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书法有基础但是没有唯一的基础

 DavidCCH 2019-12-19

“不学楷书能不能学好书法?”估计这个问题就是针对“楷书是书法的基础”这个命题而来对。

对于“楷书是不是书法的基础”这个命题,千里马已经说过多次了,它有两面性。一方面,楷书作为书法的基础,主要是以唐代以后的书法体系作为重要参考的。

因为,唐代以前和唐代以后,中国的书法体系有重大的发展变化。

那就是,唐代以后,中国书法全面进入了以“楷书、行书、 草书”为主流的书法时代。在这一时代,楷书确实是书法的基础。

卢中南先生的书法对联,结体很不错的,笔法往往无力,用起笔、行笔、收笔检验,完全可以找到问题。

这是从社会的转型来说的。

楷书是科举的必要书法,唐代以后,中国有以后很重要的制度,就是科举,这是读书人的最大希望的精神寄托,而科举对书法的要求是很高的,特别是楷书如果不好,直接影响科举提名。所以,楷书的地位非常重要,读书人非常重视。

如果不把楷书先学好,那么,行书、草书即使学得再好,也是没有用的。

因此,学习楷书是唐代以来的书法基础,这是楷书可以作为“书法基础”的特殊历史定位。

此外,如果先把楷书学好,确实对行书和草书是有书法基本功意义的,这是没有问题的。

请看,在老师指导下15岁少年写的篆书。估计没有以楷书为基础,直接学习篆书了。

但是,我们从实践看。即使在这样一个体系下面,如果把楷书学好了,也不代表你在行书和草书方面就自然而然的很容易。

书法各有各的难点。楷书难以工整精致,行书难以流连顾盼,草书难以神采飞动,直抒胸臆。

如果要学好行书、草书,还需要另辟门径,重新学习。所以,学好楷书是不等于学好行书、草书的,更不等于学好隶书和篆书,即使你有楷书的书法基础。

这是因为,书法的用笔和结构是不一样的。

楷书有楷书自己的用笔体系,行书有行书的用笔体系,草书有草书的用笔体系,都不能完全互相代替。

例如,现代书法家,被大家看好的田英章、卢中南,他们的楷书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他们的行书就不如他们的楷书那样好。

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法作品,精通笔法,但是他的“接笔”不够精彩,例如“流'这个字的最后一笔,与点犯冲。

再比如说,欧阳中石先生,有人翻出他的楷书,确实不怎么样,但是,欧阳中石的行书就比田英章、卢中南他们的书法成就高出得多。

书法好主要看质量,如果以“写出来”为标志,那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所以,写出来还得有书法艺术的质量。例如,楷书就得有楷书的合格质量,行书就要有行书的质量,草书就有应该草书的质量。

如果达不到“合格”的质量,那么,就不能算做“善于”写书法了,更不能称为书法艺术作品。

经典作品要反复研究其笔法。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所谓的“楷书是书法的基础”也并没有说,楷书好了,行书草书自然好。只是说,有基础而已。

那么,有了“楷书”基础怎么办?

我们不可能只写楷书,不写行书、草书吧?

那就要再学习,在进入行书、草书的研究过程中,如果又有新的书法笔法的要求,我们就得重新学习,因为行书不等于楷书,很多笔法结构都与楷书不一样。这对于仅仅学习了楷书的人来说,仍然是很不够的。

所以,我们看,不是楷书好了就代表其它书体也容易好了。

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

前面我们说的是在“楷书、行书、草书”这个体系里学习书法。

但是,书法有不仅仅只有“楷书、行书和草书”这一个体系。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除了唐代以后的这个主流书法体系,还有书法历史体系。

例如,篆书、隶书就是我们书法艺术中的奇葩,也是楷书行书草书产生的源泉。

但是,这个书法传统在唐代以后就中断了使用和学习。所以,唐代以后的读书人,起码95%的人已经不写隶书和篆书了。

从清代开始,又兴起了一股追古风气,把唐代以前不学习、不欣赏的一些书法,重新作为学问来研究,成为一种时尚。这些书法有篆书、隶书还有楷书的另一种风格魏碑。

清代伊秉绶的隶书,以篆书笔意作书,非常注重结构对位,所以,疏密自然,对比强烈。

这样,中国的书法艺术,从清代就开始全面继承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大传统:形成了一个以真、草、隶、篆、行五大书法为一体的书法新体系。

在这个新体系里,尽管“楷书、行书、草书”仍然是主流,但是,作为书法艺术体系,篆书、隶书重新在艺术地位上与唐代书法新体系是平起平坐了。而不像之前,唯有楷书、行书是书法的主流,并副之以草书。

所以,在新的书法体系里,就有一个如何学习书法的问题。

王珣《伯远帖》选字,看笔法起笔行笔收笔接笔一丝不苟。

我们说,在古代无论唐代还是清代,都没有脱离科举这个制度体系,只要有这个体系,书法的实用功能是无法抗拒的,所以,楷书是必学书法。没有不选择的理由。

但是,今天,我们的社会和时代不但不是科举体系,还因为汉字书写,有电脑、手机这些新的“书写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率地工作,所以,几乎可以不用写字,就能传递信息了。而且,这个趋势已经不可抗拒地还在扩大。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未来不写字的人几乎是100%,写字在个人的生活工作中,可能只有10%的地位甚至更低。

那么,我们今天学习书法,基本上就是一种文化消费和艺术兴趣了。就面临一个问题:是先学楷书还是先学隶书、篆书甚至行书、草书?

与伊秉绶同时代的郑板桥,别开生面,清新隽永,然,个别笔法,旁生圭角。

从理论的可能性是来说,作为书法艺术的学习,我认为已经没有必须要以“楷书”为书法的基础。书法有基础,但是,楷书并不是唯一的基础,这已经是非常清楚的一个事实了。

例如,我自己就是这样学习书法的。开始也是先学楷书,但是,就是感觉不入手,于是就学隶书了,有了隶书的基础以后又学楷书。

我在学习唐楷的时候,也没有入门,就学魏碑,结果从学习魏碑才真正入门了。

等我书法入门,我学习书法的时间已经有40年了。这40年,我都是在瞎写中渡过的。我也是先学楷书的,但是,楷书并没有给我打下书法基础。

唐代楷书严谨稳健。看欧阳询的“流”字怎么写,再看看欧阳中石的“流”字,为什么出问题。

当然,我属于自学,没有把书法作为什么必修课,而是一种业余兴趣。

但是,兴趣也要入书法这个门啊?我很长时间不入门,对我学习的主要课程绘画,影响非常大,我的绘画也很长时间不能提高。

一旦我的书法入门以后我才发现,其实,书法是相通的。根本不存在书法的基础还是楷书、行书,还是隶书草书的问题。

从理论是说,书法的基础是笔法,要学会笔法,就要懂得“起笔、行笔、收笔、接笔”这“四笔”。

但是,我学习了几十年才发现书法的基础其实是“四笔”,但是,这是对书法笔法规律的发现,意义当然是重大的。

所以,学习书法,我们要搞清楚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我们想学什么书法?

是学楷书还是学行书、篆书?这是要搞清楚的。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要怎样学书法,才能学到书法的基础。

如果把这两个问题搞清楚了,选择什么字体学习书法都不是问题,也都是学习书法的基础。因为,所有的书法,都是笔法构成,所有的笔法,都是由“起笔、行笔、收笔”构成的。如果学会了起笔、行笔、收笔的笔法原理,你怎么学书法都是对的,也一定能够学好的。

既然是这样,那么,你还会认为楷书就是书法的唯一的基础吗?

当然,学习书法最好有老师指导,有了老师的指导,你的基础才会较早打下。没有老师指导,就会像我一样,需要摸索几十年才会有书法基础。即使比我更聪明的人,我发现,如果书法的基础问题,即起笔行笔收笔接笔学不好,书法的精髓问题,一定解决不好的。如果还指望书法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那就更惨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