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四景山水图卷》看明嘉靖青花人物故事图罐纹饰内容

 芝润斋 2019-12-17
四景有时:从《四景山水图卷》看明嘉靖青花人物故事图罐纹饰内容

明嘉靖 青花人物故事图罐

那我们如何认定明嘉靖青花人物故事图罐上的这四幅图就是春、夏、秋、冬四景图呢?南宋刘松年的《四景山水图卷》可以作为对照来判断。这一幅作品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图卷分为四段,分别描绘春、夏、秋、冬四时风光,《宋画全集》(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86、87、232页)中这样描述,“春景为踏春归庄,画堤边湖畔一庭院,树木成荫,桃李争妍,水草丰茂,生机勃勃;夏景绘庭院清旷,一文士坐于临水亭阁之中,享受从湖面吹来的凉风,一童仆侍立于侧,亭外花木丛生,水中荷叶田田;秋景绘树石环绕的院落中窗明几净,通幽曲径,一雅士端坐屋内,静观湖山景色,其景颇似西湖‘平湖秋月’;冬景写踏雪出庄,远山积雪未融,虬松苍翠依旧,一人撑伞骑驴行于桥上,前有童仆引路,境界冷寂。”画卷四季景物分明,充满了诗情画意。

四景有时:从《四景山水图卷》看明嘉靖青花人物故事图罐纹饰内容

南宋 刘松年 四景山水图 春

四景有时:从《四景山水图卷》看明嘉靖青花人物故事图罐纹饰内容

南宋 刘松年 四景山水图 夏

四景有时:从《四景山水图卷》看明嘉靖青花人物故事图罐纹饰内容

南宋 刘松年 四景山水图 秋

四景有时:从《四景山水图卷》看明嘉靖青花人物故事图罐纹饰内容

南宋 刘松年 四景山水图 冬

看到这四景图卷,其中很多画面内容与构图在青花罐中的画面中都能找到影子,尤其是夏、秋时节主人在亭阁屋宇中样子,也许明代的匠人就是以此为蓝本,抑或是从中获得了某种启发和灵感吧!对照刘松年的四景图,我们对嘉靖青花罐上的四幅图可以确定为春、夏、秋、冬四景图。四景图画卷由于有设色,对于景物的颜色表现较为到位,因此画面内容四季特征十分鲜明。但嘉靖青花罐中的图像由于仅能用青花一种色泽表现,对于景物颜色的变化则无法表现,必须凭借画面内容的其他因素综合判断季节的变化。

四景有时:从《四景山水图卷》看明嘉靖青花人物故事图罐纹饰内容

明嘉靖 青花人物故事图罐 局部

第三幅为春景图。春暖花开,临窗作画,开窗赏春景也不会太冷,而更重要的是在画面右下角由不规则网格状覆盖的一块面积,有较粗的线条与其他区域分隔开,这种表现方式为土田。院中专门开辟一块田地,作为耕种或养殖使用,两名男子一持棍状物一提水桶正在劳作,应是春天耕种的开始。而主人屋子周围可以看到阔叶、针叶的树木和植物,但屋子左侧却伸出花朵好似没有怒放的树枝,没有叶子,也给人以春天先花后叶的状态。院中地面虽有植物生长,但不见丛草,说明尚在春天还未发出。

四景有时:从《四景山水图卷》看明嘉靖青花人物故事图罐纹饰内容

明嘉靖 青花人物故事图罐 局部

第四幅为夏景图。画面中枝叶繁茂,地面石块、土堆旁丛草茂密;主人开窗透气通风,屋外的人也疾步快走,好似不愿久留,或许是夏日炎炎,不愿长时间在户外活动吧。

四景有时:从《四景山水图卷》看明嘉靖青花人物故事图罐纹饰内容

明嘉靖 青花人物故事图罐 局部

第一幅为秋景图。秋天渐近,已经不像盛夏那样烈日炎炎,人们已经可以坐在户外赏景游乐了,但暑热尚未全消,室外活动难免受热,扇子也能派上用场。院子里的各种树木、植物仍然很茂盛,但地面的丛草渐渐稀疏了些,明显看出已不如夏天那么茂密了。

四景有时:从《四景山水图卷》看明嘉靖青花人物故事图罐纹饰内容

明嘉靖 青花人物故事图罐 局部

第二幅为冬景图。从画面看,应是以踏雪寻梅的故事来构图的,虽然看不到雪景,但可以认定其主题是冬季。

这样,以上四幅图从第三幅开始按逆时针顺序排列为春、夏、秋、冬四季图景。四幅图单从画面的人物、景色、树木来看,不太容易分辨出四季的特色,植物、树木都较多,且看上去也很繁盛,这或许是因为器物的生产地处南方的景德镇,这里四季中植物、树木生长都很旺盛,树叶、枝叶远不如北方变化强烈,因而造成画面中季节的差异不是特别鲜明,为我们的主题判断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四景有时:从《四景山水图卷》看明嘉靖青花人物故事图罐纹饰内容

明嘉靖 青花人物故事图底款

此外,还有一点可以增加一定程度的佐证。青花罐底部有“大明嘉靖年制”六字三行年号款,款识的正面位置一般是与器物主体纹饰的正面相一致的。这件嘉靖罐底部的款识正面位置与罐身画面中的春景正对,至少说明这一画面是罐身图案的起始位置。那么放在春、夏、秋、冬四幅画面上作为第一幅出现,一定应该是春天了。

四景有时:从《四景山水图卷》看明嘉靖青花人物故事图罐纹饰内容

明万历 青花人物故事图罐

同样题材的作品常见于明代嘉靖和万历时期,以嘉靖时期为多,万历时期明显是继承和模仿自嘉靖时期,但这种模仿是机械式的,在存世的作品中虽然看得出在构图上是嘉靖朝的翻版,但在细节的刻画上却是僵硬和刻板的。

中国古代瓷器上以人物故事图为装饰的器物很多,尤其以明、清更盛。这些人物故事图的主题多样,既有基于历史史实的故事,又有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既有表现世俗风情的日常故事,又有反映吉祥寓意的神话传说故事。无论是哪一种题材,如何准确地解读故事内容对我们来说常常并不是一件易事。很多耳熟能详的故事如西游记、三国、水浒、西厢记等判断起来较为简单;但很多画面所反映的故事情节并不是很容易判定,尤其是那些构图相似、人物形象雷同的画面判断起来就更难。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文学作品,尤其是各类杂剧、小说等多如牛毛,要准确地判断出故事画面出自哪一部作品哪一个情节难度还是很大的。这就要求我们熟悉古代的历史、典故、文学作品等内容,善于寻找和把握瓷器画面中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具有符号化意义的图案、人物,进而与相关的典籍文献相映证,确定画面的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