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逝去的国门---北京中华门

 来来永胜 2019-12-18
历史上共有两个中华门,南京亦有中华门。本期介绍的是北京中华门。
中华门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建成时,因是皇城的正南门,古人又以南方为尊贵,所以享有“国门”的地位。它的名称随朝代的更替而变迁,明朝时称大明门,清朝时改名为大清门,辛亥革命后,1912年改名为中华门。

中华门

此门在北京中轴线上,此门曾是明清两朝的国门象征,平常日子不得开启。

大清门

大清门匾是石头作的,青金石琢制成字,镶嵌在石中。中华民国成立后,选定了1912年10月9日(辛亥革命一周年庆典的前一天)将大清门更名为中华门,本想把石匾拆下翻用背面刻上“中华门”即可,待将石匾拆下后发现里面竟是“大明门”三字。

1952年为扩建天安门广场,在苏联专家的建议下于1954年被拆除,1976年毛泽东逝世后,在其原址修建了毛主席纪念堂。

毛主席纪念堂

今夕对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