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当年倪光南能掌控联想,那今天的中国芯会是怎样?

 DavidCCH 2019-12-19

历史回到1985年,当时的计算机内存和硬盘比较小,硬盘最多也就100M左右,无法处理海量的中文字库。“汉卡”插在计算机主板上,实现中文处理,倪光南教授研发的“联想汉卡”,可以实现上下文关联(完全靠算法和硬件实现,而不是现在的大数据)。联想公司依靠“联想汉卡”获取了上千万元的利润,正在联想蓬勃发展的时候。

从现在的眼光来看,倪光南当时的主张还是很正确的,但是联想受限于当时的财力和竞争环境,柳传志仍然坚持贸易营销驱动策落,也就是走“贸工技”的道路,因为这样可以降低联想的成本和风险,尽快进入和戴尔、惠普等国际大厂竞争的行列,这条道路看似眼光短浅,但是联想当年若不是走这条路线,恐怕都活不到今天。

纷争还是出现了。在面对国外市场的品牌纷纷踏入,联想面临着困窘,是咬紧牙关发展技术;还是大力销售,搞“组装”?在面对理想还是馒头的时候,两人有了分歧,这种分歧!确实柳传志获胜了,他也不得不获胜,他的人脉更广,倪光南是典型的科学家,柳传志是商人,两人的角色不同,在董事会决定的时候,已经注定了倪光南的失败!

联想虽然收购IBM后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的PC厂商,技术创新却被华为长期碾压,但是杨元庆认为这没有什么问题,这是思路与理念的对抗。所以,倪光南掌控联想根本不可能实现,倪光南带领联想做强芯片更是“水中望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