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您的长吁短叹或易怒, 可能是“肝郁”所致

 心心相印一一一 2019-12-18

生活中,许多人会因为一点儿小事而不顺心,或长吁短叹,或发火动怒。当心了,这种经常性、不自觉的叹气并非好事。

在中医理论中,叹气被称为“善太息”,是肝气不舒、气虚瘀滞的典型表现,长期得不到改善,还容易养成肝郁体质,形成恶性循环。

以下是肝郁体质的五大特征:

一、心烦抑郁:肝脏气机郁结滞留在体内,不好的情绪也会积存在心里,压制久了还容易情绪失控。另一方面,由于肝郁得不到纾解,也会使人变得越来越多疑、焦虑、烦躁不安。

二、失眠多梦:肝郁者很容易有入睡难、易惊醒、多梦等情况,严重时可能发展为睡眠障碍。就算睡眠时间充足,仍然得不到良好的休息,而休息不好反过来也会加重肝脏负担。

三、脾胃失调:心情不好的人经常胃口也不好,属于“肝气犯脾”,即肝气郁结影响了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引起脾胃失调的症状。肝气不疏泄,我们就无法从食物中获得足够的营养,所以肝郁者大多体形消瘦或有体重减轻现象,自身免疫力也随之降低。

四、胸胁胀痛:肝脏位于胸胁部位,肝气郁结容易导致气滞血瘀,可能引起胸胁胀痛、呃逆、恶心等不良反应。肝郁者为了缓解胸胁胀满,才会下意识地不停叹气,但还是治标不治本。

五、舌苔薄白:肝郁表现在舌象上就是唇色淡、舌苔薄白,显得气色不足、面容黯淡。如果肝郁减弱了肝脏功能,可能还会有贫血的症状。

肝郁气虚,多种疾病找上门。中医有“百病皆生于气”的说法,哪里气行不畅,哪里就有可能因此发生病痛,而肝郁体质的人对疾病抵抗力较弱,容易被以下几种病症盯上。

一、肝郁型胃痛。

有些人一生气或者一伤心就胃痛,这是因为肝与脾胃位置接近,又有筋脉和血管相通,肝气形成的堵塞也会引起胃脘胀痛。另外,因肝郁而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时,胃痛、胃胀、胃动力不足等症状都有可能出现。

二、肝郁型血瘀。

肝气滞留在胸胁处,不利于肝脏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容易产生血瘀。在胸部附近的血瘀可能会影响到心脏动脉供血,由此引发心绞痛、心衰、心肌缺血等情况。

三、肝郁型便秘。

肝郁减弱人体消化功能之后,可能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引起便秘。又由于体内的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容易让人长斑、长痘、长皱纹,皮肤加速老化。

疏肝解郁,以下两个解压法可以每天试着做一做:

一、18秒解压呼吸法。

运动专家实验证明,呼吸中枢引发的冲动会沿着神经系统扩展到全身,从而起到平复情绪、改善心情的作用。

在这里我们可以用8秒呼吸法来释放压力。首先两脚分开站立,与肩同宽,然后用8秒时间缓缓吸气,让胸腔、腹腔先后鼓起;同时,踮起脚尖,双手从两侧慢慢向上推举,屏息保持8秒钟;最后缓缓吐气8秒钟,双脚落地,同时将双手放下。每天早晚重复3至4次,可以舒缓神经,放松全身。

二、护肝养身按按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中间的后方凹陷处,是肝经的原穴,肝脏的健康常常可以从这个穴位表现出来。

肝俞穴:位于背部第9胸椎棘突旁边1.5寸处,是肝之背俞穴,能调节肝脏元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