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卢旺达饭店与《卢旺达饭店》

 七侠荡寇志 2019-12-18

卢旺达饭店与《卢旺达饭店》

几乎每一个到卢旺达观光的游客都不会错过首都基加利城郊的基索基,因为那里建有基加利大屠杀纪念中心,1994年4-7月,在震惊世界的卢旺达种族大屠杀中,占当时全国人口近1/9的近百万人口、其中大多数是少数民族图西族被胡图族暴徒所杀,成为二战以来最惨烈的种族清洗。作为政治漩涡中心的首都自然成为受害最烈、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

在这座建成于大屠杀发生后十年的纪念馆里,您可以看到令您怵目惊心的画面、影像、,锈迹斑驳的杀人屠刀,和密密麻麻的受害者头盖骨,看完这一切,您会站在纪念馆大厅,那座画满骷髅的蓝色玻璃下,由衷地感叹和平与和睦的宝贵,庆幸那悲惨的一幕已离人世远去。

然后您也许会沿着新修的公路回到老城区,盘上并不陡峭、山色葱茏的奇尤伍山丘,在一片香樟林里找到那家名叫“千山宾馆”的三星级酒店下榻,一面放松自己的身心,一面在这座名字很响亮的宾馆内外,享受一下“千山之国”卢旺达首都、号称“非洲罗马”(因为和罗马一样建在7座山丘之上)的基加利风光。

这是幢曲尺状的米黄色五层楼房,大堂整洁轩敞,走廊宽阔明亮,被它环抱着的,是蔚蓝的游泳池和泳池边别具风情的露天自助餐厅,楼房外面,香樟荫浓,一座高大雪白的石碑,镌刻着酒店的名字。您可以坐在自己房间的窗边,一边品尝水果拼盘,一边俯瞰基加利市景,也可以在露天餐厅小座,呼吸空气中香樟的芬芳。

此时此刻您也许会想,这里不错,不豪华但别具情调,而且,在这里嗅不到一点昔日血腥和暴力的味道,您可以忘掉这让人难受的一切。

可您很快就会被纷至沓来的外国游客惊醒。他们有的会在顶楼窗前出神地凝望山下不远的街衢,有的会跑到大堂里,对总台和墙上悬挂的一些照片指指点点,有的干脆跑到外面,和那块看不出有何特别的店名石碑合影留念。

这一切都因为《卢旺达饭店》,这部由特里.乔治导演、拍摄于2004年的好莱坞大片,这部以卢旺达大屠杀为背景的影片,至今仍震撼着全世界无数观众的心魄。在影片里,一个叫“保罗”的胡图族黑人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将数以千计的图西族难民接入他所工作的酒店,并千方百计加以保护,最终护送他们安然脱险,谱写了一出辛德勒式的感人戏剧。而这部影片的外景地,正是这家“千山宾馆”。

20多年过去了,这里的一切似乎和拍摄时没什么变化:影片里比利时记者拍摄屠杀画面的山边平台犹在,那曾堆满了沙袋,主人公在它后面和三教九流人物周旋的大堂工作台,也还是当年的原物,大堂墙壁上悬挂的剧照里,唐.奇德尔、尼克.诺特等明星光芒四射,神采奕奕。来到著名电影的原场景,重温影片里的紧张与惊险、感慨与泪水,还有比这更有意义的旅行么?

当然。这不仅仅是一部名片的外景地,是名片中大屠杀的目睹现场与救人壮举发生的地方,因为影片中的故事是依照现实事件拍摄的,而这个真实的故事,1994年就发生在千山宾馆,剧中的英雄“保罗”,正是当年饭店客房部经理保罗.卢斯赛伯吉纳,他在那场浩劫中使尽解数,动用一切手段、关系和智慧,最终将自己全家和多达1268名的图西难民带出了危险区,这座不起眼的饭店,也因此成为血腥之城里给人希望、庇护和温暖的、人间的诺亚方舟。如果说不同,那就是现实的故事更曲折、更残酷、更沉重。

当年的千山宾馆,是西方记者的大本营,和众多西方侨民的避难所,正因如此,卢斯赛伯吉纳才千方百计把难民们带来这里,因为他相信,记者们的笔和相机会唤醒世界的同情和关注,宾馆里的外国侨民会引来列强的援兵,这样一来他们就得救了。

可惜他错了:比利时、法国和美国的大兵的确来了,但他们只接走了本国侨民,就甩下“保护卢旺达人是卢旺达人自己的事”这样冷冰冰的一句,悄没声息地走了;外国记者们在山下终日不绝的枪声和哭喊声中失魂落魄,大多不敢出门,偶尔有不怕死的冲出去拍摄,回来后却坦白地告诉难民们,西方人看到这些只会惊叫一声“真残忍”,然后继续吃他们的午餐。影片里是这样,现实里也是这样:记者们没错,老于江湖的他们说出了残酷的现实;卢斯赛伯吉纳也没错,他让这座被暴力和血腥团团包围的孤岛变成真正的“和平饭店”,所有跟随他进入千山宾馆的难民最终都安然脱险,尽管这和丧生于大屠杀的总数相比,不过沧海之一粟。

“要让他们感到羞愧”,电影里和现实中,保罗都一遍又一遍这样鼓励濒临绝望的难民们,20多年过去了,饭店依旧是那家饭店,那些新旧外国游客们好奇的目光里,究竟有几分羞愧?

今天在千山饭店,您已经看不见保罗,在完成那件壮举后,他已全家移居坦桑尼亚,您甚至在这间比利时人开的饭店里找不到一座对当年惨剧和壮举的纪念标志.

如今仇恨和屠杀已远去,千山宾馆弥散着香樟气息的空气里,再嗅不到一丝一毫血腥,几度易手、却总由白人老板掌盘的这家宾馆,似乎也刻意要把这些血痕,连同当年西方人的自私、冷漠一并抹掉:宾馆四周没有纪念碑和标志,宾馆的互联网主页上也不着一墨,仿佛他们跟大屠杀、大逃亡都毫无关系一般。不错,大堂里有剧照,但那是《卢旺达饭店》,是唐.奇德尔,而不是更应被永远铭记的千山宾馆和保罗.卢斯赛伯吉纳。

夕阳西下,雪白的店名石碑掩映在香樟荫下,三三两两的外国游客偶或驻足,更多的却擦肩而过。他们是否想到电影或现实中,这里所发生那些令某些人震惊、某些人羞愧的故事?或许,外国人羞愧与否,终究是外国人自己的事,至少卢旺达人已从种族仇恨中惊醒,今天的他们应该明白,要摆脱“卢旺达饭店”式的血腥和噩梦,最终只能靠自己,就像《卢旺达饭店》和现实中,保罗.卢斯赛伯吉纳所做的那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