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崇山峻岭苍龙跃 戍边为民保平安

 锦绣文章天下汇 2019-12-17

弘扬历史文化

讲述长城故事

12月4日,保定西北,雪后涞源,崇山峻岭间多了一份冷冽。

站在山脊上的浮图峪长城敌楼,抚摸着斑驳残缺的青砖,看着蜿蜒远去的边墙,听着呼啸而过的北风,投身塞上的感觉油然而生。

对此,深有体会的涞源文保所所长安志敏说,2002年9月开始长城普查,他们一行4人用时近一年,才将涞源境内长城的家底摸清楚。“那时候装备不好,得用百米测绳一步步丈量,用罗盘定好长城的走向。到了12月份测量浮图峪长城的时候,那叫一个冷啊!为了抗寒,每次吃饭都揣一小瓶酒,冷了就喝一小口……”安志敏说,正是一步步测量、研究,让他深切认识到长城的伟大。

按照安志敏的说法,南连倒马关、东接紫荆关的涞源明长城,从涞水县金水口城堡入境,至涞源南马庄狼牙口的香炉石村出境,入山西灵丘县上寨。“涞源境内的长城总长122.5公里,其中明长城全长116.5公里,城墙83.5公里,山险33.8公里,敌楼264座。”安志敏说,涞源长城的楼台修建较早,城墙修筑较晚,在明神宗万历元年至万历四年(1573—1576),才用边墙逐渐连为一体。

“根据我们发现的明代石刻,涞源境内长城大致包括乌龙沟、浮图峪、宁静安、白石口、插箭岭、狼牙口等段落。其中乌龙沟段保存最为完好,白石口段敌楼被破坏得最为厉害。”安志敏说。按照史料记载,涞源境内长城的用料来自外地,不过普查后发现,长城沿途存在不少砖窑,还能发掘出明代长城砖。由此可见,涞源境内长城多为就地取材。

“很多人觉得,长城不就是一道墙,连着点烽火台嘛,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安志敏笑着说,“可不是那么简单!”按照他们的普查和发掘,长城是一道由城墙、敌楼、关城(城堡)、关隘、战台、烽火台、马面,综合而成的立体军事防御工事。涞源境内的长城,主要是为保护紫荆关而建立的。

以保存最为完好的乌龙沟长城为例。在普查中,安志敏发现,山梁上的长城,在墙外20米左右的地方,往往还设置了一道劈山墙。“这道墙一般都是把山石劈开,直上直下高两三米,让敌人很难直接攻打到长城墙下。如果是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地方,古人还会在墙体几十米外设置一道挡马墙,让骑兵很难顺利抵达城墙下。”安志敏说,在个别重要长城关隘处,古人还会在距离墙体500—1000米的地方,设置一道水门,专门用来放哨、瞭望和侦察。

即便是敌人凶猛,在攻打到长城墙下之前,还得接受“红衣大炮”的轰炸。“前前后后,我们发现了多门长短不一的‘红衣大炮’,以及存放火药、铁砂的瓷瓮,还有一些铁弹丸。在400多年前,这已经是最具威慑力的武器了。”安志敏说,“即使能冲过火器‘洗礼’,进攻的敌人还得遭遇多轮箭雨。”普查中,他们发现了很多箭杆和金属箭头,有铜质的,也有铁质的。在这样的立体攻击下,敌人会伤亡惨重。最终能攻打到城墙下的敌人还得面临擂石、滚木等自上而下的攻击。“好不容易爬到城头,敌人会发现迎面而来的是红缨枪和三股叉的穿刺。”安志敏说,普查中他们发现了一些金属质红缨枪和三股叉,虽经历了400多年风雨,看上去仍锋利无比。

“烽火台、敌楼、关隘、边墙,各种防御装备和驻守士兵,共同构成了长城军事体系。”安志敏说,在没有长城军事体系的明朝初期,游牧民族劫掠内陆的记载非常多。随着长城的逐步完善,虽然仍有游牧民族“毁墙而入”的记载,但情况已大为改观。

雪后涞源长城。孟海英 摄

明代远距离攻击的终极武器——“红衣大炮”。资料图片

涞源长城普查时发现的箭头。资料图片

长城防御近战武器——三股叉。资料图片

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时光回溯到400多年前的明嘉靖朝,对于耗费巨资和时间修建长城,当时的士大夫们同样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知。

明代学者陈全之创作的社会经济研究《蓬窗日录》中,多角度对修建长城做了肯定性论述。文章称,随着长城军事体系的修建,胡虏入侵大为减少,百姓更愿意在边塞居住,部队的士气上升了,境内的安全环境大大提高,粮食的价格下降了,经商环境也大为改善。

时光荏苒,历史硝烟散去,而今留下的是盛世的宁静与祥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下,作为中华民族精神象征的长城不再是保护人民的防御工事,而是一笔亟需保护和发掘的历史财富。在这笔堪称无价的财富中,我们庆幸涞源境内长城,经历400多年风雨后,依旧保存较为完好,等来属于它的觉醒。


编辑:晚小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