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遍阳春 | 黯豆腐

 369蓝田书院 2019-12-18

我的童年在农村度过,对于农村总怀有一份感激,

每次写关于美食的文章,内心总会浮现童年往事,花花草草,点点滴滴,早于生根于岁月,

流年几许,不曾远离。

“乡村四月无闲人,才了桑蚕又插田”

何止四月?一年到头,农民都有干不完的活,除了过年过节,其余时间,就像蒙了眼睛的驴子,不知疲倦地劳作,日出而起,日落而归。

也有例外的时候,那就是下雨天。

下雨天,很多农活是干不了的,这个时候,持家有道的妇女,就会想方设法做一些好吃的东西犒劳辛苦的男人和满脸菜色的小孩。但贫穷的农村,可以获得的食材实在有限,除了自家种养的农作物,基本就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所以做豆腐就成为农家下雨天最普遍的改善生活的选择。

一大早,勤劳的妇女便带上自家的孩子,用扁担挑上泡好的黄豆,到村子里公用的大石磨磨豆浆。

石磨直径一米左右,磨盘也有50公分,并不是现在电机带动的所谓石磨可以比拟的,小孩是根本推不动的(这种石磨现在被很多城里人买来做泡茶的茶台了)。推磨的东西是一个T字型的木做推吧,直木前端有一个向下弯曲的钩子;磨盘侧边凿一个方形的口,嵌入一个长方形的带圆孔的厚厚的木板,磨豆浆的时候,把钩子套在厚木板的圆孔里,妇女双手握着T木的两边,立好马步,向前一推,石磨便轻快地转动起来。小孩的任务就是往磨口里放泡好的豆子。

一家磨好,就到下一家---一般下雨天,总会有好几家做着相同的事情。

把磨好的豆浆放在大铁锅里,架上柴火,把豆浆煮沸。煮沸的豆浆要过滤,做法是用一块白布铺在木桶的桶口,呈漏斗状,小孩扯着布不至滑下,妇女舀起豆浆轻而慢地倒在布上,经过过滤的豆汁便缓缓流进木桶,布上留下的是磨得不够细的豆渣---这种豆渣是非常影响豆腐的味道的,必须去除,豆渣一般是用来喂猪的,对于常年粗茶淡饭的猪,豆渣已经是最极品的美味了。

去了渣的豆汁,就开始点卤了。

我记得以前家里做豆腐的时候,会把平日在地里捡的一种白色(有些也间杂着红色)的石头放在柴火里烧,直到石头被烧透,把烧透的石头碾成灰,混在豆汁里,便成。不大一会,豆浆慢慢变成了凝固的膏状,这时小孩就可以吃豆腐花了,一人一碗,放上白糖,就是童年时最为喜欢的食品了(后来去北方念书,发现北方的豆腐花竟然是咸的,当时的感觉只能用目瞪口呆形容)。

这时候,妇女会拿来一个竹编的大筛,铺上白布,然后把膏状的豆汁舀上去,差不多的时候便把布的四个角翻上来盖住,整个呈四方形状,然后在上面放一块木板,木板上面再放一些重一点的东西,这样做的目的是把水分挤干。

经过几个小时,豆腐便成了。

做好的豆腐如何炮制,就各家有各家的做法了,最受欢迎的做法当然是“黯(音)豆腐”。

一般做豆腐的日子,妇女都会一大早到村口的肉档卖最便宜的猪肥油,俗称肥板,这是能将豆腐味道提高一个层次的佳品。把切成小块的肥板放在铁锅慢火煎出油,直到猪油出尽、肥板变成金黄的颜色,这时候把切成方块的豆腐放在满是猪油的锅里稍微煎一下定型,然后下水下酱油,大火烧开,慢火烧一个小时左右。

烧到差不多的时候,放韭菜。韭菜的搭配是点睛,有别于其他地方多用香葱配豆腐的做法,韭菜是我们家乡的传统配料。

下韭菜的同时,要下稀淡的生粉水一起。

随着火候的老到,锅里的酱汁越来越浓稠,豆腐的颜色也越来越深、呈现诱人的红棕色,一般妇女看豆腐的颜色就知道是否可以起锅了。

豆腐做好,一家人便齐齐整整坐上饭桌,享用今晚这唯一的一道美味。

小孩对于猪油渣,有着极大的兴趣,小孩多的家庭,甚至会因为猪油渣分配不均的问题产生口角,最后要母亲分配,以示公平。

大人能吃到猪油渣的机会是不大可能的。

吃着散发韭菜和猪油渣香味的嫩滑入味的豆腐,听着屋檐雨水滴落在地面的声音,就算在小孩的年纪,我都有一种不可理喻的满足感。

成年以后,我非常喜欢听香港明星徐小凤的歌曲《故乡的雨》,每次听,最先想得的就是童年时候家里的“黯豆腐”,带着韭菜和猪油渣的豆腐香味,随着音乐,飘入鼻子飘入脑海,故乡屋檐的雨水便一幕幕在眼前浮现,

点点滴滴落在心头。

可惜现在街市卖的豆腐,已经不像童年的豆腐了,豆渣是不会除去的,就连用的黄豆都不是本地的种了,口感粗、味道就更不用提了。最糟糕的是,家里的女人都会听从养生专家的忠告:猪油是极易致癌的物质,是不能吃的。

所以做出的豆腐已不复往时风味--没有猪油和韭菜生粉水做的豆腐,简直不能算是黯豆腐,只能算是一种带着豆味的食品了。

关于豆腐的记忆,大概也只有在《故乡的雨》的歌声中,寻找到某种只属于自己的味蕾的记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