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后,古建筑的破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因为建设而带来的破坏,一种是文革造成的破坏。 一、建设带来的破坏。这种破坏持续时间最长。建国初期搞建设,城墙、城门、牌楼等确实阻碍交通,结果就被拆除。当年我国还学习苏联在城市中修建环状公路,于是很多城市有了一环、二环、三环。北京当时就是以天安门为中心,向外修建环状公路的。难道城市的建设与古建筑保护就不能和平共处吗?其实是可以的。当年,梁思成提出的城市建设方案就可缓解城市建设与古建保护的矛盾,他认为可以在老城以外的地方选择一个新的中心建设新城,这样老城不搞大的建设就可以避免破坏,但是政府并不采纳。改革开放后,文物保护意识虽然增强了,但由于城市的大建设,对古建筑的破坏仍在持续。 二、文革带来的破坏。在“破四旧”思想的影响下,一些群众开始对旧建筑进行拆毁。有的拆除城墙的城砖建造自家房屋或者卖出去,有的推倒石碑和牌坊。古老的建筑提抗住了几百年的日晒雨淋,却没能躲过人的摧残。 下面介绍今天的主角 姓名:关帝庙戏台 地点: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中阳乡辛章村 文物等级:未知 时代:清 拍摄时间:2016年 戏台前长满了草 屋檐塌了,墙也倒了 几根木柱努力的支撑着屋顶 这部分房顶相对完整,但也破了几个大洞 墙中间的木柱断成了好几节,墙体好像是红砖砌的,应该是当地村民不忍看到屋顶倒塌而补砌的。 现在的人习惯看电视、上网,看戏的人少了,唱戏的也少了,戏台失去了原有的功能,也就荒废了。 希望大家能随手转发出去,看到的人多了,就能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这座戏台就有修缮的希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