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吴江:打造回应时代需求的优质教育

 杜伟强 2019-12-18

全国教育大会以来,中央印发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这3个文件既注重针对性,又体现系统性,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重大部署,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迈入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新阶段。近年来,苏州市吴江区着力于构建更加优质的基础教育,推动区域内中小学走上内涵发展之路。

让更多的孩子遇见好老师。我们下大力气抓教师队伍建设,高峰引领骨干教师,以薛法根小学语文组块教学研究室、管建刚作文教学研究室和唐琴省领航名师工程中学历史名师工作站为龙头,30多个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以及名师研学中心为骨干,引领带动全区骨干教师和后备人才持续成长。我们集中研培青年教师,在全省率先设立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18所。如盛泽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基地校,集中优势培养种子教师,成熟后再成批派往各校区。“总部平台大、机会多,新生力量在优秀团队中的成长速度更快,‘造血’远大于‘输血’。”基地校校长薛法根说。

让家门口的学校变成优质校。吴江的集团化办学走“扶持—成熟—独立”之路,就是为了整体提升区域内基础教育学校的质量。如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目前已有太湖校区、爱德校区、城中校区、苏州湾实验小学、东太湖实验小学和开发区长安实验小学6个校区,从最初的优质校输出,到现在各个校区之间资源共享、人员互通、共同进步,集团化成效已经初步显现,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让每个孩子变成更好的自己。我们建立了中小学“德善品格”课程,研制了实施纲要,梳理出6大类18个基本品格,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们以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薄弱初中质量提升项目、普通高中课程基地项目等为依托,大力推进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响亮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我们以特色建设找准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每校一品”初具格局,涌现出了芦墟实验小学的环境教育、开发区实验初中的“百工教育”、盛泽中学的生态教育等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发展样本,成就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全国教育大会提出了“九个坚持”,深刻回答了教育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吴江,正沿着这条路大步前行——

这里探索成就孩子的适性教育。我们五育并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鸿鹄志、做奋斗者。指向核心素养导向的学力培养,关注个性化、多样性和适应性的学习,通过系统整合 科学设计,重构学习空间,改善教育生态,办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适性教育,促进每个生命蓬勃生长,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公民。

这里正打造顺应时代的优质教育。新时代要办好现代化的教育,离不开现代化的教育体系。我们将坚持用“全面发展”“优质发展”“多样特色发展”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探索学校投入、分配、激励、保障等制度改革,通过集团化办学引领、建设教育名区项目推进、优质民办学校引进等方式,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打造长三角一体化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这里正形成个性开放的特色教育。未来的吴江教育将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激活每个生命的“进化基因”,超越技术的边界,聚焦学力的提升。依托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历史机遇,有力推动个性化学习、跨学科学习、混合式学习,着力打造教育创新共同体和智囊团。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教育局)

《中国教育报》2019年12月10日第5版

版名:区域周刊

作者:陈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