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萃】张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的草原文化当代价值探析

 昵称14979747 2019-12-19

  草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尊重自然、开放包容、坚守信义、崇尚英雄”的核心理念不仅在北方草原地区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而且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养分”。

  一、关于文化价值研究现状述评

  文化特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人们在使用“文化价值”这个概念的时候,因角度不同而出现的歧义也非常大,所以学界对“文化价值评估”一直缺乏统一的认识。

  曾经有很多学者认为文化价值无法评估和衡量,但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人们对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同,西方学者和很多国家的文化管理部门开始加强文化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和研究工作,产生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成果。总的来说,无论是将文化价值评估视为衡量一些地区文化发展程度和发展潜力的重要工具,还是希望将文化价值评估体系作为文化部门建立预算投入等方面的科学依据,都在传递各国学者不断尝试通过定量研究的方法进行文化价值评估研究的信息。

  国内方面, “文化价值评估”也备受学界关注。尽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世界文化遗产的评估和鉴定方法,但从开发的角度研究如何合理评估文化资源价值仍是国内理论界研究的热点。还有学者将“文化强省(市)评价体系”放到全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研究,探索本省(市)优势和不足,以扬长避短。如果按照文化资源具有文化属性和资源属性来划分,那么学界除了重视文化资源属性外,从“文化力”“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文化生产力”等概念入手,将文化视为一种“发展工具”,与国家或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从文化属性方面也产生了众多研究成果。尽管大多数研究成果与文化“区别生物遗传性和人工习惯性过程中逐渐发展”的轨迹和“人类的一些意识性活动及产物”的内容稍有偏离,但文化价值评估这一主题研究本身就在探索阶段,对几乎“与人类生活画上等号的”范畴进行评估难度不可谓不小,但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认识文化价值,对弘扬传统文化,探索新时代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路径都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的草原文化当代价值

  (一)草原文化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与发展

  如果从草原各民族融合汇聚的历史角度来看,草原文化不断参与中华文化的构建与发展,经过交流、杂居、融合、消亡,逐渐形成了一个集交错杂居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于一体的共同体,在这个多民族共同体中,草原文化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多元性、包容性,在文化上表现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草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与中华文化发展与变迁的路径基本一致,在形成过程中都有同源异流、异流同源的特点。与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相同,草原文化始终与大规模族群融合相伴,每一次的族群融合都伴随着文化的融合。据考证,蒙古草原历史上剧烈的族群融合主要发生过三次,分别在匈奴时代、鲜卑时代和蒙元时代。

  (二)草原文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承载作用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多元”组成部分的民族地区,内蒙古是多民族繁衍生息、迁徙流动、文化共生共荣的地方,是草原文明的发祥地和承载地。特别是作为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繁衍生息和政治文化发展的主要舞台,曾有匈奴、鲜卑、突厥、乌桓、契丹、女真、蒙古等10多个游牧部族在这里活动,呈现出不同民族文化并存的多元文化格局,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草原文化是构建民族和国家认同观的文化纽带

  中华民族是包含各民族的大家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互相离不开”的观念,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把尊重、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传承发展,建设中华文化有机结合,尊重差异,包容多元,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引导各族群众增进对中华文化、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三、草原文化当代价值研究的几个维度

  (一) 明确草原文化当代价值研究的意义

  1.通过对草原文化价值内容的探索和实证分析,呈现出草原文化的特征,进而将草原文化价值实现目标具体化,科学地度量现阶段草原文化发展程度,以期对草原文化实现创新性发展的路径选择讨论有所贡献。

  2.通过建立草原文化价值评估体系,发现草原文化与其他类型文化平均水平之间的差异,比较现实与期望的距离,衡量草原文化创新、发展的潜力,探索草原文化要素创造性发展的理论和科学依据。

  3.将草原文化置于中华文化共同体视域下,通过对较长时间段内草原文化价值实现监测和实践总结,挖掘草原文化价值潜力,总结内蒙古草原文化在传承、发展、升华为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内在规律,对全区草原文化建设实践起到理论指导的作用。

  (二)明确草原文化当代价值研究的理论基础问题

  草原文化价值评估研究课题首先要进行一项具有创新意义的理论研究——构建草原文化价值评估指标体系。

  草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深厚,对草原文化当代价值的认识同样具有重大意义且必将影响深远,笔者建议采用专家组的形式,共同突破这一理论研究跨学科的立体交叉障碍。但无论是德尔菲法还是头脑风暴法,草原文化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都应该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系统性原则。2.目标导向性原则。3.通用可比原则。

  (三)明确草原文化当代价值评估的研究方法和理念问题

  鉴于草原文化的复杂性,笔者认为草原文化价值评估需要集各种研究方法所长,结合实际情况,在不同的阶段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来完成对草原文化价值的系统挖掘、整理和分析。但无论采用田野调查法、比较研究法,还是实证分析法,都应当遵从一定的理念:1.草原文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2.草原文化具有延展性。

  四、草原文化价值评估体系构建

  综合以上几点思考,为了更清晰地呈现出草原文化价值评估的结构特征,将其分为历史文化价值评估和当代文化价值评估两部分,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研究视域,以“充分发挥文化引导、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加强文化建设,突出民族文化特色” “鼓励文化创新”“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关键字段作为草原文化价值评估内涵,构建了如下草原文化价值评估体系理论框架,如图所示。

草原文化价值评估体系理论框架图

  其中,草原文化传承力是草原文化价值实现的根基。草原文化创新力是草原文化价值实现的动力。对公民素质的塑造力是草原文化价值实现的精神内核。草原文化事业服务力是草原文化价值实现的基础。草原文化产业竞争力是草原文化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草原文化凝聚力是草原文化价值实现的延伸。

  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对内蒙古民族文化强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整体现代化追求大趋势驱动下,草原文化现代化大势不可避免,挖掘草原文化当代价值,实现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也势在必行。但草原文化博大精深且内涵丰富,当代价值的认识和判断并非易事,本文仅是抛砖引玉,期望引起社会各界对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草原文化当代价值评估和创新性转化研究的重视,也为探寻内蒙古草原文化创新性发展路径,为传统文化研究增加新维度和视角,为区域文化研究注入活力。

 

  (作者单位: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公共管理研究所。《前沿》2019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网 李中平/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