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思想品德课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

 小编lwfb168 2019-12-19

摘要:在思想品德课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我的做法是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引导创新;转变教师角色,营造创新氛围;改变教学模式,挖掘创新潜能;改革教学评价,激发创新欲望,从而让思想品德课堂成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

关键词:创新;新课改;创新型人才;教学评价;教学模式

从“嫦娥奔月”的动人传说到“嫦娥一号”奔月成功,从敦煌飞天的美丽壁画到“神舟”飞天、“神七"实现太空漫步,中华民族在浩瀚的天宇中探索出一条令世人景仰的“飞天之路”,一个创新型国家正在崛起。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国家进一步强调学校的德育工作,这对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本人可协助在中国教育报发稿,最快两个周见报,点击注册名,即可找到我。)

面对挑战,教师必须树立教育教学新观念、转变教师角色、改进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最重要的就是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近几年来,我在实施新课程标准和开展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就培养初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策略、途径和方法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大胆的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从而让思想品德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呢?

一、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引导创新

“创新意味着向传统进行挑战”。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而不断发展地社会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教学的目的也不只是掌握现存的知识结论,其最终目的是将学到的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也就是要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怎样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使学生从知识储囊转变为具有创新能力的未来人才,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面对、必须思考、必须解决的问题。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让学生机械的去记忆一些现成的东西,学生要做的只是记忆,长期以来就养成了不动脑的习惯。

二、转变教师角色,营造创新氛围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动者,是支配者,学生是被动者,是被支配者。教师、学生、家长以至全社会都认为教师应该管住学生,不能管住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交流意见,甚至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探讨科学知识。

新课改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那就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摒弃“老师讲学生听”的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还学生一个自由驰骋的空间,树立起新的观念。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从而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例如在讲“合理宣泄情绪”时,我首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谈自己在情绪不好时是如何宣泄的。这个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同学们畅所欲言,每个人都积极地谈自己的做法,然后我让小组长将这些做法进行归纳,写在黑板上,接着我让全班同学说出哪些做法是合理宣泄,哪些是不合理的,并说明理由。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同学们在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地动脑,在小组的合作探究中轻松地掌握了“合理宣泄情绪有哪几种方式?”这个问题。在整个课堂中,老师只是起了点拨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三,改变教学模式,挖掘创新潜能

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眀确提出: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求……。为此,课堂上教师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彻底根除以前的“拉拉、划划、背背”的陈腐教学方法,坚持“还课堂于学生”,“还时间于学生”,重在引导、点拨、激励。

课堂上教师还要激发学生的质疑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没有问题就难以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求异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发现、探究,教与学的互动也只能是机械的、表层和形式的。为此,教师要创设问题情景,善于激疑,即提出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把探索知识的过程看作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实现思维上的互动。

例如,学生在学习《民族区域自治)一课时,有一位学生提出一个看似不可思议的问题:国家允许香港、澳门实行高度自治,为什么山东省不能实现高度自治?此问题一提出来,立即引起其他同学的耻笑,而我并没有讽刺挖苦他,而是肯定了他独特的想法,并将这一问题深刻分析开来,使其他同学改变了对这个同学的看法,这位同学从此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更有兴趣了,经常提出一些具有一定思维价值的问题,学生的探创新精神得到了发展。

四、改革教学评价,激发创新欲望

创新对中学生来讲,不是惊世骇俗的大发明和大创造,只要对他个人而言是新颖独特且有价值的,就可以称之为新。因此教师要建立起以创新教育为导向的学科评价,保护和鼓励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勇于创新,学会创造。

新课程标准强调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平时考查与期中期末检测相结合,摒弃以前仅凭一两次的考试结果来决定学生的前途和命运的做法。把课堂和课后作业中是否具有创造性思想作为评价的一个重要依据。侧重能力评价。知识是可以通过考试来测定的,而能力是一个人稳定的、潜在的、综合的心理特征,能力测验具有受记忆力影响较小,并且无法突击准备的特点,它可以扭转教师死教,学生死背的教学方式。在思想品德课的评价中我将创新机制引入学生评价中。例如每次性的观点进行归纳,予以表扬鼓励。在对学生进行定量评价的同时不意学生的定量分数值,更应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情感因素,如学习态度的变化,正确世界观的形成等。

课堂上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鼓励学生参与评价。强化学生主体意识,通过自我总结、自我反思实现自我目标。重视个性化评价。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对学生体现尊重与关爱,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实现个体的价值。

作为教师,尤其是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摸索,大胆创新,让我们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已任,使我们所教的每一名学生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能都得到最好的发挥,相信创新中的思想品德课堂将是一片崭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2001:23

[3]孙维胜.论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极其培养[J].当代科学教育,2003,19

[4]张忠仁.幸福教育的核心: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