战术上花了大量的时间,然而恰恰在使命和哲学上没有投入足够多关注,导致企业陷入危险之中。

如果不认真思考使命与哲学,企业就不会有好战略。即便遇见一个比较好的机遇,企业可以获得快速发展,也是暂时的辉煌——好机遇并非好战略,机遇过去之后,企业又重新回归了平淡,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实力。

“一年之计在于冬”,冬天正是晦养厚积的最佳机会,如果冬天不能好好反省提升、积蓄实力,到了春天就没有足够的种子可以播撒,也没有肥沃的土壤用于耕耘。所以,一年之计不在于春,而在于冬——冬天才是决定一个人、一家企业在下一个经济周期能否获得丰收的根本。

天下大事一直都是如此,纷繁复杂、变化万千。

并非只有2019年才有冬天,2018年也有冬天,每一年都有冬天,明年、后年每一年都有冬天。

经济周期总是会周而复始,经济形势也一直起起伏伏。过去很多年,中国经济增长态势良好,呈两位数增长的时候,也只有极少数人把握了机会,多数人都与大势擦肩而过。所以,今天我们与其抱怨担心,不如积极建设自己。

一颗迷失的心灵会错失近在眼前的机会,一颗纯粹的心灵能够敏锐感知身边的机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