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区分民、士、君子、仁人、善人、贤人和圣人的不同——卫灵公篇第十五?三四

 背后国文 2019-12-18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钱穆译】先生说:“人生有赖于仁,尤甚其有赖于水火。吾只见蹈火蹈水而死了的,没见蹈仁而死的呀!”

【杨伯峻译】孔子说:“百姓需要仁德,更急于需要水火。往水火里去,我看见因而死了的,却从没有看见践履仁德因而死了的。”

【傅佩荣译】孔子说:“百姓需要走上人生正途,胜过需要水与火。为了得到水与火,我见过有人牺牲了生命,但是却不曾见过有人为了走上人生正途而死的。”

第一句“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是说民众对于仁的依赖要甚于对水火的依赖,直接道出了人生活着的目的是追求仁道,而不是仅仅为了生存。第二句“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是说当时的世道孔子只看见有人为了生存而不惜牺牲生命,而没有人为了追求仁道牺牲生命。孔子是在抱怨没有人能够“杀身成仁”,整个社会的人都在忙着生存。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8》)孔子说,只有仁人志士,他们不会为了求生而放弃仁的追求,他们可以为了成就仁道而不惜牺牲生命。本章孔子说他没有看到有人愿意为了追求仁道而不惜牺牲生命,那么也就是说他没有看到“志士仁人”。看似抱怨,实则孔子是希望民众都能成为“志士仁人”,勉励大家一起努力,为了仁的追求牺牲了性命也在所不惜。

【再读补漏】传统和常规的解释犹如上面三位先生的一样,把“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都解释成“百姓对仁的需要胜过对水火的需要”。如果这样是正确的话,那么古时候中国的老百姓太伟大了,他们能主动追求仁道、仁德。事实如此吗?

当然不是,如果我们能正确区分民、士、君子、仁人、善人、贤人和圣人的不同,就能很清楚地知道这样的解释是不正确的。

在《论语》中,“民”的概念是很明确的,就是指普通老百姓。他们不能像士一样有机会读书,接受教育,也没有像士一样有道德追求,当然就没有机会成为君子或仁人,更不可能成为善人、贤人和圣人了。当然他们可能会有他们达不到的人群的行为,但他们不可能成为那样的人。所以要说“民”对仁的需要胜过对水火的需要,根本没可能。

我们再看后面一句“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这里的水火的意思应该也明确,就是指洪水和大火的灾害,只有这样解释才能有“蹈而死”的可能。正常情况下,我们需要的水和火不会让人“蹈而死”,只有洪水和大火才会让人有死的可能。那么这个前提明确下来了,后面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孔子说他看到过有人因为其它原因而不惜赴汤蹈火而死,没有看到过有人因为对仁的追求而赴汤蹈火。

“甚”解释成超过没问题,那是什么东西超过?因为主语是“民”,那么肯定不是他们对仁的需要超过对水火的需要,而应该是老百姓对仁的追求的害怕程度超过对洪水或大火的害怕。因为他们是“民”,所以他们宁愿死也不愿意去追求仁道。孔子为什么这么不厌其烦,大张旗鼓地去宣扬仁道,就是因为太多的人惧怕去追求仁道。

《论语》对“民”的描写在其它篇章也有所反映,如《论语·宪问18》孔子所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这里的“民”是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边开,沦为落后民族了的人。是守着小节小信,在山沟中自杀,还没有人知道的人。

其它如《论语·宪问44》篇,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论语·公治长15》篇,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雍也27篇》,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泰伯9》篇,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子路3》篇,“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4》篇,樊迟请学稼。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等等,都说明了“民”的概念以及“民”和其他人的不同。

可能以上解读有人会提出异议,但我认为,这样的解读应该有其合理的地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